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七节 往事如烟

作者:要离刺荆轲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霸体巫师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攻约梁山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信条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破灭虚空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一块屏风,简简单单的在上面绣了点山水花草,从做工上面看,并非什么名叫之作,甚至可以说是粗劣之作。

偌大的殿堂之上,就只有三五个侍女在其中来回忙碌,端茶倒水。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显得有些陈旧的案几摆放在殿堂的左右。

这里就是刘据以往日常的读书办公之地,太子宫的景阳殿。

老刘家也不知是怎么搞的。

从太宗开始,一直到先帝孝景,甚至就是追溯到太祖刘邦,都是一帮节俭的主。

但到了当今天子刘彻这里,先前三代天子的优良传统就被丢了个一干二净。

刘彻喜欢铺张,凡事就爱大手笔的撒钱。

然,历史拐了一个弯,在刘彻叛逆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在刘据这里找回了文景的节俭作风。

张恒步入殿中,抬头就能看见那块这个大殿之上唯一崭新的物件——屏风。

据说,这快屏风是太子妃史良娣,带着身边的侍女、女官花了不少时间才做出来的。

看样子,刘据是很想学他的曾祖父太宗孝文皇帝。

但是……

太宗可不是那么好学的。

张恒有时候很想告诉刘据,汉太宗除了勤政爱民,节俭持国,对自己小气,对百姓大方之外。

他同时还是一位影帝,一条变色龙,尤其擅长装逼。

若只学汉太宗摆在明面的东西,恐怕不过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只是。那些话张恒终究没有说出口。

到底,现在不如以前。君臣有别,不能再那么放肆了。

“臣拜见殿下!”张恒走到刘据之前。躬身一拜。

“卿免礼……”刘据看到张恒,眼中一乐,对左右吩咐道:“赐坐!”

张恒起身,转眼一看,才发现,竟已经有人先他一步到了刘据这边,此刻,正坐于客席左侧。

此人年纪大概三四十岁的模样,约莫比霍光小一点。只是双手似乎有一点抽搐,只在这片刻,张恒就看到他的双手抖动了不下三次,似乎是风湿病?

张恒不太确定。

“张卿,与卿介绍一下,这位是中郎将,光禄大夫常卿,常卿刚从匈奴归来不久,即将再负重任。持节出使乌孙……”

“姓常?从匈奴归来?难不成是常惠?”张恒心中一动,就想到了这个苏武曾跟他说过的副使。

跟苏武一样,当年常惠也被匈奴人扣押了下来。

匈奴人为了迫使苏武投降,故意将苏武跟常惠分开。苏武被赶去北海牧羊,其中艰辛自不必说。

常惠这些使团成员也好不到哪里去。

常惠被匈奴人贬为奴隶,而且还是最下等的哪一种。吃尽了一切能吃的苦头,期间匈奴人无数次威逼利诱。也未能动摇常惠。

看常惠那抖动的双手,张恒估计可能就是在匈奴落下的病根。

只是……

张恒有些疑惑。常惠刚从匈奴回来,屁股都还没做热,怎么就又要出使千里之外的乌孙了?

在地理位置上来说,乌孙位处于西方,远比匈奴更遥远。

匈奴或许还能扯进周室五服体系,算的上荒服,可乌孙却是完完全全的陌生国度,也就是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才被汉人所知悉的国家。

于情于理,张恒也觉得,这样太不近人情了。

最起码,也得让这帮从匈奴回来的使者先安稳几年,跟家人好好团聚团聚再说吧?

除非……

张恒看向常惠。

刘彻不是什么不通人情的皇帝,更不会做这样可能会被天下人指责的事情。

那么,原因很明显。

出使乌孙的使命只有常惠才能完成。

但是,常惠究竟有什么特点,使得这个任务非他不可?

带着心中的疑惑,张恒举杯对常惠敬道:“下官张恒敬中郎将,愿中郎将马到成功!”

“多谢,多谢!”常惠连忙起身欠身举杯回敬。

这一番动作下来,刘据就继续着方才跟常惠的谈话。

“将军此去乌孙,父皇的意思是,让将军代为问询解忧主,可有什么困难需要朝廷帮忙解决……”

“臣不敢违命!”常惠点头道,语气却没有什么寻常臣子接旨之时的感恩戴德,张恒甚至觉得,常惠似乎有些不高兴。

却听刘据长叹一声道:“当年的事情,孤也听说了……”刘据看着常惠似乎有些欲言欲止,最终道:“将军此去,请转达孤对解忧主的抱歉……”

常惠这才动容,道:“殿下言重了,身为臣子,臣不敢有怨言!”

张恒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事到如今,他知道,这里面或许夹杂着有些十余年前的过往旧事,若细纠起来,说不定能拍出一部亢长的电视剧。

刘据却是从案几上翻找了一下,然后拿出了一份丝帛出来,看了看,对常惠道:“解忧前年不是曾上书请求,让其次子与幼子以及幼女回长安读书吗?将军此去便告诉解忧主,父皇已经准了,将军回程之时,便将他们都带回长安吧……”

“中国子民,汉家血脉,是该回来看看故国的风物,学学圣贤的典籍,不能忘本!”

常惠这才起身拜道:“臣谢殿下,陛下!”

“时候也不早了,将军先且回去准备吧,明日,孤亲送将军出使!”刘据道。

“多谢殿下厚爱!”常惠再拜:“臣告辞!”

再拜了三拜,常惠这才躬身退出景阳殿。

看着常惠远去的背影,刘据竟苦笑了一声,颇为唏嘘惆怅。

“殿下……”张恒好奇的问道。

“呵呵呵……张卿好奇?”刘彻笑了一声。道:“只是此事说起来并不光彩!”

“解忧主本是楚王之后……”

这个张恒清楚,据说当年刘戊兵败身死。其家中老少自然被秋后算账,明正典刑。

但。恰好,彼时解忧主的父亲还只是一个在襁褓中的孩子,按照汉律,特别是太宗皇帝钦定的刑律,不管犯下了什么样的重罪,即便是诛三族,襁褓中的婴儿,有身孕的孕妇,不能杀。特别是婴儿,应以赦免。

而吴楚之乱平息之后,先帝孝景也需要一个表演的机会。

于是皇恩浩荡,解忧主的父亲被赦免,同时接进了长安抚养。

说是抚养,其实是软禁,反正逆贼之后,能饶得性命就不错了!

“解忧主出生之后,家境日渐交迫。只能勉强靠宗正接济生活,但解忧主从小就冰雪聪明,素有才智,不止是孤。便是父皇也是喜欢的!”刘据却似乎陷入了回忆:“及解忧主年长,更是出落的分外美丽,长安城许多公侯子弟都曾为之倾倒……”

刘据似乎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笑了一声道:“便是霍都尉,不现在应该称呼霍车骑也都曾追求过呢!”

八卦啊!张恒更有兴致了。

想不到霍光还有这么浪漫的一面。竟曾经主动追求过一个女子……

而且还是一个身份敏感的叛贼之后……

“但是……”刘据话锋一转:“解忧主却偏偏爱上了一个穷小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无须多言了。

后面的事情。张恒都知道了。

很显然一个穷小子跟一个落魄公主根本没有能力改变他们的命运,更无力扭转皇帝决定的事情。

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担负起了联络乌孙,渗透西域,断匈奴右臂的艰巨使命。

而那个穷小子,则在长安的官场起起伏伏,几经磨难,才终于出人头地,可一场忽如其来的变故,又将他困在匈奴数年。

直到现在……

他又要背负起使命,去见那个曾经挥泪分别的爱人。

毋庸置疑,那个穷小子想来就是方才离去的那位中郎将常惠了吧。

张恒对于汉代的历史两眼一抹黑,他不知道这个常惠跟解忧公主最后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是喜剧还是悲剧?仰或者是狗血剧?

张恒无从得知,只能在心中为他们祝福了。

“卿来找孤,可是有什么事情?”刘据从对过去的唏嘘中回过神来,问道:“这些天在太子宫中可还过的习惯?”

“正要跟殿下说此事……”张恒也想起了自己此来的目的,从怀中取出自己的那份辞表,拜道:“臣才疏学浅,不堪重则,恳请殿下放臣归家务农!”

“且臣妻有孕在身,臣觉得,这些日子还是陪伴在妻子身边比较好!”张恒说着这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同时一脸诚恳的看着刘据。

“先生这是何必呢?”刘据接过辞表一看。

在宫廷中生活了几十年,便是傻子也能从臣下的文章中看出问题了。

辞表上看似什么都没写,但其实却什么都写了。

张恒今年才十八岁多一点。

换了任何人,在这个年纪就在太子宫中做到了比六百石的洗马,恐怕没有几个不热血沸腾,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和事业的吧?

但,张恒却忽然之间提出辞表。

这里面若没有其他因素,打死刘据也不愿意相信。

想了想,刘据道:“先生说的也是在理,这样罢,孤准先生半年假,这半年时间先生回家好生陪陪夫人,只是孤若遇到了什么事情,先生当不吝相助!”

这个事情,刘据当然要去查,而且要查清楚。

至于张恒这边,先拖一拖,等把问题查清楚了,再来给张恒一个交代。

“这……”张恒颇有些犹豫,但刘据都这样说了,他不能不给刘据面子,于是道:“臣谢殿下厚爱!”(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作者_要离刺荆轲_其他书: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就是天道 我要做门阀 大宋帝王 我要做皇帝
相邻推荐: 从只狼归来后参加圣杯战争海贼之黑蚁大将海贼:恶魔大将黄金台玄幻之冰火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