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武陟县

作者:喵崽要吃草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我能升级万物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破灭虚空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诸天信条

当天晚上请了亲朋好友暖房, 第二天上午向刘氏跟赵悦阿茶三人带了家里准备的点心出门去拜访了一下附近的邻居。

住在附近的都是跟陈大人从五品侍讲学士品级差不多的, 可谁都知道这从六品县令的宅邸可是皇上御赐的。

这会儿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小小县令在北肃郡搞出多大的动静,这是明摆着未来皇帝宠臣啊,只要不性差踏错, 光凭着向南在北肃郡大山县所作所为,一辈子也能至少爬到四品往上。

更何况还有个陈大人这样的师傅, 可以说向南现如今也是不少人羡慕嫉妒的对象了。

陈大人虽然名义上还是从五品侍讲学士,可抵不住人家兼职多且跟皇上亲近啊, 这就让很多五品以上的大臣都要对陈大人客客气气的。

这年头, 虽然品级很重要,可在重要也比不过皇宠重要。

说到底他们的官职权利荣耀都是皇上给的,要是皇上不高兴了或者说因为有个更喜欢的臣子需要你挪位置, 那真是看着前面的坑也要含泪笑着往下跳, 好给皇上腾位置。

这就是遇见一权在手有能力君主的悲哀。

好在当今圣上上位十来年一直都挺明辨是非的,也没胡乱搞斗争把别人拉下来安插自己的人, 但凡你有能力, 哪怕是什么时候意见不合反驳了皇上,下一回你做得好做得对了皇上依旧会态度陈恳的夸奖你。

虽是得遇明君,可大家官场里混日子的,自然是更倾向于谨慎小心,对于上门拜访的向府女眷, 这些大人家里夫人们也是态度亲热温和的接待了。

知道他们是昨日刚到京城的还有夫人特意提起京城有哪些风俗又有哪些地方风景好哪家酒楼大厨手艺好。

向南这边则是跟陈大人商量好了阿泽念书的事儿,又提了狗二安顿之事,陈大人问过狗二自己的意思, 最后给了狗二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做衙役,这个他还是能安排的。

另一个就是入京城京畿营入伍当兵,这个也好办,文有陈大人钟大人,武有周子才家里那份关系,狗二只要真有本事,以后肯定是能混出点名堂来。

陈大人也知道向南准备将孩子以及向刘氏留在京城的打算,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照顾好向府留下的人。

向南这往吴越郡一来一回已经浪费了四十多日,接了向刘氏他们入京之后也就停留了两日,都没时间替阿泽找好夫子就不得不赶紧又收拾行囊。

向南带着赵悦告别哭得跟泪人似的家人孩子,忍痛离开京城,又坐上南下官船,蓝天卫江大树以及四位护卫随同。

赵悦虽然性子坚毅不比一般女子,可到底是第一回跟孩子们分别,每每回想笑笑边哭边要扑过来抱她的模样,心里顿如刀绞。

阿泽虽然目中含泪,却尽量劝慰着妹妹,可正是因为这份懂事,叫赵悦想起来又是在夜里哭了两回。

这还是向南第一次见到赵悦哭,向南没办法,自己心里也痛啊,抱着媳妇儿吻着赵悦的额头轻声安抚,心里下定决心定然要努力快些将皇上需要他做的事做完。

到时候他就留在京城里哪怕做个闲差,好歹也能叫一家人团聚,再不受这等离别之苦。

有向南好生劝慰安抚着,赵悦第三天里才稍稍缓过来,瞧见向南沉寂的眼神也是一阵心疼。

她家男人最是像小孩子一般性子跳脱思维简单,可因着经历太多,眼神都变得沉稳了这许多。

别人或许会欣慰与他的成长,可赵悦却看得心疼。

这种事却是没人能劝的,也是一个人成长途中不可避免的,赵悦只能去寻摸些新鲜的河虾鲜鱼烹饪美味,美食总归能让人稍稍心情放松些。

另外赵悦也注意着不再露出伤感,两夫妻一开始还不习惯没有孩子在身边,一路等到在船上过了十几天,这才渐渐不再习惯性的去找孩子了。

有时候孩子离开大人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也是大人的成长。

向南这回有了之前三年北肃郡大山县县令的工作经验,这回倒是不至于到了东云郡才临时花费半个来月了解当地。

也是向南现在手上有人用了,特别是张寒跟郑浪,两人世家出身,向南只交代二人收集东云郡武陟县的资料,二人上船后就将齐整的资料奉了上来,里面甚至还有武陟县近十年几任县令在任期间的所有事。

因着跟了向南一年多,两人还将武陟县农作耕地气候降雨少数民族分部等都给囊括在了资料里,倒是叫向南省事多了。

上船后的第六日,卫江突然找上了向南,支开了大树跟蓝天,趁着向南周围没人的时候问了向南一个让他十分吃惊的问题。

“大人,您的妹夫做衙头以前可还做了什么别的?”

向南不明白卫江怎的突然关注起狗二,不过向南对卫江还是很信任的,毕竟三年相处,到最后卫江还为了他离开故乡辞去衙头之职,因此沉吟片刻将狗二的事都给简单说了一遍。

卫江却是皱了皱眉,“大人,您妹夫手上怕是沾过不止一条人命,若是当混混儿时沾上的也不可能最后能够平安无事。”

且泽陂县那么小个地方,若真是出了什么人命,怕是也不可能就安安静静什么响动都没有。

狗二手上沾了人命,还不止一条?向南顿时一惊,从矮桌后站了起来,背着手皱眉踱步琢磨片刻,还是不敢相信的回头反问卫江,“老卫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这妹夫虽然以前人是混了点,可性子良善,对我妹妹也是再好不过了,应该不会......”

向南突然想到狗二去北边互市那一回,回来的时候一身狼狈,可却带了一麻袋的值钱玩意儿,该不会那回狗二在路上遇见土匪或者反水镖师的时候并不是寻机躲开了,而是动了手吧?

向南想到这里眉头皱得更紧,虽然那事儿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可这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不定什么时候狗二这事儿就被人翻出来了。

到时候若是毫无准备,怕是会被有心人利用,狗二到时候也脱不开身。

向南心里想着事,卫江那里肯定的回道,“属下在边关上阵杀敌也有七八年,看一个人手上有没有人命还是不会走眼的,若是大人这位妹夫性子可靠,这等事还是要提前知晓,也好提前处理好,免得以后多生事端。”

若是这人有意欺骗向南,卫江也是怕大人现在将孩子老母都留在京城,又跟那样不知根底的人住在一起,万一那人起了黑心,趁着大人不在京里做了什么,卫江就怕以后大人后悔莫及。

先时卫江第一眼见到狗二就看出点问题,可那时候时间紧迫,卫江也要听从吩咐替向南办事,后来也是这几天上了船趁机跟刘通金常私底下互相说了这个事儿。

刘通跟金常也是战场上下来的,可当时因着已经见过卫江,脑袋里也没多想,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想到这上面。

卫江确定不止自己一个人有这种感觉,这才决定来跟向南禀报,哪怕最后向南误会他是故意说妹夫坏话而生出嫌隙,卫江也半点不后悔。

总归他现在是天大地大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即便是大人不愿意留他,到时候他随便去交钱领了猎户牌四处浪迹或打猎为生或抓匪领赏金也能过活,左右也就糊弄一张嘴一个肚皮的事儿。

向南倒是没多想,卫江能够这样直接跟他说向南挺感激的,毕竟这种事若是没人说他是再也不可能想到的。

或许赵悦是因为没有上过战场没有杀过人,对于这方面并没有察觉到,反倒是卫江察觉了且选择了跟他坦言此事。

“行,老卫,今儿这事我要谢谢你,要不然我肯定是没办法知道的,不过我还是相信易重,毕竟他这么多年所作所为做不得假,我这就给他修书一封问个明白。”

卫江张口欲言,向南笑着拍了拍卫江的肩膀,“放心吧,我还没那么笨,你的担心我也知道,我会先跟师傅那里去一封信,易重这封信会晚一点送到易重手里。”

若是到时候狗二真有异动,提前接到向南书信做好防备的陈大人也好及时发现并保护好家里的人。

虽然相信狗二,可事关人命,还是谨慎些为妙。

卫江这才放心了,笑着拱手道,“大人如今做事越发谨慎细致,属下这就放心了。”

卫江虽然现在跟在向南身边无官无职的,可还是习惯了自称属下,向南倒是叫卫江把他当朋友直呼名讳,可卫江这方面却是保守死板得很,认定了向南是他的大人,平时相处里也是半点不肯怠慢失礼的。

若不是因为向南以前就习惯了叫宋县丞章文书米教谕为老宋老章老米,再加上他现在确实没什么职务可以用作称呼,便是向南叫他“老卫”他也是不愿意受的。

有时候向南都感慨,卫江明明就是个武夫,可偏偏比一些个读书人都还要古板守礼。

向南既然说了要写信,船只在下一个渡口靠岸的时候向南就派大树跟蓝天一起下船往京城寄了一封书信,等到一天后船只在下一个渡口靠岸,向南又派二人寄出一封书信。

大树跟蓝天虽然不明白为啥这两封信都是寄回京城的怎的没有一起寄回去,不过想想说不定是昨日没想到,今日突然想到要给家里人写家信也很正常,因为二人也没多想,高兴的下船寄了书信,在地上溜达了一会儿又按照夫人的吩咐买了许多新鲜蔬菜肉食上船。

这会儿赵悦跟向南出来,反而是赵悦身边没个伺候的人,向南这里好歹还有许多人,偏赵悦那里连个丫鬟婆子都没有。

向南原本也想着给赵悦配两个丫鬟婆子的,可惜赵悦却说身边戴着丫鬟婆子反而行事束手束脚的。

等到水路行了一半,赵悦干脆就直接舍弃女子裙衫做男装打扮,腰间挂着佩刀,背后背着箭筒臂上挽着黑弓,看着洒脱又帅气。

官船上上上下下同行的好些个丫鬟小姐都对这样打扮的赵悦频频侧目探首,甚至还有大胆的丫鬟在甲板上遇见了跑上来找赵悦搭讪的,叫向南吃了好几缸醋。

而后就故意找了事儿让赵悦帮他忙活,将人拘在船舱里这才舒坦了。

东云郡也属于丘陵地带,依旧是多山,可比起北肃郡,东云郡更加湿热,几乎一年都没有冬天的,春夏秋更明显,植被覆盖率高得可怕。

也正因为湿热与密林,导致深山里甚至还有瘴气,普通人轻易不敢进。

东云郡最叫人头疼的不是百姓贫苦,反而是民族不合,似向南被分到的武陟县,那里就是苗人占百分之四十,汉人占百分之四十,另外百分之二十的则是世代居住在深山里根本就没出来过的别的其他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此时还以寨子聚居,不受山下县城里衙门管束,便是税收也只是每年没个寨子下来几个汉子闷不吭声的交到县衙去,其他时候很少见到人,可以说虽然大家都是大业百姓,却又泾渭分明。

皇上对这个倒是不着急,反正他们也都是普通百姓,求的也不过是抱团好好过日子,为了对他们少数民族表示宽待,朝廷甚至有简单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比如说苛捐杂税徭役这些,只收他们占据山林的税以及少许耕地税。

这无疑让少数民族更加放松警惕,可同时却也让他们更容易继续抱团生活,不跟外界接触融合。

皇上派向南过来,也不过是想让向南试试当年他在院试文章里洋洋洒洒写的那些个设想罢了。当然,还有一点是皇上觉得向南这人很特别,用俗气一点的话来说的话,就是这人运气好,跟上天亲儿子似的,总能遇见好事儿。

这种事能说是运气,也能说是人格魅力,这是很难解释的现象。向南倒是没感觉到,反正就是觉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遇见困难了就想办法解决,想不出办法那就果断求助,总不能活人被尿给憋死了。

向南自然不知道这世上还真挺多人被憋死的,毕竟没谁能有他这么坦然的跟人说这事儿我不行得求人帮忙。

东云郡倒是多河流,便是山上也很多自然形成的湖泊,向南他们一路乘船直抵东云郡郡城,然后向南将赵悦他们安顿在驿站,自己拿了书信公函前去拜见东云郡的太守。

一如往常,这位太守哪怕不是皇上的人,可也已经被皇上打过招呼了。

虽然这老头见了向南不怎么热情,可面上还是过得去,只说以后有困难就找他帮忙。

不过这位廖太守小眼睛浅眉毛肉下巴身形似个倒三角,下小上肥站直了似圆锥,向南想了想,嘴上客套的应了,心里却决定以后有事儿还是多走几步路往别处求助算了。

这人看着年纪约莫五十多岁,也不是个严谨内敛有志向的,向南看见廖太守第一眼居然觉得像是看见了死守岗位然后睁只眼闭只眼就等着顺利退休养老的公职人员。

不过不是爱折腾下属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向南也慢慢知道了自己当初在北肃郡能那般轻松还是多亏了付太守。

因着这个,向南还在皇上面前狠夸了付太守两回,真心实意的觉得付太守人真好,对皇上的命令执行得简直不能更好了,还夸皇上那眼神忒好,一瞧一个准,比伯乐相千里马还厉害。

这毫不文雅的夸赞愣是夸得皇上心情舒畅了大半个月,见到回京述职的付太守也是心情不错,直接将人往江南调了。

江南哪怕是个小县令也是个肥差,付太守能调任江南田苏郡做一把手,已经可堪未来官途之光明。

江南地区两郡郡守就有点类似于现代上海市长的位置了,坐了这个位置的人不说每一个都能入中央,可却已经算是中央的预备役了,大家都心知肚明。

向南这边跟廖太守不咸不淡的客套一番,等廖太守打着呵欠端茶送客的时候向南就恭敬的告辞,不似当初在付太守那里多有逗留。

赴任之时第一站要拜访太守也就是一个流程,向南从太守府这边出来就直奔驿站,这会儿已经是傍晚,向南一行人干脆就在驿站歇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掐算着城门打开的时候,一行人匆匆上马赶往武陟县。

这回因着主要走的是水路,他们都没带马车,行囊也一切从简,毕竟没了孩子,又只有赵悦一个并不在乎繁琐细节的女子。

当初离京的时候向南就直接将当初从大山县带回来的几匹马给一起带到了船上,另外给卫江蓝天重新配了马匹,反而将朝廷给他重新分配的乌棚马车留在了向府。

以后向刘氏他们出门坐那辆马车,京城里稍微消息灵通一点的人也不敢轻易招惹。

张寒郑浪虽然是世家子弟,一匹好马还是有的,不过两人还是用的当初大山县配的一般马匹,跟大家都一样。

做人属下就要有做属下的样子,张寒跟郑浪之所以能被皇上选中派去保护向南,第一就是因为这两人的品行。

二来也算是给向南跟那些世家搭桥拉线,既是让向南跟世家关系稍稍和缓,让世家对向南做出的改变别太紧张,让他们明白,向南做这些对他们也是有益的,眼光放长远些,别动些什么歪脑筋。

同时也是让世家也有两个亲眼看着这些发展变化的人,这些世家最是守旧不愿改变,若是叫他们自己内部的年轻人积极支持改变,以后世家被这一代年轻人掌控了,世家的思想态度也能缓慢转变。

可以说皇上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未来的巨变做准备。

一行人骑着马快马加鞭,自然赶路也迅速,武陟县距离郡城约莫三天的路程,走的是官道,还算平坦好走,没有什么悬崖路或是吊桥悬空索道。

武陟县有数条山上留下来的溪水融汇成一条缓缓流动的河,喝水往西边走,是条内陆河,向南他们踩着清晨的阳光踏入县城城门,城门口已经有几人束手而待。

见到向南,为首那脸长下巴方的中年男人还从怀里掏出一卷画纸眯着眼睛瞅了瞅,似乎是确定了向南的身份,顿时脸上扯出谄媚的笑,躬身弯腰迎上来朝马背上的向南行礼。

“这位可是这个月就要来赴任的向大人么?属下是武陟县县丞壬郝。”

向南没想到武陟县县衙居然消息这般灵通,也不知在这里等了多久了。

不过如何,向南自是当即下了马,笑着拱手朝在场六人道了声辛苦,“各位客气了,怎的这般早就在县城门口这里等着了?”

见向南应了,壬县丞态度更是殷勤了几分,连忙侧身给向南介绍身后跟着的五人,分别是胖矮冬瓜似的\福\文书,中年地中海李大茂李账房,年轻三角眼闻武闻衙头,中年瘦高个棺材脸恭依莱恭依教谕。

另外还有一个笑得憨厚的中年男人,壬县丞介绍说是本地有名的善人老爷连昌盛连员外。

向南心里多注意了一下明显不是汉人姓氏的恭依教谕,至于看着像是憨厚人的连员外为何会被壬县丞带来迎接他,向南此时也没多说什么,只照平常舒展眉头笑得疏朗,拍着壬县丞的肩膀道了两声“辛苦了”。

昨晚向南他们是宿在荒山野外的,今儿早上趁早赶路,此时向南只流露出些许倦意,壬县丞就十分上道的连忙请向南他们一行人赶紧回县衙好好休整一番。

“大人放心,县衙里后衙属下已经早就安排人晒好了被褥烧上了热水,大人跟给位兄弟到了地儿就能好好洗洗丰城睡一觉,等到晚上咱们大家再好好聚一聚也不迟。”

壬县丞说罢嘿嘿笑得谄媚的去看向南的脸色,向南舒展了眉头嘴角,壬县丞就知道自己拍对了马屁,连忙笑着跟个下人似的替大家引路,一点没觉得掉了身价。

开玩笑,壬县丞可是花了大价钱打听来的消息,说是这位新来的向大人可是深得皇宠,要是能够在这三年里好好给大人卖命效力,到时候少不了他的好处。

不过壬县丞一边给大家引路,一边暗暗用眼角余光瞟了好几眼向南身后的那行人,居然看来看去也没看见新任大人的夫人。

这不对啊,不是说大人带了夫人赴任么?怎的没见半个女子?难不成是大人先赶了过来,夫人随后才到?

壬县丞心里心思百转,想着今晚说不得能叫自己妹子去谈一谈,说不定就能趁着夫人还没到这里就能入了大人后院也说不准。

到时候他就成了大人的大舅子,那可比三年忠心耿耿卖命抱大腿更来得牢靠,听说大人后院只有一位嫉妒成性且十分厉害的母老虎夫人,说不得大人早就有了别的心思,只是没寻到机会呢。

壬县丞想东想西,面上却是依旧谄媚又讨好,一路将人带着去了县衙。

武陟县说不上是个多大的县城,不过至少比当初的大山县大两倍左右,比之泽陂县也要稍稍大一点,不过县城里的人并不算多。

道路倒是整齐干净,街道两边的商铺也开着门隐隐约约有些个客人在里面,沿街也有叫卖的菜农小贩卖货郎等等,瞧着也是一派平安繁华的县城模样,要知道现在也才早上。

“咱们武陟县两日一小集,五日一大集,每逢大集市街道上都是挤挤挨挨的,摆摊的小贩都要从县城门口摆到衙门口那边去。”

壬县丞路上简单介绍着,鼓吹着武陟县县丞的平安繁荣,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脸上自是欣慰的模样,心里信没信只有他自己知道。

等到一路骑着马跟着壬县丞到了县衙门口,向南先下马,回头习惯性的去瞧赵悦,看见赵悦要下马,连忙上前伸手虚扶了一把,而后自然而然的将赵悦的腰刀整理了一下,拉着赵悦低声说话。

一边的壬县丞却是眼睛一鼓,心里一个咯噔,发现自己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大人爱慕男色,这种事居然也不遮掩一下,就这样坦坦荡荡真的好么?难不成京城那边最近流行这个?

要不然怎的大人那几个随从一个个满脸淡定好似已经司空见惯?

相邻推荐: 皇上,本宫很会撩逃妃:皇上,我要休了你一等宫女:皇上太腹黑皇上,将军又在爬墙了魅宠太后:皇上我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