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探病

作者:写离声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农家小福女 决战龙腾 诸天信条 战场合同工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能升级万物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霸体巫师 破灭虚空 攻约梁山

沈宜秋话一出口心里便凉了半截,上辈子最后那几年, 她痛定思痛, 终于将沈老夫人崇奉的“以夫为天”弃如敝屣, 面上谦卑,心里其实并不以为自己低人一等。

是以方才气得狠了, 一时嘴上没把门, “尉迟越”三个字便脱口而出。

沈宜秋知道他一向重规矩,有一回何婉蕙在大庭广众下故作亲昵唤他“阿兄”,他虽未说什么, 却面露不豫之色,后来何婉蕙再也没敢当旁人的面叫他阿兄。

眼下这校场中虽只有他们两人,但直呼其名甚为不敬,比一声“阿兄”可严重多了。

沈宜秋料想着她要吃个挂落, 再不济也要看他冷脸,谁知他却一把将她抱起, 看眼里的神色, 非但没着恼,似乎还有些高兴。

沈宜秋只觉莫名其妙, 这还是她认识的尉迟越么?

尉迟越极少从别人口中听见自己的名字,家里人唤他三郎, 其他人称他殿下和陛下, 沈宜秋最是谨小慎微、规行矩步,平日与他对答总是谦卑恭谨,不敢稍有逾矩, 其中的疏离之意不言而喻。

尤其是这一世,她的态度就像一块坚硬滑溜的冰,无懈可击,叫人无从下手。

方才那一声“尉迟越”,却像石破天惊的一斧子,将冰面劈裂了一条缝,虽然是窄窄的一条缝,但隐约可以窥见一尾小鱼游过,虽是惊鸿一瞥,却着实令人欣喜。

他垂眸望着她的眼睛,目光柔和:“你方才叫我什么?”

她到底没胆子再叫一遍他的名字,只道:“妾知罪。”

尉迟越眉眼一弯:“子度。”

沈宜秋目露困惑。

尉迟越道:“是加冠时太傅替我取的表字,私下里你可以这么称呼我。”他虽有表字,却终其一生从未用过。

上辈子他从未想过去用,不知为何却突然想叫她知晓。

也许是映在她眼瞳中的晨曦太美,她轻颤的睫毛仿佛镀上了一层金。

沈宜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和他做了一世夫妻,还是第一次听说他有表字,不过这也没什么稀罕,没有人会称呼太子或皇帝的表字,知道的人亦是凤毛麟角,连史书都未必会记载。

他将表字告诉她,亲密之意不言而喻。

沈宜秋也不知这一世他们怎么阴差阳错地走到了这一步,但她也无法自欺欺人——尉迟越似乎待她有些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应该是何婉蕙才有的待遇,沈宜秋只想安安静静泯然众人,遂道:“妾不敢僭越。”

“是我让你叫的,怎么是僭越,”他微微挑眉,“你的呢?”

沈宜秋茫然片刻,随即明白过来,他是在问她的小字。

她目光微动,毫不犹豫地道:“妾并无小字,家中长辈都唤我七娘。”

尉迟越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她不说,他便也没再问,只是抱着她不放,看着她绯红的脸颊,只觉心脏变成了一朵云,又轻又软,晨风一吹便要飘飘悠悠升上天去。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逡巡片刻,落在她的双唇上,饱满微翘的红唇,如清晨的蔷薇花蕾,小心收敛起香甜的气息。

想起那双唇的滋味,熟悉的焦渴又攫住了他。

尉迟越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就在快要触及她时,他蓦地回过神来。

他们是来习武强身的,正事还没办呢,就在这里卿卿我我,倒显得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似的,往后他这师父还有何权威可言!

想到此处,他立即悬崖勒马,将她放到地上,正了正脸色道:“再扎半刻钟,别想偷懒。”

沈宜秋一脸茫然,不过和太子没什么道理可讲,她只好按他教的摆好姿势。

尉迟越抱着臂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眼睛微微眯缝了一下,冷不丁伸腿去勾她左腿。

他的动作迅疾如电,又来得突然,沈宜秋叫他一绊,当即失去重心向后倒去,差点惊呼出声。

尉迟越眼明手快地伸手托住她的后腰,扶她站稳,得意道:“你看,孤就说你下盘不稳。”

沈宜秋磨了磨后槽牙,皮笑肉不笑道:“多承殿下指教。”

尉迟越帮她重新把马步扎好,纠正了她的姿势:“你运气好,遇上个好脾气的师父,孤小时候武艺是毛将军亲教的,老将军可不会因为孤是太子手软,马步扎不稳是要捱板子的。”

沈宜秋干笑道:“严师出高徒,难怪殿下武艺高强。”

尉迟越笑道:“太子妃所言甚是,孤也要见贤思齐做个严师。”

边说边从腰间摘下佩刀,用刀鞘在她臀上轻轻拍了一下,板着脸道:“往前收。”

沈宜秋一个大家闺秀何曾受过这样的对待,虽然不疼,但却十分羞人,她一张粉面涨得通红:“殿下!”

尉迟越六亲不认道:“校场上没有夫君,只有你师父,做错了就要老实捱打。”

为了不捱打,太子妃果然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可惜她第一回习武,平日又四体不勤,不免又捱了几刀鞘。

扎完马步,尉迟越又教她出拳,眼见日头有些高了,这才将佩刀扣回腰间,开恩道:“今日就到此为止,明日接着练。”

沈宜秋已经累得双股打颤,闻听此言如蒙大赦。

回到承恩殿,她去净室草草沐浴一番,换上寝衣倒头便睡,直睡到午时方觉缓过来些,想起早晨的事,不觉哑然失笑。

虽然又累又窘迫,可此时的心绪却意外轻快。

沈宜秋叫宫人来伺候洗漱,又叫素娥替她揉了揉酸胀的双腿,这才叫人去传午膳。

用罢午膳,她小憩了一会儿,又传两位良娣来饮了两杯茶,快到日西时分,忽有黄门来禀,道太子殿下去蓬莱宫向皇后娘娘请安,忽然风寒入体,有些发热,便在蓬莱宫歇下了,怕太子妃等他回去用膳,特地命人来传话。

沈宜秋一听便觉不对,问那黄门道:“殿下病情如何?可曾去尚药局请奉御诊治?”

小黄门的目光微微有些躲闪:“今日恰好是陶奉御当值,已经为殿下诊过脉,道没有大碍,只是不便劳顿。”

沈宜秋才不会信这鬼话。

尉迟越嘴硬得很,早晨一口咬定自己没病,若非实在病得下不来床,他绝不会承认自己得病,更不会宿在蓬莱宫。

沈宜秋想了想,顺水推舟道:“知道了。”

又命宫人开库取了一株灵芝,命那黄门带去给太子。

送走了小黄门,沈宜秋去东轩看了会儿书,却不知怎的有些心神不宁,又抚了会儿琴,平日行云流水的琴音,如今却滞涩起来,连她自己都有些听不下去。

她披了氅衣走到廊上,举目西望,只见彤彤的落日已落在了远处宫室的屋脊上。

她不由想起死而复生以来的种种。

上辈子的事已经过去,谁是谁非也算不清楚了,何况就算有旧帐也不该算在今生的太子头上。

平心而论,这一世尉迟越待她已算很好了,虽不能投桃报李,却也不能待他太差。

何况他这风寒说不定还是因她而起的,于情于理也该去探望一下。

沈宜秋轻轻叹了口气,转头对素娥道:“叫人去备车,去蓬莱宫。”

素娥早在等这句话,双眼倏地一亮:“是!奴婢这就去。”

沈宜秋回房中换了外出的衣裳,让宫人替她梳了个简单的圆髻,粉黛未施便出了门——她是去给太子侍疾,不必打扮得花枝招展。

不一会儿便有黄门来禀,道车驾已经备好。

这时候尉迟越仿佛在冰与火中轮番煎熬,他仰躺在床榻上,盖着厚厚的衾被,可脊背还是一阵阵发寒,喉咙里却似有火烧,喝下去的水似乎未到腹中便已蒸发殆尽了。

越是鲜少生病的人,病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早晨只是觉得身上有些发寒,从未放在心上,去太极宫召见了几个国史编修,看着时候还早,想起多日不曾去向张皇后请安,便骑马去了蓬莱宫。

谁知道刚从皇后的甘露殿出来,他刚下台阶,忽觉一阵天旋地转,好在身旁的黄门反应迅捷,及时扶住他,将他搀扶进殿中。

张皇后便即命人去请陶奉御,诊脉开方煎药,灌了一副汤药下去,汗却发不出来。

尉迟越虽在甘露殿长大,但此处毕竟是嫡母寝宫,多有不便,他便命黄门将他移到左近的百福殿。

他迷迷糊糊睡了一个时辰方才醒转过来,浑身的骨头就像在醋中泡过,又酸又软,连抬一下胳膊、动一动手指都觉骨头缝生疼。

他只在年幼时得过风寒,早已忘了是什么味道,这会儿真病倒了才觉自己小觑了此症,想起前几日的豪言壮语,嘴里有些发苦。

尉迟越叫黄门进来伺候他喝了半碗水,便叫人退出屏风外候命,此时左右无人,四下里落针可闻,他听着滴滴答答的更漏,估摸着这会儿沈宜秋该在用晚膳了。

他方才命黄门去东宫传话,并非欲擒故纵,她病愈不久,身子骨又一向弱,若是再过了病气,他们两人岂非没完没了。

可这会儿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他却隐隐期待她能来,哪怕隔着屏风陪他说两句话,也可将这病痛缓解一二。

正思忖着,忽有黄门在屏风外道:“启禀殿下……”

尉迟越心神一振,不由自主地探身,却听那黄门接着道:“贤妃娘娘到了。”

尉迟越大失所望,躺回床上。自从上回在飞霜殿杀鸡儆猴发落了宫人余珠儿,他还不曾见过生母,贤妃叫人往东宫送过几回东西,一次是亲手做的糕饼和羹汤,一次是亲手缝的衣裳。

这些都是她奉承今上时惯用的伎俩,尉迟越只是命人收起,不过再怎么贤妃也是他生母,生恩无法割舍,她既已知错示好,他也不会揪着先前的事不放。

尉迟越捏了捏眉心:“请贤妃进来。”

片刻后,便听屏风外传来环佩之声,尉迟越一抬眼,却见云母屏风上映出两个人影,除了生母之外还有个穿郁金裙的年轻女子。

他没来得及细想沈宜秋怎么会和贤妃同来,方才熄灭的希望却瞬间燃起。

就在这时,只听贤妃在屏风外道:“三郎,看阿娘把谁带来了?”

话音未落,两人已绕过屏风,贤妃身后的女子抬起头来,双眉微蹙,眼眶发红:“表兄怎么忽然病了?”

相邻推荐: 大明之五好青年踏天争仙齐木楠雄的漫威日常奋斗在三国戏精女王捡到的反派成夫君娱乐圈是我的[重生]创世神缘住在男神隔壁[穿书]恒空志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