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Gravity》登陆北美

作者:孔一老仙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信条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农家小福女 破灭虚空 战场合同工 决战龙腾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霸体巫师 攻约梁山

“《黑镜》第五集为这部迷你网剧划下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句号。”

“陈景行在微博公布《黑镜》会有第二季”

“不降反升,最后一集播出后《黑镜》豆瓣评分回升至9.6分”

“《黑镜》全网点击量达到10亿!平均单集超2亿!单集播放量已超《信号》,成16年单集播放量最高的电视剧!”

“梦工厂为何能接连制作出现象级热剧?”

“陈景行接受电话采访,透露了《黑镜》续集的这些关键信息”

“梦工厂新剧《疑犯追踪》遭疯抢,企鹅视频要买独家版权?梦工厂未回应”

“《信号:海市蜃楼》预售已破亿!《黑镜》效应帮助这部电影反超《玄奘法师》!”

“《黑镜》大结局热播,传梦工厂已与港交所接触,上市计划已确定?”

“《黑镜》最后一集外网同步播出,海外网友赞不绝口!”

《黑镜》第一集因为猎奇元素和大部分人都没看过这种类型的科幻剧的原因,所以在播出后引发了话题的病毒式传播,引爆了所有社交网络。

仅仅只有一集就被冠以了“神剧”的名头。

第二集到第四集基本就没有第一集那么劲爆了,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甚至极致喜爱这三集中的某一个故事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毕竟每一集都有浓重的黑色幽默成分,也有十足的科幻创意,每个故事都能引发深度思考。

不过随着观看人数的快速增长,有大众口味的均衡,这部剧的评分是在缓慢下降的。

而最后一集相当于打了个强心针,甚至被很多陈景行的影迷冠以“科幻盛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一集中涉及到的科幻元素确实比较多。

前四集中一般是一集一个科幻创意,而在最后一集,不仅时长超过了60分钟,是五集之最,而且科幻创意也犹如泉涌一般砸的观众反应不过来。

有第二集中创意的全面升级版——智能眼,不仅能共享画面实时指导泡妞,屏蔽功能更是犹如网络降临现实,可主动屏蔽他人,可直接匿名也可对特定人拉黑名单。

而另一个让观众惊艳的则是意识副本,这个设定涉及到了“缸中之脑”,还涉及到了如何定义一个人。

空前丰富的科幻设定以及密集的信息量,让很多影迷都直言最后一集是这部剧的巅峰,完全超越了前面的所有集数,包括第一集。

【身为一个从看完第一集后便拜倒在《黑镜》石榴裙下的脑残粉,我不得不说,陈景行的心理学与哲学功底实在深厚。看完最后一集后我现在真的好激动,这一集的水平绝对是本季的巅峰!超越很多人念叨的第一集。

这一集安排得太巧妙了,像一千零一夜一样用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而且每个故事中都有反转。

第一个恋爱专家指导宅男泡妞的故事,镜头突然转到开直播间的那个屏幕的时候,还有激情过后女孩突然喂毒酒的时候,真的能让人无预警的被吓得一哆嗦。

第二个提取意识副本的故事,最开始以为是女人的意识被提取出来困在了蛋里,结果发现原来是一个意识副本,后面要被意识主体奴役。

第三个故事更绝,分为了两部分,从撞到一个人,到后面发现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女儿。

而结尾更是反转又反转,一层套一层,让人始终处于“意料之外”的状态,当然“情理之中”的是结局肯定“黑深残”。

这一集一如既往的塑造了一个反乌托邦的残酷世界,陈景行在这部剧中从来就没有把阳光明媚理想美好之类的亮闪闪词汇当作主旋律,前一秒还是一片明朗的灿烂人生,下一秒总会重重的跌入谷底。

他在结尾反转中“残忍”得不动声色甚至在我看来太过严酷,但这就是《黑镜》。

我们谁都无法阻止科技进步的车轮隆隆前进,但我们也无法忽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黑暗面。这些黑暗的点在《黑镜》里齐聚一堂,让我们勾勒不出理想国,也YY不出幻想乡。

我现在好期待第二季啊,现在有点后悔看了那个陈景行的电话采访,这个采访真的没什么干货,除了要拍第二季外这个根本不需要透露的消息,唯一的有效信息就是第二季至少要等到明年了……

ps:希望明年还能在C站上看到《黑镜》的第二季,听说《疑犯追踪》已经被某无良视频网站炒到天价了】

……

“Tou!wow!FXXk Belichick!……”

乔治无语的看着自己老哥丹尼尔如同置身无人之地一样的在沙发上蹦跳着握拳怒吼。

“嘿!Dan!”老妈走出厨房探出头,眼神严厉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丹尼尔悻悻的坐回沙发,咕哝着:“我下次一定要去林肯球场现场看,在家看完全没有气氛。”

“如果你买得起球票的话……”乔治耸了耸肩,嘲讽着自家老哥。

丹尼尔忿忿不平:“那是因为我卖……那个什么的钱被妈妈没收了,否则有什么买不起的?”

“那你也只能买一两场,季票你还是买不起,你还是要在家看……”

“……”

费城老鹰队的主场票价至少130美元,丹尼尔的父母对橄榄球,甚至是所有运动都缺乏兴趣,也不会买什么家庭季票去看橄榄球。

同时对于孩子的零花钱也控制的很严,上次丹尼尔去现场看球还是蹭同学的车上下学,节省出的油费买的球票。

丹尼尔眼睛紧盯着电视反击道:“你到底是不是PHI的球迷?你根本不热爱球队,我觉得你看电影都比看球赛激动!”

乔治摆出不与他一般见识的姿态:“我有我的热爱方式,我又不是野蛮人,而且我确实喜欢看电影,有些电影也确实比球赛有意思。”

“nerd!”丹尼尔在脸颊旁竖起了中指。

“fXXk!又是广告!130美元的票价都填不满他们的口袋吗?!”

丹尼尔仰靠在沙发上,向天控诉。

乔治翻了个白眼:“中场休息不播广告播什么?仪仗队表演吗?又不是大学比赛。”

“GRAVITY……Directed by JOHNSON·!”

低沉醇厚的男中音从电视机中传出,吸引了乔治的注意力。

“Johnson·?”乔治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连忙拿起遥控器放大音量。

“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没有大气压力……没有氧气……”低沉的旁白继续响起。

与在华国国内的预告片相比,这个投放到电视上的广告是有配音的,而并非只有字幕。

丹尼尔也被吸引了注意力:“什么东西?纪录片吗?”

当占据了屏幕一大半的地球与伸展着太阳翼的飞行器出现在屏幕中的时候,乔治惊呼一声:“我记起来了,《Gravity》,的下一部电影!太空科幻片,这是预告片吧。”

乔治是陈景行的影迷,第一次看陈景行的电影是和老哥一起去电影院看的《致命身份》,虽然丹尼尔觉得这部电影故弄玄虚,但是却特别符合他的口味,他甚至认为这是他看过的最酷的悬疑电影。

陈景行后面的《信号》和《源代码》他也是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的,然后就成了陈景行的忠实影迷,同时也入了科幻电影的坑,当然此处的“科幻电影”中不包括漫改电影。

很多人会误以为华国是因为科幻文化作品,尤其是科幻文学起步晚,导致大部分接触科幻作品的观众会很容易形成一种对科幻题材比较狭隘的看法和观念,动不动分硬啊,软啊,甚至一言不合开除“科籍”。

但其实通过建立鄙视链,获得优越感这是人之常情,不独华国人有。

在欧美,也许把科幻作品层层“分级”的声音比不上华国,但绝对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少。

尤其是在漫改题材从90年代以来逐渐在大银幕上占比越来越多,直至几乎垄断了“科幻电影”的概念。

喜欢漫改电影的大多是年轻人,同时对此产生厌倦逆反情绪的也多是年轻人。

只不过在陈景行横空出世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支持自己想法的“标杆”而已。

北美与华国的情况差不多,陈景行的影迷有种完全区别于其他导演影迷的忠诚度和组织度,甚至接近于粉丝了,这其实跟他作品的题材息息相关。

经常拍烧脑、悬疑或者有创造力的设定题材的导演的影迷会比其他类型电影导演的影迷更加狂热。

经过了四部电影的积累,陈景行在北美有一个粉丝建立的网站,算是影迷社区,名字叫“科幻之家”,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乔治就是这个“科幻之家”的资深网民。

陈景行在北美的影迷建的粉丝网站叫“科幻之家”,可想而知,他的影迷对于“科幻”到底是什么看法了,网站中在没有陈景行的作品上映或播放的时候的日经讨论就是“真科幻”,“假科幻”,“不够科幻”,“要把超英电影踢出科幻”这样的题目。

喜欢陈景行的科幻电影在他的粉丝眼里已经接近于一种标签了,这种标签是酷的,是时髦的,是与目前主流商业电影题材不一样的,是有优越感的,当然这种狂热的影迷自然还是小众群体。

身为陈景行影迷的乔治的惊呼声却没有拉回丹尼尔的注意力。

为了能获得最接近现场的体验,丹尼尔淘来了两个外接音箱,一旦球赛开始,他就把外接音箱连上电视,就相当于自己买了半张球票,

只不过家人对此苦不堪言,在与父母和弟弟乔治的反复拉扯争夺谈判中定下了一个双方都能短暂接受的音量。

没想到乔治在看到是他喜欢的导演的电影预告片的时候,突然就拿起遥控器提高了音量。

第二百八十三章 《Gravity》登陆北美

相邻推荐: 带着御膳房穿六零重生六零带着淘宝去致富华娱之顶流演员华娱从仙剑开始华娱星辰财务系统孙悟空的人生模拟器抗日之铁血战魂无上昏君系统我是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