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十一章

作者:呵气成霜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信条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1971年3月, 北京

南方繁花渌水时。

北京的冬天才刚刚松动, 仿佛一夜之间,毛白杨高高的树枝上挂满灰绿的柔荑花序。

这里的毛白杨多是雄树,花时的每天清早, 树下都落下厚厚一层雄花花序, 发出浓郁的青馥气味,踩上去沙沙有声, 十分柔软。

毛白杨高大、美丽,树干上密布星星一样的花纹, 是北京最常见的行道树之一。

在明朗洁净的晴天,映照着阳光与高远的蓝天,也是很好看的。

十八岁的李君岚, 穿着一套半成新的灰色列宁装,是她自己做出来的, 裤子不肥大, 上衣却颇长,好在她是高个子, 约有一米六八的身高, 穿着一双半成新的手工皮鞋,踩着一辆女士自行车从市府大院出来, 向北京机械厂的方向骑去。

路过一个四通八达的北京小胡同时,路边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没有帅得惊天动地,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看着冷淡又矜贵,当漆黑的眼珠子直视着你,不容拒绝,还有他很高,和他说话要仰起头,站得近了,交流久了,脖子会疼。

当他听到自行车的响声时,转过头,面无表情,眼中是纯粹的冷意,可当他看清了来人,就好像是冰雪消融般,春暖花开般。

李君岚见了他,高兴的将自行车路过他身边时一停,也没有多说话,只是将车蓝里的饭盒取了给他,又将他手里的空饭盒一收,放回了车蓝。

这一交接,只有眼神偶尔交流一下,没有说话。

接着她一蹬自行车,就是两米之外。

“路上小心。”成熟男人忍不住出声提醒一句,如果不是他目前情况不大好,他哪只是嘴上说说。

“知道,知道。你也快些上班。迟到又是事。”李君岚拐弯时,一回眸,留下一句,就消失在男人的眼前。

对,上班,李君岚她是1970年的初中毕业生,就是去年的毕业生,同年就被父亲安排进了厂。

李君岚在家里蹲了一年后,社会上开始了‘破四旧’,全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学生们开始了停课闹革、命。

李父本就是市委宣传部的干部,如今更是红线上的大红人,李母在妇联反而开始不吱声,对小闺女蹲着家里睡觉也是十分支持。

而李君岚也不再心系于那些即将受破旧古董文物,不再孜孜不倦的去保护,她储物空间里已经堆放着不少。

心态有所变化,没有灵气之物,她已经不是那么稀罕了。

就这样子,李君岚在家里呆了近两年。

1967年10月14日,这个日子,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那天,中gong中yang、国wu院、中yangjun委、‘中yangwe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

此前一年有余,国家‘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所有学校的招生和课程运行均陷于停顿状态,处在所谓‘停课闹革、命’时期。

这个通知发布后,自11月起,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

李君岚便成了初一的新生。

复课后,北京市实行的学制是小学六年(1974年以后改为五年,当年该上六年级的同学‘戴帽’在原来的小学读初一课程,次年转入各个中学与前一级同学同步),初中三年(1971年以后逐步恢复高中),高中两年。

之前的初一、初二、初三生,在复课后没上几天课,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后来响应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

被陆续发到陕西、山西、云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和农村落户。

少数人参军,只有极少人因各种原因或借口‘幸存’了下来。

只有70届毕业生是最幸运的,除了走后门和前门自愿参军的,被一刀切,留在了北京的工厂里。

而李君岚恰恰是70届毕业生(初中毕业生)。

当然她是可以再等一年,1971年起陆续恢复了高中。

71、72两届初中毕业生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分别为1/10,1/5)成了‘时代骄子’,被选拔升入高中,多数人直接就业。

但,李君岚是知道的,上了高中的同学们,毕业后也大拨发到郊区农村插队。

可李君岚她直接参加了工作。

李父将她送进了北京一家大型机械厂,当了办公室行政办事员。

这个时期,行政工资大多不如一线工人,但比较合适李君岚,她懒散,爱过清闲的日子。

如果不上班,会被街道办事处的大妈大娘教育,还有可能送去下乡,不然她还真不想上班呢。

当她对着李母撒娇说不想上班时,李母拍着她的手背,笑眯眯地说:“可以啊,你那刘叔叔家的明明与你同年,要不要处一处?”

“这个啊,那个啊,还是去上班吧,妇女顶半边天。”李君岚脸不红气不喘的开始转变主意。

这一回,她不想早婚,如果可能她还想不婚呢。找的另一半,如果太积极向上,当个贤内助也挺不容易的。好像有点心理阴影。

什么心理阴影?

全部是假的,李君岚上班不过两个月,就与一个留洋回国的大龄青年看对了眼。

谢中华,1940年出生,他不是资本家或是地主的狗崽子,他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儿子,他上头四个姐姐,分别被取名为初春、初夏、初秋、初冬。

家里双职工,他上学早,是跟着大他三岁的四姐姐一同入学。

1957年下半年就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接着被送去了苏联留学,毕业后他又去了欧洲游学,直到1963年才回家。

他比较倒霉,回家的时间比较敏感,国内与苏联关系过了蜜月期,进入不大融洽的时期——

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利用职务之便;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

本来,以谢中华的学历与知识完全可以进中国研究所,可以参与原子、弹的研究,可惜,就是这一层关系,他被安排进了一家机械厂,还是顶了他父亲的班,还不如李君岚这个初中生呢。

从1963年到1971年,他没有被隔、离,没有被下放牛棚,没有被送去干校改造,其一是他的技术无可替代,其二是他父亲与厂长是师徒关系。

当然,任务下来了,厂里也会拉他出来批一批,但大多数是文斗,不会狠斗、武斗。

但是,谢中华还是受到了伤害和打击,运动一开始,他就受到了冷待,与他正处的好好的对象立马翻脸,还有他那四位一直待他比自己还好的姐姐,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全部与他划清了界线。

又在父母因为他本人受到审查时,主动离开了家,搬到了机械厂的库房里睡觉,与父母亲划清界限。

父母亲都退休了,快六十岁了,他真的怕他们受到伤害。只有他离开了家,四个姐姐会回娘家照顾家里,不看别的,也得看在钱的份上,父母亲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加一块有两百左右呢。

李君岚踩着自行车约一个小时才到了机械厂,她与厂门口的大叔打了声招呼,将自行车停到了停厂棚,并上了锁,将车蓝前的空饭盒收入军绿色的挎包。

刚刚她给谢中华的饭盒里头有一个鸡蛋、两个大肉包子、两颗糖和一包烟。

谢中华的工资是足额发放的,可是票据是比旁人少一些,比如说鸡蛋票、肉票、糖票、烟票、棉花票什么的,一定没他的。

如今,他是将为数不多的粮票全给了厂家大食堂,又将全部的工资给了她,她则负责给他加餐。

李君岚与谢中华的关系是从郊区黑市开始的。

去年金秋,她去逛黑市时,被眼尖的谢中华瞧见了,在厂里就被拦了,一开始只是与她用钱换粮票,然后接触多了,就这样子直接一人给工资,一人负责好吃的。

谢中华是个吃货,他为了一点点好吃的,对李君岚释放着成熟男人的魅力。

谢中华成功了。

李君岚经过数月的考虑,在同龄工人与同龄军人以及大龄谢中华之间,她选择了他。

只有谢中华的睿智与谈吐吸引了她。

前不久,李母问她要不要去相看相看某某谁时,李君岚说:“妈,我有对象了,你就别忙活了吧。”

“谁?”李母盯着她,逼问。

“不敢说呢。”李君岚开始卖关子,也是真的不敢说,可以只谈地下情,目前不必公开的啦,对父母亲也许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说吧,不骂你。”李母放柔了声音,哄道。

“真的?”李君岚不信。

“嗯。”李母笑着点头。

“一个留洋回国的男人。”李君岚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那人字直接低不可闻。

“黑五类?”李母板着脸,严肃问。

李君岚点头。

“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上个月。”李君岚将时间缩短一些,想想还是说:“妈,你别生气,你说不行,我马上去断了。”

“哼。”李母觉得被小闺女逗乐了,不高兴的起身进了房。

李君岚耸肩,将这事放到一边,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事,谈地下情挺不错的拉,就是想亲热一下,不怎么方便,跟地下、党接头一样。

就像上周,他们急急的接了两次吻,就匆匆分开。

不过,是真的刺激,地下情的感觉十分新鲜有趣。

李君岚觉得还可以玩两年,两年之后,父母亲也该退下来吧。

急流勇退啦。

相邻推荐: 从不剧透的诸天万界聊天群穿入仙武升仙兵王归来修真界唯一锦鲤长生种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寒门仙贵重生都市写轮眼异世之召唤亿万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