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者:来自远方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诸天信条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霸体巫师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决战龙腾 攻约梁山

短短五日时间, 云中郡抓获的恶徒、贩僮商贾以及疑似间的僮奴超过百人。

郡城大牢人满为患, 狱吏和狱卒每日巡视牢房, 助周决曹提审人犯, 忙得脚打后脑勺。从第一批恶徒送来开始, 众人再难睡个好觉,数日忙碌下来,各个精疲力倦。

尤其是狱吏,在狱卒偷空打盹时, 他却不能歇,必须同文吏一起整理口供。日复一日, 神劳形瘁, 眼底布满血丝, 站着都能睡着。

赵嘉将一批恶徒送入城, 恰好遇到押送胡商的羌人。

因赵嘉常到胡市交易, 双方之间并不陌生, 彼此打过招呼,带队的野利首领告知赵嘉,市中新到一批匈奴马, 还有三十多头小马驹。

“县尉有意, 可遣人速来, 价格好商量。”

这话已经不是暗示, 几近于明示。

“多谢。”赵嘉颔首。

野利首领搓搓大手,笑道:“若是合县尉心意,能否多市些冰给我等?”

自入夏以来, 赵氏畜场就开始向外市冰,价格定得不高,薄利多销,照样赚得盆满钵盈。

最让人心动的是,入城出售的冰可以入口。看守摊位的少年亲自演示,用尖锥将冰块凿碎,浇上加蜜的果汤,再撒些果肉,滋味好,更能解暑。

太守府有储冰窖,只是存下的冰多不能入口。每当市冰的大车入城,旁人带着木碗和陶罐,诸位大佬直接用桶来装。

制冰的法子不难,赵信、赵破奴和卫青都已经学会。等圈中和地里的活干完,都会集中到清空的仓库,一边复习学来的兵法,一边取硝石制冰。随着需求日渐增多,为保证供应,村寨中的一些老人都来帮忙。

郡城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冰块最大的买家依旧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准确点说,是归降的羌部。

羌人见到能吃的冰块,可谓是如获至宝。不惜以数倍的价格市买,一车一车往营地里运。帐篷里放进大盆冰块,闷热很快被驱散,舒爽得几乎不想走出帐门。

生活在草原时,没有解暑的良策,遇到天气太热,壮年牧民还能扛住,体弱的孩童和老人必会遭上一场大罪。

几名部落首领曾随本部使臣到过长安,知晓汉人有采冰储存、夏季解暑的法子。奈何部落习惯逐水草而居,一年到头都在迁徙,又是住在帐篷里,别说不知道如何储冰,就算是知道,采集来的冰块也留不住。

归降汉朝之后,羌部的生活迅速得到改善。进入炎炎夏日,发现能在城内市到冰,而且不只能用来降温解热,还可以入口,羌部首领都是二话不说,开出数倍的价钱,就为能多买一些。

冰和粮食不同,无论价格高低,都不会对郡内产生多大影响。

羌人愿意给高价,乐意伸出脖子当肥羊,赵嘉自然没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只要不赖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别说一车,就是十车,照样供应得上。

不想一次薅秃羊毛,赵嘉才定下限额,规定每次开市,出售给羌人的冰块不超过三车。至于羌人内部如何分,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羌部中不乏有经济头脑的人。知晓畜场市冰的大车不会进胡市,硬是从买来的冰中分出部分,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远道而来的胡商。

一小碗冰就能换五张上等的兽皮,貌似很不可思议,可愿意被宰的肥羊却排成长队,能绕胡市整整一圈。

尝过其中的利润,野利首领做梦都想多分一些份额。

打听出赵嘉喜欢买马驹,他特地请乌桓人帮忙,联络上一支大月氏商队,要求对方运来一批好马和马驹,并且主动出面,使出浑身解数,帮赵嘉压低价格。

对方诚意十足,赵嘉投桃报李,答应多市一车冰,价格不能降低,不过可以赠送两罐野果汤。

野利首领大喜过望,一张带着刀疤的凶脸笑得见牙不见眼,好话不要钱一般往外倒。

太过直白的恭维,赵嘉难免有点尴尬,咳嗽一声,转过头,瞪了看好戏的屯长和队率几眼,示意队伍加快速度,尽速将恶徒押往囚牢。

将人交给周决曹后,赵嘉命郡兵返回军营,仅带一什骑兵前往太守府。

经过连日审讯,人犯的口供堆满半间书房。

王主簿亲自带人整理简牍,将恶徒、商贾和僮仆的供词进行对照,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摘出最重要的部分,重新抄录之后,送到魏太守面前,以备送往长安。

魏悦押送人犯回城不久,就被魏太守抓壮丁。赵嘉请见时,魏三公子已经埋首案头大半日,身边的简牍都堆了半人高。

“阿多回来了?”

魏尚坐在屏风前,神情稍显疲惫。王主簿和魏悦分坐左右,在赵嘉走进书房时,依旧落笔如飞,忙得头也不抬。

行礼之后,赵嘉跽坐到魏太守面前,上报抓捕恶徒的经过,并道出在村寨中的发现。

“未曾深掘,粗略估计,藏于地下的尸骨不下两百具。”

魏尚停下笔,命婢仆送上冰过的果汤,随后指向屏风右侧的大堆简牍,告知赵嘉,他报知的情况,在其他恶徒据点也有发现。简牍中所记载的,都是往年失踪的人口,以及多年未解的旧案。

“边陲之地,逢战乱匪盗,失踪之人不知凡几。本郡人尚有户籍可查,外郡人最为难寻。”

恶徒嗜杀成性,动手之前,根本不会去记自己杀的是谁。

时间长了,别说核对死去边民和商队的姓名籍贯,包括曾沆瀣一气的商贾,以及被收买驱使的无赖,他们照样记不清楚。

赵嘉翻开一卷木简,看着上面记载的姓名,眼前又浮现出累累白骨,思及其中大多是无辜边民,死后不知姓名,无法立碑入葬,不自觉攥紧手指,指关节用力得发白。

见赵嘉低头不语,神情有些不对,魏悦忽然停下笔,向魏尚告罪一声,取过赵嘉手中的木简,在他愣神时,拉着他走出书房。

房门合拢,发出一声轻响。

王主簿抬起头,看一眼两人离开的方向,又将目光移向魏太守。

“使君,赵郎君尚且年少。”

“我知。”魏尚无声叹息,拿起落在地上的木简。

“那为何……”

“知匈奴之恶,才可放下不必要的仁善。”魏尚卷起木简,重新放到屏风旁,沉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豺狼之辈,屠尽方能解除后患。阿多年少,性情过于温和,不入仕则罢,今已为县尉,性子不改一改,于他今后绝非好事。”

王主簿沉吟片刻,不得不同意魏太守之言。饮一口变温的果汤,道:“三公子所行是使君授意?”

“阿悦自己的主意。”魏太守轻笑一声,“两人一同长大,情谊甚厚,来日入朝也可互为助力。”

当初赵嘉离开太守府,魏悦冒了整整一个月的冷气,让习惯他笑脸的魏尚都吓了一跳。

虽然魏三公子很快恢复“正常”,但经历过这一变化,魏太守终于明白,自己这个从子,远非表面看起来的温和无害。

自那之后,魏尚抓紧对魏悦的教导,更是越过亲子,将他作为继承人培养。

身为魏尚的继承人,魏悦要扛起的不止于一家,而是魏氏全族。

做出这个决定,魏尚从不后悔。哪怕夫妻反目,次子久居长安,父子关系疏远,他也从不曾动摇。

景帝废临江王改立胶东王,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刘荣不缺才干,作为守成之君绰绰有余,甚至可以做得很好,但他缺少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剑指四方,挞伐强敌的锐利。

经过两代积累,汉朝已经具备同匈奴硬捍的实力。长安需要的不再是一名温和的君主,而是能横扫天下,开疆拓土的强硬帝王。

景帝清楚意识到,要铲除北边的强敌,他的继任者必须强横,甚至专横,就是不能温和。

所以,刘荣被废,刘彻成为太子,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魏尚也面对同样的选择。

在罢官赋闲的几年中,他见多人情冷暖,看到的东西远比在任时多得多。

如果长子没有战死,本该是能扛起魏氏的最佳人选。

可惜时光不能倒转。

然而,即便能够重来一次,魏尚也不会拦住儿子,不许他上战场。汉家儿郎本就当沙场立业,将敌人的头颅踩在脚下,用匈奴的尸骨和鲜血铺就晋身之路,虽死无悔!

次子不同于长子,才干不缺,性情却显得优柔寡断,该决不决,该断难断。魏尚试过教导,奈何收效甚微。

至此,魏尚必须承认,以次子的性格,能扛一家,却无法负上全族。

经过慎重考量,魏尚越过亲子,以从子魏悦为继承人。后者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从军不久就立下大功,新硎初发,展-露-出将相之器。

魏尚可以肯定,魏悦将来的成就必不在自己之下,甚至更会高出自己。

赵嘉是魏悦的玩伴,两人幼时结下情谊,如能继续加以稳固,将来踏入长安,就是旁人无法动摇的默契和根基。

身为太守属官多年,王主簿自然能猜出魏尚的打算。当下没有多言,饮尽碗中果汤,继续埋头案牍,争取在掌灯之前,将手边的供词全部梳理一遍。

书房外,赵嘉被魏悦一路拉着向前,穿过两条回廊,又穿过一扇院门,直至来到魏悦位于后院的书房,脚步方才停下。

“三公子?”赵嘉面露不解。

魏悦没出声,推开房门,大手按在赵嘉后背,几乎是将他推进屋内。

待屋门合拢,魏悦背靠木门,凝视赵嘉,脸上不见熟悉的笑容。

赵嘉脸上是一个大写的“懵”,嘴巴开合几次,始终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前的情形太过熟悉,记忆中,每遇到心情不好,他就会被魏悦带来书房。赵功曹战死的消息传来,他更是被魏悦抱在怀里,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脸上一片冰凉,双眼都被泪水蒙住。

第一次,赵嘉主动抱住魏悦;也是在那一次,赵嘉心中的某根弦开始松动。等意识到那根弦究竟代表什么,赵嘉已经搬出太守府,并开始刻意疏远自己的幼年玩伴。

“强敌之恶甚于阿多所想。今日之事,今后还将见得更多。”魏悦身体前倾,单手按住赵嘉的肩,手指用力,打破沉默。

“更多?”

“更多。”魏悦直起身,只是仍未收回放在赵嘉肩上的手。

想到匈奴南下之时,边地烽烟四起,边民朝不保夕;想到击破匪寨,挖掘出埋藏在地下的累累白骨;想到手持简牍,闷得透不过气来的感受,赵嘉眼底闪过一抹复杂。

“阿多可还记得我日前之言?”魏悦凝视赵嘉,一字一句道,“路有荆棘猛兽,当以刀斩箭击!”

字句入耳,犹如雷声轰鸣。

赵嘉闭上双眼,再睁开,复杂变作坚定,整个人犹如宝剑开刃,刹那间锋芒毕露,锐利慑人。

相邻推荐: 每天和傅少交换身体就像曾经交换过眼睛我为拉普拉斯妖和前任上恋爱综艺后我红了重生成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