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体系,又有要事!

作者:今日和平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破灭虚空 攻约梁山 战场合同工 决战龙腾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诸天信条

“你这套村落治理体系,有定国之效!”

听见这样的评价,而且还是太祖观察国运之后得出的评价,崇祯整个人既兴奋骄傲,又惴惴不安。

兴奋骄傲自然不用说,毕竟,在一个多月之前,他还是坐困愁城,时刻有被颠覆风险的皇帝。

彼时内忧外患不断,可以说尽管大明疆域巨大,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反而处处掣肘处处危难,以至于落入亡国的绝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从末代皇帝变为得到太祖这么高评价的皇帝,崇祯自然无比自豪与兴奋。

但是,与此同时的惴惴不安也确实难以消除。

确实,他自己制定的这套村令体系他也觉得很不错,可是他从未想过,这套体系能够有所谓的定国安邦之效。

此前所想的,最多也不过就是希望这套体系能够更好地辅助农耕,将农村中的农民尽量调动起来,不至于人田两荒而已。

现在,这套体系被太祖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之后,崇祯一时间也不由惶恐。

毕竟,若这套体系当真这么有用,那他该如何对待它?

按照崇祯原本的想法,这一次的调整,虽然是重大调整,甚至可以说是确立框架的调整,但是伺候的其他调整同样不会少,整套体系当前在他设想中还仅仅只是粗胚而已。

当时现在,这套粗胚被太祖判定有定国安邦之能之后,崇祯再要修改,就必须相当慎重。

毕竟,当前的体系已经可以做到为大明延寿一两百载,这要是改了之后效果变差了,岂不是辛辛苦苦反而不如直接停下了?

犹豫了一下,崇祯将自己的这个担忧讲给了朱元璋听。

“太祖,当前这套体系若是就能够保证大明增加一两百载的延续,那朕之后还要进行调整吗?听了您的评价,朕担心之后修改了反而变差。”

若是一套作为农业补充的体系,那么修改之后就算变的差一点,在改到更好也不是难事。

但是,一套能够定国安邦的体系,崇祯若是改得没有了,他可没把握能够重新再塑造一套出来。

“既然村令体系从始至终都是你设想而出的,那你便完全可以再修改下去。我来告诉你这件事情,只是让你明白这套体系的重要性而已。”

“你且放心修正,若有问题,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朱元璋大手一挥,如是说道。

这样的说法,让崇祯便一下子安心多了。

此前,朱元璋曾经讲过,之后的一段时间都让崇祯自行执政,他不会干涉,只会对最后的结果进行评判。

原本崇祯以为,这至少也得一年半载,甚至数年的辛苦,才能得到太祖的肯定。

但是现在看来,得了这套村令体系的福,崇祯现在就已经度过了太祖的考察期,能够在执政方面也得到一定的太祖帮助了。

“是,太祖!朕一定不负您所望!”

崇祯一拱手,冲着太祖保证。

而听了这话之后,朱元璋也便飘然离去。

当真就如同他刚才说的那样一般,此行,仅仅是来告诉崇祯一声这套村令体系的重要性而已。

不过,尽管太祖离开了,可是崇祯一时之间却没了继续批改奏折的兴致。

坐回到座位上,他对着白纸,深深思索,从各个方面思考着村令体系为何能够对国运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这套体系,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崇祯在纸上,写出村令二字。

顿了顿,又写上了单独的一个村字。

村令体系,说到底,其实就是强化了朝廷对村落的直接管理能力,让朝廷从之前只能通过村中的族长或者乡老来管理,变成可以一声令下,直接将政令下达给每一个农民。

这样的效果是什么?

崇祯又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官字,一个绅字,并且用笔在周遭画上了圈。

若说这套体系少了什么,那,便是直接省略掉了官与绅。

此前的体系,不管是征收税赋,还是征调劳力等等,都需要经过官绅之手,这样一来难免便被官绅们上下其手。

若说定国安邦,那,这一块或许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想到这里,崇祯冷着脸,重重在官字上一笔划去,将这个字狠狠划掉。

官,在崇祯的眼里,几乎就没有什么好印象。

无论是早期的糊弄皇帝甚至操纵皇帝,还是之后的层层压榨贪污,亦或者最后的投降卖国,都让崇祯相当厌恶。

“要继续坚持,不能给以往的官员体系留下生存的空间!”

崇祯直接据此定下一条准则。

官员的作用,本就是代天牧民,既然吏员,嗯,现在称为九品村令,也可以直接管理百姓,甚至效果更好,那么崇祯自然没有必要重建那套让他厌恶的体系。

以前的官员体系,等于直接将每个位置都放满官员,然后让这些官员一个管一个,从上到下管理国家。

而现在,崇祯所塑造的体系,却不是如此。

村令体系,不是从首辅或者首相开始,而是从最底层直接与百姓接触的吏员开始。

算起来,崇祯当下建立的体系,是直接从下往上搭建,先在底层扎根扎稳,然后再往上一层层根据需要来增加。

这样一来,虽然搭建的速度显然比之前的官吏体系慢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却能保证对底层的洞察以及确保没有冗余官吏。

当然,这套方法的坏处便是,在更上层的官员没有搭建起来之前,崇祯必须将所有上层官员需要完成的工作,都由他这个皇帝来承担。

若是皇帝本人没有高效执政的能力,或者熟练的执政技巧,那么必然的结果便是整体体系的运转失灵。

相当于在一开始的时候,对皇帝本人处理政务的能力要求极高。

而旧有的官僚体系,则从一开始就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都有官员掌管,皇帝只用安排事务以及问责就好。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皇帝只会打仗,也完全可以保证朝廷平稳运作。

“绅......”

崇祯开始斟酌这个字要不要留。

绅,这里指代的是村子里的族长或者乡绅。

以往的时候,朝廷便是通过管理他们,以此管理乡村的。

崇祯当然不是在思考是否让乡绅们再替代村令,而是在思考,要不要给乡绅的存在留下活路,亦或者,直接堵死乡绅的生存条件。

犹豫几秒后,崇祯终究还是直接在绅字上,以笔划过,将其划掉。

“既然以村令为主的体系能够定国安邦,那这些乡绅们,便为国牺牲吧!”

乡绅在功能上,到底与村令重叠的地方很多,但是偏偏又会对村令执法产生掣肘。

若是允许乡绅的存在,那么在村里保有声望威势的他们,就会对村令的执政造成坏的影响,甚至让村令执法之前必须得到乡绅的认可才能正常执法。

尽管乡绅的存在肯定也能为村令体系提供监督的作用,以及能配合村令更好调度人手,但是终究还是弊大于利。

这一划,便是在崇祯心中划掉了乡绅们存在的空间,从此之后,他制定政策,都会限制掉乡绅存在的可能,以保证村令体系的贯彻。

这样梳理之后,崇祯对自己做出的这套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不由喃喃道:

“村落之中,终究只该也只能有朝廷的声音。”

既然如此,那崇祯便打定主意,之后就算对体系进行修改,也一定保证村令体系在底层的话语权。

甚至,等春耕结束,他能抽出手后,城池之中的新体系,也应当做到同样的掌控效果。

不过,这肯定都是后话,当下,还是得先好好分析清楚村令体系为何如何起到定国安邦的效果。

其他拓展延伸之类的事情,眼下先不考虑。

于是,思考之后,崇祯又在白纸上写出了一个大大的农字。

在他看来,村落为什么需要管理,为什么需要重视?

自然是因为这直接涉及到农业!

士农工商,除士之外,农排在首位,便是因为农业的重要性。

从基础上说,农是万业之本,只有农业能够保障所有人生存,才有其他行业存在的可能。

否则吃都吃不饱,哪来的人哪来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就连朝廷每年的税收,其中大半也都是农税!

经历了农事不稳,万民起义的崇祯,对于农业的重视自然相当之重。

村令体系在最开始,本就是他为了确保京郊农业能够更好得恢复而造,可以说这套体系,完全是为农业而生。

既然如此,在崇祯看来,注重农业,甚至以农业为本,自然就是村令体系有定国安邦之效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

“确实,若说定国安邦,又有什么能比农业更能如此?”

想到这里,崇祯心中对坚持农业发展这一点更加坚定了。

同时,也下定决心,之后村令体系的修改,除了填补缺漏之外,剩下的一律以农事为先,必须保证之后的每个修改都利于农事!

在此之后,崇祯又细细思索整理了好些旁枝细节,写满了好几张纸,足足花费了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但是,整理完这些,对村令体系更加清楚之后,他心中因为太祖表示这套体系能够定国安邦而带来的压力,也消散了大半。

与此同时,之前他设想的另一套方案,也在他心中变得更加重要。

“派人前往锦衣卫处传朕旨意,农令的调查情况如今进度如何?算算时间,朕安排下去也已经好些天了,还有多久能够做好?”

“朕要求,当下锦衣卫要将一切精力都放在农令的筛选确认上,两天......最好能够在一天之内,加班加点给朕完成!”

其实按照崇祯最开始的设想,村令体系只不过是维持乡间稳定的,真正被他寄望于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还得是农令体系。

如今,原本想着用来维持乡间稳定的村令体系都已经被确定,是可以定国安邦的了,那农令体系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尽管崇祯知道,能够这般大幅影响国运的制度肯定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但是随着村令体系受到太祖那般的称赞,他不由得对农令体系也报以了相当大的期待。

万一......农令体系能够超过,不,哪怕是达到村令体系的效果,那崇祯这一个多月的成果,就能让新的大明多延续三百年!

原本的大明,可都没有三百年的寿命啊。

想到这点,崇祯又怎么可能不急切?

尤其是,崇祯给锦衣卫下达筛选确认农令情况的指令,已经有好些天了。

虽然京城城郊很大,挨个调查肯定需要不短的时间,但是这么些天下来,调查的进度也应该已经完成大半甚至接近完全完成了才对。

三刻钟的时间之后,锦衣卫派人前来,传来让崇祯心头一松的消息:

农令的调查工作已经完全完成,当下所有收集的情报都已经在锦衣卫处,进行最后一步的筛选确认。

只等这一步完成,完整的名单以及说明就能够传到崇祯面前!

“好!这样的效率才对!”

崇祯击掌称好,然后果断再次下令:

“传令理政监,所有能够挤出的人手尽皆派回到锦衣卫处,与其一同筛选确认农令事宜!当前,一切事务,皆以农令筛选为主!”

理政监的人手,本就是崇祯在不到半月前,从锦衣卫里特地分出的,而且都是其中善于整理情报的人手。

如今临时调派回去增加效率,自然完全没问题。

“锦衣卫预计什么时候能够给出结果?”

“回禀陛下,此前那边估计,还得两天时间。”

“好,朕要一天之后得到结果,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完成此事之后,所有人等一律赏银百两,同时放假休息半旬!”

崇祯的急性子再次发作。

不过,到底他也是干了这么长时间政务的人,想了想,又补充道:

“若是实在一天时间赶不及,两天也可以,只要完成得好,朕同样有赏!”

相邻推荐: 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一锤砸到乾清宫,朱元璋愣了大明:我爹是朱元璋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笑读朱元璋全球轮回:我的身份有问题拿破仑欧洲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