第77章 水晶与玉

作者:剑之晶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破灭虚空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诸天信条 霸体巫师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决战龙腾 攻约梁山 农家小福女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绿色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处于谦卑地位,红男绿女及绿帽子是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而没有风骨的御用文人偏偏对此视而不见,一个个撸袖挥汗的争抢起溜须拍马的吹捧。现代考古史上出土的早期玉制品最多的就是玉戈、玉斧这些动乱时战争用品,要么是玉锅、玉碗这些寻常百姓家里的东西。水晶则是晶珏、晶佩等国泰民安时的把玩佩带之物。

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几百年后,人们对水晶仍是趋之若鹜,这可从当时流行的诗歌描述看出。李商隐诗“水晶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高骈诗“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李白诗“疑是老曾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李白的另一首名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历史学家考证此诗中“玉”就是水晶,否则不会呈现“琥珀光”。北齐元景皓的千古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中的“玉”也是指水晶。水晶碎里棱角分明,晶光闪闪,仍寓示着人虽亡,然铁骨仍铮铮。如果是一块绿色的玉石崩裂于地上,缺棱少角,色暗泽灰的,似乎还不如瓦全来得坚强。让一没有经过阉割荼毒的孩童任择其一,孩童都是直奔晶莹夺目,光洁照人的水晶而去。

玉,石之美者。早期专指水晶,后来慢慢泛指。唐朝时,不仅文人墨客喜欢水晶,连皇帝也喜欢,尤其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唐明皇。

他专为杨贵妃定制了水晶枕、水晶杯、水晶帘等。普通人喜欢水晶也就罢了,可皇帝喜欢那就是霸占了。李隆基一道圣旨,就让水晶成为皇家专用。在民间盛行的水晶终于只能在白头宫女的叹息中接受高贵的寂寥,“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面对皇帝的淫威,大多数人只能掩藏自己的棱角,遮盖自己的锐气,乖乖地寄情于绿石之中。装饰把玩之物可以更改,但自己的坚贞风骨、美好理想却绝不能丢弃。皇帝高高在上,金口玉言,整日话也不说几句,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

他明白,越是神秘,越有威严。人对未知的东西,都深怀恐惧。而文臣武将在尽忠职守的同时,也努力争取朝政公开合理化。

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圣旨上的复议开始,皇帝发圣旨,宰相不签名,那圣旨就是废纸;到明朝中后期,朝廷形成了文人政治集团,气得皇帝躲在后宫几十年。皇帝不出来,但是朝政依然运转,这算是古代民主的一次伟大胜利了。

体现在文化上的是震古铄金的名著……《西游记》的问世。书生吴承恩为了能让反抗觉悟、锐意进取的精神永传后世,就根据社会上流传甚久的各种传奇再创作出了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

书中主角孙悟空,吴承恩的描述先是“集日月精华、吸山川灵气,乃天地孕育而成”然后话锋一转,说主角是笨头笨脑的顽石。吴承恩用这种极端对比,谨小慎微地告诉我们,石猴其实是晶猴。迫于形势,吴承恩将水晶之猴改为顽石之猴,但他仍是费尽心思地将水晶写入其中,即书中龙王不管大小,都有一座水晶宫。

清代满人主政。满人是马上民族,民风剽悍,但他对汉民族的统治仍是剃发易服与汉儒礼仪的结合。他们仍大肆在民间推广玉的文化,自己则躲在深宅大院中时刻保持着对民众的警惕。乾隆对水晶的喜爱造峰造极,由流传至今的乾隆水晶兕觥、水晶八方杯、水晶双鱼花插就可见一般。

伟大毛主席对水晶更是情有独钟,水晶大王、二王的出土受到了他的直接关怀,甚至于去世后的寿棺也是由晶都水晶所做。无独有偶,引领民众的社会主义国家领袖去世时,有好几位用上了水晶棺材,如列宁、斯大林、胡志明等。

玉,儒学典范,内敛不事张扬。

水晶,锐意进取,积极奋发、健康向上的代表。

李朝正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随着他说完最后一句,礼堂内掌声雷动。刘汉年、贺芹尤其兴奋。刘汉年待大家的掌声稍低,站起来说:“朝正同志讲得相当好,县里给大家准备了晚饭,大家吃完晚饭,接着开会。我们也不能故弄玄虚,要积极的锐意进取。”

晚宴没有觥筹交错,大家清汤寡水吃完,又赶快坐进礼堂听“李大师”……朝正刚得到的绰号……普及水晶知识。

朝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刚要坐下来,刘汉年在主席台上向他招手让他上主席台就座。主席台上刚加了一个座位,朝正没有得意忘形,他坚辞不就,无奈县里几个主要领导都随声附和刘汉年,李朝正只得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上台就座。枪打出头鸟,李朝正不想再经历一番折腾。

朝正在台上靠边坐好后,刘汉年把话筒推了过来,朝正忙起身躬腰说谢谢。

人员到齐后,李朝正接着说了下去。

东西方人性格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今日巨大的差距,在世界发达国家里有一个特例,那就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

日本地理上属于东方国家,长期以来是华夏文明的辐射区。大而化之,他们对玉、水晶的态度也和我们一样,长期的本末倒置。但是,日本是一个学习性很强的国家。

一百多年前,它的国门被美国强行打开后,它们没有憎恨美国的侵略,反而感谢美国的侵略让他们认清了世界。

从此,日本开始奋发图强之路,同时,他们对水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将水晶称之为“水精”,即水之精华。

而水,那是生命之源。日本现有一个习俗颇能说明一二。日本人盖房子时,不论自己经济情况如何,总要想方设法购买一只水晶球埋入地下。

朝正在主席台上坐了一会,就已不拿自己当外人了,他端起大会工作人员准备的茶杯,也象模象样的润了一下喉,“刚才,我们一直从文化历史上说及水晶地位的变迁。诚然,水晶从民间把玩变成最后的皇家专用,这是地位的提升。”

“但事实上,因为皇家专用,导致了它在民间的被漠视以及大多数人最后竟对其一无所知。现在,我从他的物质化学组成上说明一下谁尊谁卑。”

氧、硅、铝、铁、铝是地球上所含的四种最多元素。二氧化硅是地球上储存相当丰富的物质。水晶、玉、玛瑙,包括普通的砂子都是一母同胞。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蛋白石被称为有变彩效应的宝石,现在广东富人间流行的把玩物“树化玉”就是蛋白石的一种。

“朝正,你刚才要是这么讲,不就简单多了?”刘北斗插了一句嘴,他看了眼台上的基层干部们一副不解的表情,马上明白朝正深入浅出讲解的高明之处了。为手下出彩而高兴了一下午的刘副县长此刻有了深深的危机感。不过他转念一想,李朝正是有历史问题的人,能当上村支书还是自己的破格提拔,再往上提恐怕市长说话都没用。刘北斗心中几个念头交替而过,而面上表情不变,仍是一副可掬的笑容。

“我刚没想起来啊。”朝正谦恭地应答刘北斗。

“你接着说,接着说,我是门外汉,你不用管我的意见。”刘北斗见李朝正如此知趣,心上一块石头完全放了下来。

“好的,我再接着说点。下面我要说的,请诸位领导用同仁就姑妄听之了。”李朝正看看边上的领导又转脸看向台下。台下鸦雀无声的一片。

西方有一个争论,一百多年来没有停息,那就是有关“水晶头骨”的争论。

《圣经》中说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所做,那么女人要比男人少一根肋骨。这一说法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二百年前现代解剖学的出现才证明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因此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解剖学的诞生结束了欧洲宗教一统天下的局面。

而几千年前的南美洲玛雅人能够打磨出与真人头骨基本吻合的水晶头骨,说明玛雅人几千年前就掌握了现代解剖学技术。这是一个令人称奇,也令人感到恐惧的事。

印第安人的传说中,水晶头骨是用来治疗疾病的。当人面对光线照射下的水晶头骨眼球时,会有瞌睡的症状,就水晶头骨具有催眠的作用。这个好解释,水晶眼球是凸透镜式的,当有光线从外部射入时,水晶眼睛会发现耀眼的光芒,让人的神经疲劳,从而实现它的催眠作用。

西方人对水晶头骨如此感兴趣,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水晶的记忆功能。水晶的记忆功能,国际上已普遍认可。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就是由内部硅晶片完成。有一部分西方学者认为水晶头骨是天外来客之物,内里储藏了让我们望尘莫及的高度科技文明,如果谁能够掌握开启水晶头骨记忆之门的钥匙,就可以说谁掌握了未来的地球世界。

水晶除了记忆功能,还有保健功能。几千年来,水晶文化可能没落,但水晶的医疗效果却一直长盛不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水晶“辛寒无毒”,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在我国西北地区,害“火眼”、“红眼”的患者,不用治疗,戴上水晶眼镜以后自然痊愈。这一方面是因为水晶有双折射性,即一束光线穿入,分成两束光线穿出,减弱了光线的强度,从而保护了眼睛。另一方面是因为水晶具有对生命之体有益的磁化辐射性。譬如现在已成了半传说的剑之晶水库大鱼事件和“水晶三王”大蛇事件。

听到了“水晶三王”,刘北斗的脸微微一红,他忙低下头喝了一口水来掩饰。朝正也停了下来喝水,一口气讲了这么多,他口干舌燥。村镇两级干部,除了贺芹此前略有耳闻不算吃惊之外,都听得入了神,有的知识面窄的干部嘴巴张得老大。朝正接着说。

相邻推荐: 都市无敌透视战国明月元气少年荒野直播之求生大师寂静王冠天工无限冒险指南原始崛起校园绝品狂神定居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