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东王大清关誓师,刘成温先兵后礼

作者:大炳峄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霸体巫师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破灭虚空 农家小福女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诸天信条 我能升级万物

创元二年春,3月23日。

在经过一系列吏治整顿之后,大汉帝国的政局,逐步在皇帝傅君峰手中,稳定下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日,朝堂之上,皇帝决定从北方军中,抽出2万精锐骑兵,组建东北军,进军东北,这一决定,得到了朝中朱太公、刘光武等重臣的鼎立支持。

“儿臣一直镇守东北与中原的咽喉---大清关,愿领兵出战,为父皇分忧!”朝堂下,东王主动请缨,朗声道。

“嗯!”皇帝虎目看着朝堂下,中等身材、白净面庞、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英气勃勃的二儿子,心中甚是赞许:自己这二儿子,是朱元晦的女婿,又拜武相刘光武为师,文武双全,十五岁即进入北方军,与契丹、蒙古、女真等族,长期征战,身上多处战伤,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目前内力修为已经到了4级高阶。

遂满意点头道:“好!那就以东王为统帅,让刘成温、徐天德辅佐你,五月份誓师出征!”

“诺!父皇!”东王躬身领命。

“南王!”皇帝又沉声喝道。

“在!”一个年轻王子闪身出列,正是皇帝的第三子---傅正龙,他肩膀很宽,四肢修长,身材轩昂矫健,今年25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朕命你为西南军统帅,加强对西蜀各族的监视,待东北战局稳定,再替朕收复西蜀,不得有误!”皇帝威严命令。

“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望!”南王躬身应道,在皇帝的5个王子中,他武功最高,已是4级巅峰,内心雄心勃勃,极想做一番功绩,刚才二哥主动请缨,他自然不好跟二哥争,听说父皇让自己统帅西南军,不由大喜。

皇帝身边,太子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异样神色……

##########

同一日,朱府。

花园内种满了梅花树,朱元晦抱着自己已经满月的小孙女在树丛中晒着太阳,笑问父亲朱太公:“父亲,该给您这重孙女起个名字了……”

“嗯……”朱太公望向屋外的梅花,思索片刻,“正月出生,就叫玉梅吧!”

“玉梅,玉梅---”朱元晦喃喃念叨,展颜笑道:“玉洁冰清笑嫣然,梅花幽香沁心田,好名字啊!”

朱太公此时想的却更多,心中暗自猜测:皇帝决心出兵东北,不知和去年的天将祥瑞是否有关,朱家刚刚在大汉帝国确立的地位,不知能延续多少年……

“东王此次统兵出关,不知对他将来,有没有助力?”朱元晦见父亲久久无语,轻声问道。

“有太子在,东王恐怕就是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啊--”朱太公黯然摇摇头,这一点,他还是看的很清楚,东王确实是个帅才,否则也不会得到大汉帝国八大世家中刘家和朱家两大家族的青睐,但也是天嫉英才,浑身战伤不说,关键是唯一的儿子吉庆王子也夭折了,这是他皇位争夺中最大的弊端。

大汉帝国300年来,为避免诸位皇子有野心,通常是立长不立幼,傅玄华一开始也是立的嫡长子为太子,但嫡长子两次忤逆,最终被废,而后几年就没有再立太子,去世前,傅君峰之前的三个哥哥都相继去世了,所以最后选傅君峰继承大统,也算是立长了。

傅君峰雄才大略,恐怕不会允许自己的下一代,再上演一次夺镝大战,到那时,肯定不会像他这次一样,大规模流血是必然的。

“那东王难道就没有机会了?这岂不是无论到多大的功劳,都变成为太子做嫁衣?”朱元晦有些泄气道,东王毕竟是他的女婿,他自然是打心眼里期许东王能更进一步。

“天下事,有些事可以事在人为,有些事只能听天由命了。”朱太公长叹一声摇摇头,叮嘱道:“你要记住,我朱家要行得正,做得正,这才是为官做人的根本,另外,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

上天已经给了朱家一次机会,他也抓住了,但哪能好事都让他们朱家赶上?如果这样,岂不是朱家都可以做皇帝了?!

“孩儿受教了--”朱元晦躬身应道。

##########

同一日,孔府。

“书儿,听说你媳妇怀孕了?”孔家的长子孔文举,问向身前的儿子,孔文举今年43岁出头,现在是山东郡守。

“正是!”孔文举的儿子---孔云书躬身答道。

“你爷爷恐怕撑不过今年了,为父到时候接任家主,就会返回洛阳,山东是咱们孔家的势力范围,为父会争取让你接替我。”孔文举肃然道。

“孩儿资历尚浅,恐怕……”孔云书迟疑道。

“资历尚浅,才需要更多历练!”孔文举正色道。

“诺!”孔云书身子一凛应道。

“另外,你儿孟尝,为父准备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孔文举再次吩咐道。

“孟尝能得到父亲亲自教导,是他的福分。”孔云书恭敬答道,心中暗暗替儿子高兴。

“漕帮帮内之事,你也要多操操心,部分精锐力量为父准备抽出来,统一指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孔文举一一部署道。

“孩儿遵令!”孔云书躬身应道。

孔云书走后,孔文举思索良久,大汉帝国马上要出兵东北,这天下恐怕迟早有变啊!

拥立皇帝登基他们孔家没得到头功,在下一轮皇位的争夺中,孔家要早作打算,提前谋划了,之前已经在西王和东王那里做了铺垫,自己这个儿子,稍显中庸,锐气不足,倒是自己的孙子孔孟尝小小年纪,颇有灵气,若是迫不得已,只能重点隔代培养了。

##########

时间很快到了创元二年五月。

东王率大汉帝国2万精锐骑兵,在文臣刘成温,武将徐天德辅佐下,兵出大清关,拉开收服东北的战幕。

大清关---位于中原与东北的交界处,地理位置险要,是中原地区进入东北最近的大路,另一条路,是大清关北面百里的---青云关,但青云关位置险要,道路崎岖,不适合大军出入,故大清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东王几年前,在大清关曾与契丹铁骑,有过一场血战,就是那一战,东王身负重伤。

大清关东门外。

2万骑兵盔甲鲜明,列阵整齐,东王一身白盔白甲,在刘成温、徐天德等主要将领陪同下,缓步登上城楼。

刘成温30岁出头,温文尔雅,中等身材,一身青衫。

徐天德看样子不到30岁,长生伟貌,刚毅英武,体格魁梧,相貌堂堂,一身黄盔黄甲,内力修为已达四级高阶。

三人后面,立着东王的贴身刘成琦、孔云亮,都是20多岁的年纪,刘成琦有些白净,方脸膛,中等身材,孔云亮面圆耳大,唇阔口方,挺拔的身材,但这两人一看,就是高手,内力修为恐怕都达到四级巅峰!

看着城下整装待发的将士,东王心中不由慨叹: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战,不知要有多少大汉帝国的热血男儿,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遂威严朗声道:“大汉帝国的将士们,我大汉帝国创立300年,从未踏足东北。今日,本王将带领你们,为大汉帝国,开疆拓土!你们,将名垂青史!!”

“大风!”

“大风!”

“大风!”

城下,2万将士振臂高呼:

“出发!”东王大手一挥,下达将令。

行军路上。

“此次东北之战,先生可有妙计?”东王客气向身边的刘成温请教。

“东王客气---”刘成温在马上躬身应道:“东北各部落众多,大的有七八个,总兵力加起来,也有2万人,但装备较差,打仗全凭勇力,气势盛则战力强,气势弱则一触即溃。”说着,微微一顿:“我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来先生早已成竹在胸,但讲无妨---”东王眼前一亮。

“东王可用先兵后礼之策---”刘成温微微一笑。

“此话怎讲?”东王扬眉问道。

“东北各部落,以靺鞨族的鳌图鲁部落最强,有8000精锐人马,女真族的金弼术部落次之,有5000精锐人马,这两个部落的总人口加起来有15万,占到了东北总人口的一半,其他各部落较弱。”刘成温详细解释道:“所以,东王当集中主力,正面击溃最强的鳌图鲁部落,在心理上震慑其他部落,再礼遇金弼术等部落,东北大局可定。”

“先生此计甚好!”东王皱眉言道:“然则东北取之容易,守之则难,一则地广人稀,只有30万民众,二则南有”朝”鲜,西有蒙古、契丹,虎视眈眈,否则,大汉立国300年,也不会一直未取东北,实则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次父皇决心进军东北,听说是与隐居的皇叔爷爷讨论后,才下此决心---”

“东王若想守住东北,可请求皇上,迁民50万入东北垦荒,增加东北力量,您再坐镇东北,休养生息,则大事可成!”刘成温沉吟片刻应道。

“迁民入东北,虽然成本较大,但不失为一劳永逸的妙计,多谢先生指点!”东王大喜谢道---

##########

东北萨尔浒,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此时的东北,已经开始进入夏季,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草原上,正有2万大汉帝国精骑,自西朝东行来。

“报---”一员身材矫健的白袍斥候纵马如飞而来,高声禀报。

“白武起,可是发现了敌踪?”东王端坐马上,沉声问道。

“报东王,前方鳌图鲁部落,正集结兵马,前来应战!”白武起躬身禀报道。

“来得好!”东王面色一肃,对麾下徐天德等4位师级将领,威严命令道:“此战,各部定要奋勇向前,务必一战立威!”

“东王放心,末将定不辱命!”徐天德等人躬身高声应道。

鳌图鲁是东北第一部落的首领,40多岁,一身金盔金甲,海下络腮钢须,身材高大,是东北第一猛将,内力修为达到四级巅峰,战力则超过了5级。

近几年,鳌图鲁东征西讨,其部落在奉天地区,逐渐壮大,听说大汉帝国派了一个年轻王子,出兵东北,兵锋直指自己的地盘,不以为然,遂集合兵马前来迎战。

东王所部,刚刚勒住战马,就感觉一股凛冽的杀气,出现在东方草原,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从远处席卷而来,使天地间为之变色,巨大的马蹄声,仿佛是乌云中夹杂的闷雷,大地微颤,近万鳌图鲁部落骑兵,呼啸而来。

“全军列阵!”东王大手一抬,朗声喝道。

2万大汉帝国精骑,在茫茫草原,立时分为四军排开---中军、左右两翼及后翼军,此时所有将士,都感受到大地在颤抖,这是鳌图鲁带人杀来了,战马开始不安,喷着响鼻,士兵们紧握长矛的手心,已然攥出汗来。

一条黑线,在草原尽头出现了,毫不停滞,铺天盖地,以势不可挡之势,向大汉帝国将士,席卷而来,东王嘴角露出冷酷的笑意,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弓弩手准备!”东王冷静下达第一道命令。

3000弩兵立刻下马,和2千弓兵,上前列队,弩兵在前,弓兵在后,弩兵是远射,弓兵是近射,远近交错结合。

3000弩兵排成三排,前后相隔一丈,第一排半蹲下,1千支擘张弩,“刷”地平端而起,冷冷地对准了排山倒海,奔袭而来鳌图鲁部落大军。

鳌图鲁部落骑兵越来越近,滔天的杀气,仿佛将天地间的一切都摧毁,金“色”狼头大旗下,鳌图鲁举刀大喊:“无畏的东北勇士们,杀尽中原敌人,我带你们入关,中原的女人、财宝,一切都属于你们,杀!”

“杀啊!”

“杀啊!”

“杀啊!”

鳌图鲁部落骑兵,呐喊着瞬间冲进了大汉将士的弩箭射程。

“射!”东王冷冷一挥手。

“咚!咚!咚!”的巨鼓声敲响,1千支弩箭,骤然发射,形成一片乌黑的箭云,向鳌图鲁部落骑兵,呼啸扑来,霎时间,正在冲锋的鳌图鲁部落骑兵,一片人仰马翻,上百人被射倒,紧接着,大汉军阵中的第二排弩箭射来,不断有鳌图鲁部落骑兵,在冲锋中惨叫着倒地,第三排箭云又呼啸而至,密集的弩箭如疾风骤雨,射穿鳌图鲁部落的盾牌和皮甲,一片一片的鳌图鲁部落骑兵从马上翻滚落地,被密集的战马踏成肉泥。

三千三排大汉帝国弩兵,动作熟练,上弩、进弩、发弩轮番发射,仅仅只射出三轮,鳌图鲁部落骑兵,便损失了上千人,惨重的损失使鳌图鲁部落骑兵的杀气,迅速消退,阵脚开始凌乱,而这时,前锋已然冲到了八十步外。

大汉帝国弩兵,如潮水般撤退,等候多时的弓兵,开始劲射,弓兵使用长弓羽箭,箭长两尺三寸,钢簇锐利,以仰角射出,2千支箭密如急雨,力道强劲,冲过最前面的近千鳌图鲁部落骑兵和战马,纷纷中箭倒地,死尸堆积,大汉将士箭速极快,使鳌图鲁部落骑兵冲上前,便被射翻,加上弩兵配合发射,鳌图鲁部落骑兵,始未冲进三十步内,便死伤惨重,鳌图鲁部落骑兵开始阵脚大乱。

“末将愿为前锋!”第一师主将徐天德见有机可趁,立刻向东王躬身请命。

“你率本部5千骑兵,冲击鳌图鲁中军,若败,提头来见!”东王冷冷命令道。

“遵令!”徐天德领命而去。

“咚!咚!咚!”大汉军阵中,进攻的鼓声大作,蓝旗挥动,5千最精锐的骑兵发动,挥动铁戟,跟随蓝色战旗,在徐天德和白武起的带领下,狂扫而出,杀向鳌图鲁部落骑兵,这是东王此次东征,带来的最精锐主力---大汉帝国的虎啸师,配备以最好的战马、最强悍的士卒、最凶猛的武器。

这支虎啸师极少出战,一直守卫大清关,但东王却在第一战中,便将他们投入了战斗,他要用最精锐的骑兵,来冲毁鳌图鲁部落骑兵的士气。

此时经过惨烈的弓箭战,鳌图鲁部落骑兵最初的滔天杀气,已然消亡过半,他们本来就是东北部落的牧民,没有大汉帝国将士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全靠一鼓作气击溃敌军,他们的士气高昂得快,消退得也快。

5千大汉帝国骑兵,如一只无坚不摧的铁拳,所过之处,鳌图鲁部落骑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将鳌图鲁部落骑兵们杀得心胆俱裂,开始有人率先调头逃跑。

“给本王全军压上,后退者斩!”东王见时机已成熟,断然下令!

鼓声大作,战旗飞扬,蓄势已久的1万大汉精骑,全军出击,铺天盖地,杀向鳌图鲁部落骑兵,鳌图鲁全军瞬间分崩离析,掉头奔逃,被杀得哭声震天、哀嚎惨叫......

身着金盔金甲的鳌图鲁,肩头挨了徐天德一箭,在数百铁甲亲卫的护卫下,亡命奔逃......

创元二年初夏,5月12日,东王率2万大汉帝国精骑,在东北萨尔浒,迎战靺鞨族鳌图鲁部8000骑兵,以骑兵对骑兵,大败鳌图鲁部,前后斩敌5000人,活俘一千,大汉帝国骑兵,自身伤亡不过千人,鳌图鲁受伤而逃,东北各部振动。

此战,奠定了大汉帝国占领东北的胜局,史称---萨尔浒之战。

此日,女真部落族长金弼术的外甥---文清,刚好满一周岁---

##########

辽河边。

辽河水早已化冻,唱着欢快的歌儿,奔向南方,河边到处盛开了黄的、粉的各色小野花,若没有战争,这里真是一片祥和的乐土。

女真部落大帐。

多睿衮立在帐中,正在向金弼术汇报萨尔浒之战战报。

“什么?!鳌图鲁部落一触即溃,被杀的就剩2000儿郎了?!”金弼术听罢,大惊失色。

鳌图鲁部落的战力他是知道的,虽不说能击溃大汉帝国东征的2万精骑,但一击不成,全身而退的实力还是有的,没想到被大汉军队,打的落花流水,鳌图鲁也受了伤。

“听说鳌图鲁受伤不轻,鳌图鲁已然率部向我们女真部落靠拢,族长,我们该如何办?”多睿衮焦急问道。

“他奶奶个熊,这不是要把祸水,往咱们女真部落引吗?!”金弼术咬牙切齿不满道。

这时,门外侍卫进来,在金弼术耳边说了两句,金弼术挑眉言道:“这个东王不简单啊,有请!”

不多时,一个30多岁的青衫文士,进入帐来,不卑不亢躬身施礼:“大汉东王帐下刘成温,见过女真族长!”

“嗯,免礼---”金弼术上下打量了一下刘成温,看刘成温面无惧色,胸有成竹的样子,暗自点头,这个刘成温绝对是个人才,不由问道:“先生孤身而来,胆子不小啊,勇气可嘉,我金弼术就佩服这样的汉子,今番到我女真部落,不知有何贵干?”

“东王殿下素闻女真部落族长金弼术,武艺高强,豪气干云,愿与族长会猎辽河畔,共商东北大事!”刘成温微微一笑。

“奶奶个熊,大汉帝国要占领我东北,已然杀了我东北不少人,难道要我女真全族,不战而降?!”金弼术瞪眼怒道。

“族长此言差矣,东王就是想少造杀戮,和平收复东北。况且,东北地广人稀,足以容下东北各族,绰绰有余,女真族与我大汉帝国结盟,地盘、人口只会壮大,绝不会吃亏!”刘成温进一步解释道。

“奶奶个熊,本族长拿什么相信这东王?”金弼术犹自不信。

“如果族长还有顾虑,东王愿按照东北规矩,与族长结为安达,共同执掌东北!”刘成温不慌不忙道。

“这......”金弼术若有所思,对刘成温言道:“你先回去,容我和族内各长老商量一下,三日内,必给东王一个答复!”

“那在下告退,三日后是战是和,东王静等族长答复!”刘成温躬身施礼,遂告辞离去。

“族长,咱们该如何应对?”见刘成温离开,边上多睿衮忙问道。

“他奶奶个熊,鳌图鲁都打不过,咱们女真族如何抵挡,为今之计,要么率部北撤,要么率部归顺,还能咋办?!”金弼术无奈道。

“可让族人离开多年生长的故土,恐怕---”多睿衮欲言又止。

“北方环境恶劣,不适合居住,看来往北撤,总不是个办法,但要归顺大汉,总得有个见面礼---”金弼术在帐内负手转了几圈,突然停住,似是下定决心,对多睿衮吩咐道:“这样吧,你拿我请帖,去请鳌图鲁来我女真营地一叙,然后你这么这么办……”

“是!”多睿衮面露惊异之色,但见金弼术态度坚决,遂转身而去。

##########

创元二年夏天,六月。

女真部落族长金弼术,在辽河边女真部落营地,宴请鳌图鲁,席间,15岁的四级初阶高手多睿衮舞刀助兴,刺杀负伤后战力大打折扣的鳌图鲁于帐内,鳌图鲁手下上百名侍卫被斩杀殆尽,女真部落则付出了158名勇士的性命,女真部落族长大帐周围,一片狼藉,到处是残肢断臂,连金弼术和多睿衮都受了伤。

鳌图鲁临死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金弼术对其说的:“鳌图鲁,我要借你人头一用......”

他至死都没想到,金弼术会对他下手,他带来的手下,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平常根本看不起女真族人,宴席期间还趾高气扬,对上菜的女真姑娘动手动脚,没想到片刻之后,就血流成河,在金弼术和多睿衮的刀下,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不止如此,随后,金弼术尽起5000女真铁骑,与东王的2万精骑合兵一处,一日之内,无情碾碎了鳌图鲁所部的最后抵抗。

6月11日,金弼术遂与东王会盟辽河畔,义结安达。

“哈哈哈,大哥,今后小弟在东北,还请大哥多多支持!”东王别看是大汉帝国的王子,却没有任何娇贵之象,反倒是豪气干云,与金弼术结拜倒是诚心诚意。

“奶奶个熊,你现在是我的安达,这东北有谁敢不听话,我金弼术第一个不答应!”金弼术也是欣喜万分,没想到东王会这么看得起自己,看来自己的选择没错。

多睿衮看着金弼术与那东王结拜,身形不禁一震,叹道:“这个东王英气逼人,确是个人物!”

也许是上天太眷顾东王了,不但给了他一张英俊的容貌,还给了他一身儒雅的气质。

随后,在金弼术的支持下,东王兵锋所指,东北各部望风归顺,半年内,东王兵不血刃,相继收服东北各部。

##########

帝都洛阳。

东王率东北军平定东北的消息传到帝都洛阳,举国欢庆。

皇宫中,皇帝心中大畅,心道:自己这个二儿子最像朕,文武双全,只可惜不是长子。

其实,另外还有两个不能立其为太子的原因,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一是二儿子6年前,在大清关那次负伤,医圣孙思邈曾为其验过伤,悄悄对皇帝说过:“二王子这伤,是有人刻意而为,必须要集天下13种珍贵药材,才能治愈,老朽只能尽力搜集,否则,东王不但内力修为过不了5级初阶,而且将年不过50岁---"随后就云游天下而去。

如今数年已过,孙思邈杳无音信,想是这药材不好找寻,皇帝亦不报任何希望。

二是二儿子的长子---吉庆王子夭折,此后一直没有男丁,如果立东王为太子,恐将后继无人。

长子正胥,虽然文武皆不突出,但确实嫡长子,为人中规中矩,一直以来也没犯啥大错,将来继承大统,也无不可---

第二日,朝堂之上,皇帝在征求文相朱太公、武相刘光武意见后,颁下圣旨:

一是封赏刘成温、徐天德、白武起、金弼术等有功之人。

二是依东王请求,由朱元晦的工部负责,建设奉天、长春、龙江三城,并以这三城为中心,设立东北三郡---奉天郡、长春郡、龙江郡,使大汉帝国版图扩张为---24郡。

三是依照东王请求,由王介甫的户部负责,迁徐姓、孙姓、李姓、岳姓、白姓等50万中原大汉人出关,屯荒军垦。

同时命东王,统帅东北军,镇守包括大清关、青云关以东的东北地区,牵制周边的契丹、蒙古、”朝”鲜三国。

见东王干净利落拿下东北全境,而且没有居功自傲,太子傅正胥暂时放下一颗心,但既然坐上了储君的宝座,不可能不培植一些自己的力量,二弟东王背后有朱家的暗中支持,三弟那边有朱贵妃和独孤家的支持,他这边不能坐吃山空,八大世家中,还有好几个世家在向自己示好呢,暗中培植、提拔自己的亲信坐上重要职位上已经是当务之急,另外,联姻也是个必然的选择。

大汉帝国朝堂之上表面上和谐统一,实则八大世家,5大王子,已经开始暗暗较力,只不过外人很难看明白罢了。

现在傅君峰刚刚登基两年,威信和凝聚力完全建立起来,主要矛盾是一致对外,在这一点上,各方势力还是能很容易达成一致,不过,再过一些年情况会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

创元三年。

随着奉天、长春、龙江三城的相继建立,50万大汉帝国民众用了几年时间,陆续迁入东北,安家落户。

中原民众的迁入,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种子、纺织技术、冶炼技术,东北经济开始发展。

东王在刘成温、金弼术、徐天德等人的支持下,在东北励精图治,开荒军垦,沃野千里的平原上,一片片大豆、高粱、玉米、水稻田,东北局势,逐步趋于稳定。

更让东王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中原人口迁入,中原人口已大大超越东北原有住民,汉民族的包容文化逐步发挥作用,各族之间出现通婚,东北各民族,开始走向融合......

但是,周边的契丹、蒙古、”朝”鲜三国,却立觉如芒在背,哪会容大汉帝国在东北立足?与东北军的摩擦,自此开始……

东北除了西南面的大清关与大汉帝国的中原接壤外,完全处于西面契丹、北面蒙古、南面”朝”鲜的三面包围之中,这三国正规的铁骑数量就达25万,绝对不是2万多东北军所能抗衡的!

整整25万胡人铁骑啊!

就是大汉帝国的所有精锐主力都拿出去,在野外恐怕也无法阻挡这25万胡人铁骑的攻击!

随后,东王又组织加固了东北的西南面---大清关和青云关防御,用于抵御契丹铁骑的进攻;同时,筹划在东北的西北面,建立---白城、黑城两座要塞,以抵御蒙古铁骑的进攻。

南面肯定也要做相应的部署,以抵挡”朝”鲜半岛的威胁,不过,东北和”朝”鲜半岛中间有一条大江--鸭绿江,天然隔开了二者的疆域,”朝”鲜国士兵骑兵数量少,战力一般,一时间应该也能应付。

东王平定东北之后,女真部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大,基本覆盖了整个奉天郡,几个中小部落,纷纷归顺。

女真部落,从而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部落,族长金弼术自然是心满意足,不管到哪个年代,族群人口、地盘都是实力的保障,能让女真族在自己手中壮大起来,他还是对得起列祖列宗,跟东王的关系更是处的极好。

##################################################

(作者的话1:大清关,即为现实生活中的---山海关。)

(作者的话2:从这一章开始,本书中的很多人物,算是真正出场,刘成温即刘伯温、徐天德即徐达,和之前提到的常羽春,后面还会出现的常茂,现实历史中,都是《明英烈》中的人物。)

(作者的话3:本书中的战争场面,多为爱情主线的陪衬,如对战争不感兴趣,可略过......)

(作者的话4:多尔衮---多睿衮、多铎---多睿铎、鳌拜---鳌图鲁、施琅---施尊侯、林兴珠、丁汝昌等人,现实历史中,都是清朝时期的人物......

历史上的鳌拜(?—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作者的话5:安达就是把兄弟的意思,这一段刺杀鳌图鲁,类似于现实历史中,楚汉争霸的鸿门宴。)

(作者的话6:现实历史中,孙思邈是唐代人,号称药王。)

(作者的话7:徐姓、孙姓、李姓、岳姓、白姓五姓百姓也不是随手写的,在后文书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作用。)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相邻推荐: 诸天降临:开局点评十大武侠神话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黎明之劫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三国之大汉再起大汉第一太子篡魏开局签到:回到十年前当外科医生抚宋诸天聊天群之永恒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