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一章

作者:呵气成霜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信条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1968年, 冬, 北方小县城

付家跟另外三家挤在一个四和院里头,付家住着位置最差的门房,谁让付爸爸只是个农村招来的下井矿工, 付妈妈只是个丫头出身的筛工呢。

付家住的不到五十平, 却被付妈妈带着几个闺女收拾的干干净净,四户人家只有一个自来水管子。

为了节省空间, 几户人家不约而同的将灶台搭在外边,房檐跟前加了石棉瓦, 将不大的天井分瓜的只剩下拉几根晾衣绳的空间,进出时,得格外小心, 不能弄脏了干净衣裳。

付爸爸在这个年头算是晚婚的代表,他是家里的老大, 是由寡妇娘拉扯大的, 下头还有一个小他七岁的弟弟,解放前矿厂来村上招苦工。

十六岁的他什么也没带就进了矿厂, 下了井, 当年没有工钱的,不过还是能填饱肚子。

后来, 小县城被解放,黑心老板带着小老婆离开了大陆,矿厂成了国家的,才开始月月拿工资。

付爸爸那是月月寄回家里, 家里的日子渐渐改善,寡妇娘带着弟弟建起了砖瓦房,小他七岁的弟弟也已经成了婚。

他娘让他存钱取个城里媳妇,他才想起自己的终生大事。

二十五岁的大龄付爸爸,经人介绍找了个厂里一个死了丈夫的年轻女筛工。

1952年,媳妇头胎生了个闺女,他没有姐姐与妹妹,还是挺稀罕的,让有文化的工会小领导取了个好名字,叫付雁兰。

可,媳妇一连生了次女、三女,他就没那个高兴劲,随便取了付雁飞,付雁南。

付爸爸盼儿心切,到了1960年,才得一个儿子,又去找工会小领导,得了付岩升这个好名。

付爸爸虽然盼儿子,可是有了儿子,也没有特别宠着儿子,面上一碗水还是端着比较平的。

如同,读书吧,大闺女能读书,小学几年还是普通成绩,可上了初中,大闺女那成绩一路飙升,成了年级第一名。

大闺女能念书,他便让她一直念下去,二闺女不爱念,那就不念,等年龄一到就能进矿厂。

到时候,不想在家里与姐妹挤一屋,那就去申请单人宿舍,想吃大食堂的饭菜,也行。

家里就两间房,两个炕,三姐妹睡一炕,老大与老三从来没有报怨,就是二闺女总是会嫌弃这嫌弃那的。

这些年,付爸爸对仨闺女,那是温和客气,想着闺女们开始记事了,让闺女们在出嫁后想着娘家,那就得让她们觉得娘家呆着舒心。

儿子付岩升一淘气,他一样舍得下手打,儿子宠坏了,那长大后就是个不孝子。

最近,付爸爸有点烦——

本来盼着大闺女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拉把拉把下头的弟妹们。

可是那场莫名其妙的抢烧打砸一起,大闺女就不能考大学。

付爸爸自觉降了要求,高中毕业后进工会或是厂委干些轻松活儿也可以,可又开始了——

为响应上山下乡,要去支援大西北建设。

还不如二闺女早早就不念书,迟早能当个工人。

付爸爸对大闺女要去那些穷地方当农民,十分心疼。

可见住正房的工会大姐也没有法子可想,他也只能耷拉着脑袋,但耳朵还是竖着,听着正房工会大姐家的动静呢。

付爸爸知道自己是乡下来的,大字不识几个,没有见识,可工会大姐家不同啊,大姐家那位可是大学生呢,可是厂里的工程师呢。

等啊等,见工会大姐家的大小子要去大西北的一个兵团,他立马让付雁兰跟上。

“爸爸,我知道,兵团好,兵团不光发新军装,还月月有工资拿的……”付雁兰低低的笑道。在这家里挤了五、六年,太挤了,还是走远些。

付爸爸连连点头:“闺女就是聪明。”

“爸爸,你这个工作不能长期做,以后我每个月寄二十块工资回家,你去换个岗位吧。”付雁兰低声要求着。

之前,她时不时能用灵池水帮他洗洗五脏,可她离开之后,便没有那般长年累月的排解。

一年两年没事,可是三年五年呢,一定会出事的。一个家里,没了支撑门户的男人,总归是不大好。

“放心,爸爸身体好着呢。”付爸爸不以为然。小儿子才10岁,他哪敢生病?大闺女说这事,他明白,比他干得长的,一般都得了病,一开始是咳,大家都说是肺不好。

付雁兰叹了声,起身去找付妈妈说说。最心疼付爸爸的就是付妈妈。

付妈妈正准备做晚饭呢。

“妈,我来帮你。”付雁兰甜甜的喊一声。

北方这个小县城,吃大米的机会并不多,粮站偶尔供应一回,还是糙米;

至于面粉,有三个等级——

上等的是精粉,除非国庆春节,粮站基本不供应,中等的富强粉,赶上收成好的年头,一个月能供应个两三回,最差的是普通黑粉,加工粗糙,小麦麸皮还杂在里面。

付家的是普通黑粉,不过付妈妈从来不会筛了麸皮吃,她觉得就这样吃味道还是不错的,她不知道的是自家大闺女在普通黑粉里加了三分之一的精粉。

“嗯。”付妈妈一脸慈爱的望着大闺女,大闺女捡着她与丈夫的优点长,白皮肤,小圆脸,大眼睛,小鼻子,厚嘴唇,只有个子太高,比他爸还高,费布。

“妈,以后我每个月寄二十块钱回家,你让我爸换个岗位吧。”

“嗯,知道。”付妈妈想起那些呕血的下井工,便心有余悸,立马应下。

“吃的,别省着。兵团那边地广人稀,粮食多,我会想法子寄回家。”

“你自己也要小心些,出入都找个伴,别落单了。”付妈妈吸了吸鼻子,如花似玉的大闺女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想起来就心疼。

其实,付妈妈她不是地主家的丫头,是富商的小妾,她从小被父母被到富商家里当丫头,长到了十五岁那年便被大她二十岁的老爷收了房,两年后城里解放了,老爷带着钱财跑了,她也便趁机跑了,与老爷跑的方向不同,到了这个小县城,见矿厂在招工,她便报了名,对外说自己死了男人。

三月初

这天,付爸爸有点不高兴,耷拉着脸,谁欠他钱未还似的,去年年底他不是盯着工会大姐家大小子的去向吗?

这事真巧,正月十五那天,那大小子放炮,不小心炸掉了自己的脚丫,这不,还在家躺着呢,今年是去不成了。

付爸爸还不知道的是,那大小子以后也去不成了,被医生下了轻度残疾的诊断书。

“爸爸,妈妈,我走了,你们上工去吧。”付雁兰穿着新发的冬季军装,戴着雷锋帽,同时挎着包与军用水壶,整个人神采奕奕。

“嗯,多写信回家。”付妈妈坐在炕头摸着泪。

一边的妹妹弟弟们个个低头沉默着。

付雁兰挨个摸摸头,道:“大姐会给你们寄好吃的,你们要乖乖听话。”

“真的?”最小的付岩升立马来了精神,他不舍大姐离开,最关键是没了大姐时时塞他嘴里的吃食,不知道大姐哪里来好吃的,他时时好奇的问,大姐总是笑眯眯的说:同学给的。他怎么没有这样好的同学呢,大概是他学习没有大姐这般好吧。

“当然。”付雁兰笑吟吟的走了。没有带铺盖,她说兵团会发新的,哪能呢?这年头棉花都稀缺啊,可是她不怕,储物空间里多的是。又何必将付家为数不多的铺盖带走呢。弟弟妹妹长高了,得重新加大加长铺盖,她的留下来正好用的上。

为了送这批毕业生,矿厂附中特地办了欢送会,两层的水泥小楼上,喇叭在不断的播放主席语录。

“……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一个皮卡将这批学生一装,送到了邻县的火车站,付雁兰挤着上了绿皮火车,一路上听着叽叽喳喳的交谈声,一直到了深夜,车厢内才安静下来,只有火车哐当哐当声在回荡。

一路上,走走停停,有人下车,有人上车。

到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已是两天后,付雁兰身边已经没有熟悉的人,目前的下乡知青还是有选择的余地,一般知青都会选择附近的地方,或是有熟人的地方。

付雁兰选择的黑龙江省与家里隔了好几个省份,因此,付雁兰身边大多数人是来自北京与上海那一带。

学校不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主要动员黑龙江西藏与云南等地,付雁兰是自己私下找了校领导,才得来了这个名额。

大伙儿纷拥着下了火车,好荒凉,只见几间石头砌成的瓦房。

付雁兰放眼望去,足有几百人,或坐或站,或是排队上厕所,或是排队打水……直到,兵团的军卡接二连三的到来,举着牌子,牌子写着号码。

付雁兰找到了相应的数字。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分,与付雁兰同上一个军卡的知青,只剩下不到百名。

相邻推荐: 从不剧透的诸天万界聊天群穿入仙武升仙兵王归来修真界唯一锦鲤长生种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寒门仙贵重生都市写轮眼异世之召唤亿万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