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第四章

作者:呵气成霜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信条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星期六

早上, 天边泛起一点鱼肚白。

莫兰兰就醒了, 该起床了。

昨晚为了听一听父母亲的墙角,睡得较晚,平常都是晚上八点钟就入睡。

村子还没有通电呢, 点煤油灯也怕浪费煤油呢(就是那种带一个玻璃罩, 能调节火头大小)。

点灯看书或是写字这个行为,在莫家二房是不允许的, 只有点灯吃饭或是古盼娣自己给孩子们打补丁或是做新衣。

可是,从六点钟到八点钟, 这两个小时能干嘛呢?讲故事啊,莫兰兰脑子里故事泛滥,哪个弟妹最乖, 就让她(他)点故事,可讲故事只讲半个小时, 那在开讲之前的一个半小时干嘛呢?

当然是背书了, 莫兰兰背一句,弟弟妹妹就得跟着念一句, 谁没有跟, 那就是个不乖的了。故事没有他(她)的份,请他(她)出去或是去爸妈的房间呆一会儿。

有人抗议的吧, 是的,不过从小就开始教导,大多数弟妹是听莫兰兰的,何况大棒之后, 还有甜枣呢。

莫兰兰摸索着穿上手工制作的、未染色的、白色土布夹衣与染成深蓝色的土布夹裤,这种土布就是家织布——一种纹路很粗的土布,舒适感极差。

可没有别的选择。

穷人和乡下人,只能用手工制作的土布做衣服。

没有内衣内裤,只能中空的衣着,莫兰兰都已经习惯了,她悄声地摸黑爬下了上铺。

莫兰兰拉开木门,属于清晨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可还有一只马桶放在屋外煞风景,莫兰兰边伸懒腰边穿过有三四十米长的菜园子。

到了新砌的这间又宽又高的灶房,连着灶台烟囱的是个不大的洗澡间;另一边是待客与吃饭用的正堂,莫从军最好面子了,家里没有个正堂,浑身不舒畅;再过去就是杂物间、柴房、鸡屋与菜地窖。

莫从军分家到手的那三十块花光光也不是没有去处,以上这些都得花钱呢。

虽然,只是用石头砌成后,里外墁上黄泥,苫上草的。

莫兰兰打开灶房的木门,里头是新砌的一个放一大一小两口锅的灶台,另外还有一个装水的大缸,一个木头的碗厨,一张50厘米的小方桌和四张小板凳,以及几个筐子与蓝子、木盆等。

分房后,二房做饭的活儿就落上莫兰兰的头上,可口粮是被古盼娣锁进自己屋子里,只有今天早上的口粮被放在小蓝子中,挂在梁上。

莫兰兰取下小蓝子,看了看,几个大红薯,一小碗碎米,两个鸡蛋。

想了想,莫兰兰将那一小碗碎米洗了洗,放在小锅里,加大半锅水,又将大红薯洗一洗,切成片状,放入大锅里头,加水,开始烧水。

二十来分钟后,莫兰兰绕过自家刚刚冒出土的蔬菜,去之前未分家前的菜园子,拔了两棵青菜与两个胡萝卜,遇到脸色不大好的大伯娘,招呼一声就回来了。

分家时不是说好了的吗?

这一季的蔬菜瓜果一齐吃。

给她这个小孩子摆什么脸色啊?

话说,大伯娘之前天天喊着要分家,是有道理的,二房是占了不少便宜,就是因为孩子多,还不在于吃,她们几个女孩子真心吃不多,不是还有生产队给分的六分人头粮吗?

而是在于布与棉花。

一年一人只分3两棉花。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莫家一共有十九口人,一年总共只有5.7左右斤棉花票,而做一床棉被则需6—7斤棉花。

之前,莫家只有五床被褥,莫家二老一床,莫家三房各一床,还有小姑阿枝一床。

后来,各房都添孩子,也需要分床另睡,这都需要被褥。

可是哪里有那么多棉花啊?到了冬天就无法过冬,怎么办呢?只好用稻草铺在床最下面,再买一种棉纺厂用下脚料做的棉毯铺在草上面,当成褥子。

莫家呢?莫老太按孩子的个数给添加棉毯的,当然没有条件一个孩子一床棉毯,那就两个孩子一床棉毯吧。

因此,目前的情况是大房与三房各两床被子加棉毯,而二房却有五床被子加棉毯(本来只有四床的,小姑阿枝出嫁前得了新的,就嫌弃那又硬又薄的被褥,送给了很会念书的大侄女)。

更别说,那一套套的棉袄棉裤加棉鞋。

“大姐,你怎么不叫我来烧火啊?”莫兰兰正在小锅里加青菜与胡萝卜时,二妹莫香香推门进来了。

“你还小,多睡睡,好长高高呢。”好在之前在青菜粥里加鸡蛋花时她没有过来,那鸡蛋可是她迷你空间里取的呢。

古盼娣这个妈给她的那两个鸡蛋她们几个女儿是没有份的,也包括她古盼娣自己与最小的莫花花,那是给三个弟弟与爸爸吃的。

不过,莫兰兰总是将那两个鸡蛋弄个小洞洞,放在青菜萝卜碎米粥里煮熟,那在粥里闻到鸡蛋香味儿也是正常的吧。

为了一点吃的,还得斗智斗勇呢。

“好,长到大姐这般高,又可以穿大姐的衣服了。”莫香香马上兴冲冲的接话。

“……”莫兰兰见状,只笑不语。

常听人这样描述这个时代人们的衣着,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补补又三年;

而到了莫家二房,说法又有些不同,叫做: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老四。

大多数人只有一套衣服(一个季节)没有换的,就比较容易坏,加上大一点的小孩还要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等;还有小孩会上树抓鸟、抓知了,衣服就坏的更快。

总的来说意思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个‘破’字。

等到往下传的时候,已经有不少补丁了,下面的再穿又要加上好多补丁,直到实在不能穿了再‘下岗’。

即便如此,这件衣服还不能扔掉,因为还要用它来糊做鞋的‘布骨子’。

莫大贝也推门进来,嗅了嗅粥味,高兴的喊:“真香啊。大姐做饭好吃。”

“当然,爸爸妈妈起了吗?把碗筷取出来吧。”莫兰兰笑道。可是有加灵池水的呢。将这青菜稀粥做得香甜可口,大家一起混个粥饱吧。

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二房也是分餐制的,不过分得是碗的大小,爸爸吃大海碗,妈妈与几个弟弟吃中碗,最后的四姐妹吃小碗。

吃不饱,肚儿空空的吧,没有关系,不是还有红薯吗?

饭后,莫兰兰边背上书包边对二妹说:“香香,中午记得先烧热水。”今个儿是个大睛天,得给弟弟妹妹们洗头洗澡。大家一个屋里睡觉,那味儿不好闻哦。

“好的。”莫香香脆生生的应下,凡是大姐要求自己办事,总有吃的等着自己。

“乖。”莫兰兰见香香已经坐在小板凳上舀水洗碗筷,才经过正堂,出了家门,碗是木碗,筷自然也是木筷,不怕摔。

莫兰兰斜挎着书包,从村子里快速的路过,整个莫家村基本上全是住的土墙,草房,像她家的砖瓦平房寥寥无几,有的几户都是有出息儿女的好人家,他或她要么是城里上工,要么在部队从军。

果真是工人与军人都吃香的年代。

走到红旗公社小学时,堂哥靠在二楼木制走廊边,一见她就喊:“兰兰,二婶说你要借四年级的课本,是不是又要预习啊?又要跳级吗?”一大早,就被二婶拉着问四年级上学期的课本。

“我妈想省下四年级两块钱的学费呢。先试着看看吧,到了暑假两个月,你再帮我上课吧。”莫兰兰浅浅的笑笑。

“也好,到时候我去县城念书也有个伴。”莫大宝高兴了,爸爸在邻村做木工时,问了那家人正在念初中的儿子,才知道不光是学费要五块钱,还没有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加热饭菜的小食堂与热水房。

“什么?得走路上下学吗?没有宿舍吗?”天啊!那她还要不要去受这种罪啊?莫兰兰开始犹豫了。

没有宿舍?

从莫家村到里水县城有三十来里路,他们小孩子走路得花三个小时,来返得六个小时在路上,这个学真不好上呢。

比下地挣工分还辛苦呢,也难怪没有一个要去县城上初中的呢。

又花钱,又费劲。

“你可别退缩啊?你不去,我也不想去念了。”莫大宝那眼神真神,这样子也能看出莫兰兰的犹豫不决来。

“……行吧。能不能住小姑家里头啊?”莫兰兰无奈的笑了笑,才问。

她是大姐,得给下面的弟弟妹妹当个好榜样呢,那就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出发,跑着去上学吧,一个半小时能到的吧,那得多打几双草鞋呢,布鞋可不能这样糟蹋。

“不好说。这一点,得她自己提出来的吧。”莫大宝摇头,那边他去过,就三间正房,中间是吃饭待客的正堂,右边是睡觉的卧房,左边是灶房与杂物房,挺挤的,小姑父还躺着呢。大姑婆家是有空房间,可到底差了一层。

莫兰兰还想说什么时,可老校长已经提着钟出来瞪着莫大宝的后脑勺,她只得匆匆忙忙说了声:“放学等我,一起回家。”就跑回了三年级教室。

相邻推荐: 从不剧透的诸天万界聊天群穿入仙武升仙兵王归来修真界唯一锦鲤长生种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寒门仙贵重生都市写轮眼异世之召唤亿万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