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十七章

作者:呵气成霜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信条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1972年, 春, 北京

这天下班,穿着灰色风衣,梳着两条短辫, 修长细白的脖子间系上正红色大丝巾的李君岚脚步轻快的出了办公室。

去停车棚推自行车时, 见小学同学卫建红用她那大屁、股占着她女士自行车的后座。

“老同学,你来啦?”卫建红撩起眼皮, 懒懒的唤了声。

她是典型的北京姑娘,长胳膊、长腿, 大‘屁’股、大‘胸’脯,唇红齿白,长得美艳。

听说有满人血统。

“嗨, 卫建红,你等我吗?”李君岚挑眉, 两人虽是小学六年的同学, 可是两人向来是爱攀比的关系。

卫建红可不是70届的毕业生,她68届, 那一届毕业生不是去兵团便是下乡插队的, 可是她幸存下来,可见卫家还是有点能耐。

“嗯, 走吧,跟你商量个事呗。”卫建红抬头,似笑非笑的盯了一眼她,才道。

“成, 你的车子呢?”李君岚见她还不想挪动一下,便提醒一声。

卫建红翻了个白眼,才道:“你对老同学这般不上心啊?我对你可是关心的很。”她是1969年初进的厂子,去年分得了一个20平方的单人间,除了周末,平常都住在宿舍里。

“可我骑车不会带人啊。”李君岚瞧了瞧这小学同学的身段,不想累着自个儿,直言道。

“走啊,就是寻个没人的空地,与你商量个事儿。”卫建红起身,带头向前走。

李君岚也不上车,就推着自行车,跟上。

约莫十来分钟,到了一处空旷地,卫建红停了脚步,轻声道:“今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名额你别与我争,行不?”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取消了全国高考,直到1970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后来人们把这些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我不与你争,你也不一定能有名额啊?”李君岚奇道。机械厂领导可不少呢,每个厂子分到的工农兵大学生名额又没几个。

“这个你别管,你只说能不能让?”卫建红斜眼瞧她,她手里有李君岚的把柄。

今年她志在必得。

70年那一届,她还是厂里的新人,摸不清情况,没有走通后门,最后几个名额被领导子女瓜分掉;去年又没有招生;今年她早早就打听到了招生消息。

放眼厂里,也只有李君岚的背景与她不相上下。

可,上天助她,去年十月份,她与对象去香山看枫叶时,看到了李君岚与谢师傅一同在爬山,当时她特别后悔自己手里的相机没了胶卷。

“让让让,就让一回,明年就不让了。”李君岚笑道。明年,便是1973年,是文、革十年中唯一的一次高考。

“算你识相。”言罢,卫建红一扭腰肢,就往回走。

李君岚见她离开,便收了笑,骑上自行车便离开。

这样有恃无恐的说让,自然是握了她的短处,而她唯一的短处便是谢中华。夜路走多了,总有遇到鬼,这只鬼很能沉得住气。

这天之后,有一回吃晚饭时,李父也跟李君岚说起工农兵大学生名额之事。

李父说:“要个名额,去大学里进修一下。”

李君岚先摇头,吞了嘴里的饭,才解释道:“……从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有初中文化的,有小学文化的,上了大学后一下被派往农村‘学农’,一下安排到部队‘学军’,还要深入到厂区‘学工’……老爸,还是我这样子呆在办公室最舒服。”当然,这些是借口,让李父花人情,还不如再等一年,明年高考,只要政审过关,就可以参加高考。

“你啊你,总是有那么多歪理,再给你一年时间,明年一定要去。”李父虎着脸道。

李君岚笑笑就埋头接着吃饭。

后来,谢中华对她不去争取工农兵大学生名额也说了她。

“我有你这个老师,不比上那什么大学强。”李君岚在他耳边轻笑,踮起脚亲了亲他的下巴。

谢中华俯下身,亲着那张甜嘴儿,四片唇瓣儿贴在一处,纠成团。

李君岚攀着他的肩膀,任凭男人亲吻。

吻罢,谢中华在她的耳边说了句真心话:“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是我国高教之树上的一朵‘另类之花’,它悖常理、常规而开放,其寿命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不知卫建红是如何运作的,是走前门还是走后门,总之她成功了。

名额公布下来时,已经到了夏天,北京的夏天是多变的季节!

前几日,空中下起蒙蒙细雨,雨滴如子弹般从天上扫射下来,落在草地上,小草吮吸着甘甜的雨水,让本来有气无力的草重新抬起了头。

这似乎又来到了春天。

那天,卫建红特特过来与李君岚说了句:“虽然从小就不喜欢你,不过你也不必与那种人谈对象……别太堕落了……”

李君岚笑而不言,在她说完话转身要走时,说了句:“卫建红,恭喜你。”

“在学校等你,明年你得跟上了。”卫建红扬起下巴,笑道。

可在这几天,天气又暖和起来。

烈日将整个北京城近受眼底,走在路上的行人头上,挤满了汗珠。

北京的天气变化多端,景物也是变化的。

到了九月份,李君岚送给带着大红花的卫建红一支英雄牌钢笔。

之后,卫建红还给寄了两封信,直言说大学没有想象里的好,有的同学只有小学毕业,听不懂课,记不了课堂笔记。

李君岚看过就烧了信件,也没有回信,卫建红也没有接着给她寄信报怨上学累、上学苦。

1973年,年初

有一回,刘父让她多看看初中课本,说:“……各地招生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走后门’现象,有些地区和单位情况比较严重,有干部滥用职权,违反招生规定‘走后门’……今年可能要改革。”

刘君岚点头应下了。

某位领导的复出,他开始了‘拨乱反正’的先期步骤,其中一个举措就是推行1973年的大学入学‘高考’。

其实,当时的措施是很温和缓慢的,除了原来的那些‘标准’,也就是——工农兵群众推荐,领导审批,‘政审’,体检合格,另外必须具备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

于是,导致了73年出台的‘高考’。

1973年6月份大学招生工作开始时,机械厂宣传墙上贴着招生通知,列出了各个学校招生专业和人数,很详细。

这一回给到了机械厂二十几个名额,不必李君岚开口,自然而然有名额摊到她头上,行政部大姐还让她请假回家复习。

李君岚没有拒绝她的好意,谢中华也写信寄到她家里,让她用心一些。

在家里呆了一个月,到了7月份,李君岚的考场是在北京四中。

第一天考数学。

李君岚认真审了所有题目,数学题必答部分是初中数学的一般代数几何,立体解析几何还是作为选答题。

考试时间还有一半,她选择做一半题目,空了一半题目,在考六十分与五十分之间,她保守的选择了五十分。

出了考场,父母亲请了假在校门口等着她,他们默契的没有问考得如何,只问她:“小岚,告诉爸爸,想吃什么?”

“想睡觉。”李君岚扶着李父的腰背,坐上了自行车后座。

“行,等全部考完,告诉爸爸想要什么?”李父慈爱地笑道。

第二天考语文和作文,考题和试卷发下后,作文的题目是根据当时的政治批判运动,写一篇文章,说白了,就是一篇‘批判稿’。

自从72年全国上下公开批判了林、彪,林、立果的‘571工程纪要’。

73年报刊广播没日没夜的批判唯心主义的先验记论,唯生产力论等等。

这一回,这个分数不好把控,她只是将广播的内容抄录一遍。

第三天的化理,她思来想去将分数控制在三十分。

三天高考结束后,她便一脸平静的回了机械厂,同事问她考得如何?她只笑。

只有谢中华私下问她,她才说:“考得不好。”

谢中华搂着她,安慰道:“你还小,明年再考。”他是了解这场活动里,学校的教学情况,也不怪学生考不好。

可,一下月后,由人民日报的‘一张发人深省的答卷’开头,讲述发生在辽宁省知青考生张铁生交白卷的事——

据说,知青张铁生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只会做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他却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

得了‘白卷英雄’一称。

……李父与谢中华默契地没有在李君岚前面再提高考之事。

这件事把73年的大学招生工作推迟了近一个月。

‘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出现也影响了1973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被录取者多是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

也导致了73年和其后几年,直到77年底正规高考为止,全国大学产生众多低质量的‘工农兵大学生’。

机械厂二十几名的考生,被录取了一半,李君岚也在其中,还是北京大学,李父是为她高兴的,而谢中华是哭笑不得,最后亲着她的额头,道:“在学校好好学。”

相邻推荐: 从不剧透的诸天万界聊天群穿入仙武升仙兵王归来修真界唯一锦鲤长生种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寒门仙贵重生都市写轮眼异世之召唤亿万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