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佳艺电视台(七)

作者:梦中行走的猪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信条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霸体巫师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破灭虚空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能升级万物

ps: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不多的推荐票还能给我一些写下去的动力,现在都是屈指可数了,但是总归还是有人看,我会实现我的诺言,哪怕有一个人还想看,那么我都会写下去,只不过,从明天起改成每隔一天上传一章,很抱歉,这样我也用不着每天看着可怜的推荐票而心寒!

杨小乐看着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的梁远,脑海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就像将要破壳而出的小鸟,那种朦胧而又真实的感觉,让杨小乐十分难受。

到底是什么东西、或者想法被自己忽略了呢?

杨小乐烦操的站起身来,在客厅里来回不停地度步,反复思考。

我刚才说了些什么?动画片、电脑、用电脑制作动画片,制作动画片,动画片是用电脑制作的,需要用软件,前世还有什么影像需要用到电脑、需要用到软件呢?

对了,电影特效不是也需要电脑和软件吗?

终于想起来的杨小乐兴奋地一拍脑门,重新坐回沙发,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慢慢地抿着。

然后,兴奋地对梁远道:“梁叔,你听说过上半年在美国上映的《星球大战》吧?”

习惯了看报纸的梁远,当然从当时的报纸上了解了这一情况,毕竟这部影片不但在美国,还在欧美国家引起了轰动,其反响非常强烈和意义深远。

因为,在《星球大战》里第一次将高科技表现得具有真实感,那些经年累月的建筑物的外表早已经破败不堪,用过的飞船表面坑坑洼洼,酒吧里聚集了佩戴着各式各样旧武器的各类生物,并且里面涉及到的未来世界,都非常干净整洁,一切都像是刚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似的。。。。。。使进入影院观影的观众们,一下子就觉得很有亲近感和现场感。

于是,卢卡斯和他背后的特效制作工作室‘工业光魔’就以这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走进了世人们的眼里,从此揭开了用电脑制作电影的特效及虚拟的角色和场景的序幕。

在前世里,电脑特效完全可以将不存在于世上的人物、地理环境、动植物等等,用真实的画面真实地还原在观众的面前,最著名的当属3d电影《阿凡达》!

而在这部电影里,卢卡斯还创造了多项意义深远的发明:他发明的一个机械装置,可以把石牌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这把多少年来只能靠手工硬涂胶片技术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几十倍。绝对是电影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前世的1982年工业光魔发明了一项名为“源序列“的电脑处理方法,并应用在科幻电影《星际之旅之复仇女神》上,该片出现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产生的场景。

1985年,工业光魔在电影《年轻的福尔莫斯》中,制作了电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产生的角色“彩色玻璃人”,这也为星战前传里众多虚拟角色的制作打下基础。

1989年,工业光魔为科幻电影《深渊》制作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这为《星战前传》里制作尤达大师打下进一步的基础。

工业光魔在1991年为《终结者2》创作的t1000c成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产生的主角。

讽刺喜剧《飞越长生》为光魔带来了第五尊奥斯卡奖,因为光魔第一次用电脑模拟成功了人类的皮肤。

最突出的成就大概就是1994年的《侏罗纪公园》了,影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

随后,光魔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想象力更广阔,创造了影史上无数第一,立体卡通人物《变相怪杰》、能说话的《鬼马小精灵》也相继出现在真人电影里。《加勒比海盗》、《绿巨人》、《龙卷风》、《拯救大兵瑞恩》等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这些信息,杨小乐当年曾经对电影特效感兴趣的时候,查阅过它的资料,在深入了解了它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之后,便失去了兴趣,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团体协同作战的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独行侠’出身的杨小乐,显然不适合介入这一行业,所以,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没有介入这一行,并不代表杨小乐不了解这一行业的潜力和巨大的市场‘钱’景!

在前世大片满天飞的电影圈里,一部电影的特效往往要占据总投资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尤其是以欧美的大片尤为突出。

早在前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商业电影10%-20%的预算会被用于特效制作。此后这一数字不断在加大,现在有些成功影片多一半的投入都在制作特效上,特效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部分。

比如投入1.95亿美元完成的《变形金刚2》,投资大半都花在战斗特效的制作上,导演和150个人的特效团队为此付出了一年半的努力。《变形金刚2》也向世人证明了特效技术的能量,那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用视觉特效所创造出来的机器人,以及那些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的战斗场面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绝对主角。

前世的华夏,拍摄《白银帝国》时,遭遇‘长期难产’的原因,便是片中大规模使用特技效果导致严重超支2100多万元。所以,在影片后期制作的两年多里,曾几度面临欠费停工。而它抛出的票房法宝,也正是片中耗资巨大的特技特效。影片中以故宫为蓝本“虚构”了一座晋商老宅,为打造这个3分钟的特效镜头,投资商追加了2000万元的资金。

作为一部表现地震的灾难片,正在拍摄的《唐山大地震》也十分重视影片特效部分的制作。导演冯小刚表示,《唐山大地震》大概一半的钱都要用在特效上面,在特效方面的花销达到了1亿元。而这1亿元,最终呈现在电影上的只是几分钟的效果。

甚至前面提到的总投资3亿美元的轰动全世界的科幻大片《阿凡达》,就有1.5亿美元用于特效制作上,由weta工作室和卢卡斯的工业光魔联合制作。

从中就可以看出特效公司在这个行业里,是怎么样的赚取大量的利润了,虽然,最终这些费用都由终端的观众买单,但是,吸金利器的称谓可以说是名至实归!

而特效制作完全依赖于电脑技术和数字技术,前者对于凤凰公司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后者却需要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

而在前世里,从事数字特效制作的人员很少是电影行业出身,多是计算机专业和美术专业的人员。对活动影像的理解还不够,用视听语言讲故事的本领还不强。因为这关系到在电影制作中,能不能和导演、编剧等进行很好交流,从而制作出来的特效完美的嵌入电影情节中去的关键之处。

所以,在前世的美国,各大电影巨头都有自己专门的特效制作公司,自己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再运用到本公司的影片制作中去。但是,这一行业,这是需要很强大的技术支撑的,一般的商业软件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所以,遇到联合制作的电影大片,自己的特效制作公司无力承担制作任务时,往往会委托著名的独立特效公司来承担特效制作。

所以,如果杨小乐从现在开始介入这一行业,那么,想要达到或者超越工业光魔,将不在是虚幻的梦想。

而前世的动画片和特效制作所用到的软件有些都是相通的,甚至某些特效软件还可以兼容动画软件的制作,因此,杨小乐觉得,完全可以将动画特效制作合并为一家公司,里面分为两个部门就可以了。

当杨小乐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讲述给了梁远听之后,已经麻木了的梁远,甩了甩写得酸痛的手腕,说道:“少爷的雄心壮志和想法,我是完全支持的,现在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果最终港府没有认同我们的牌照计划,那么这一切设想,少爷你准备怎么办呢?”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杨小乐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港府最终不同意我们接盘电视台,那么我们就只成立电影特效部门罢了,之前所说的动画部门,我们只研发和出售成套的动画制作设备就可以了。”

“新的公司现在就可以开始筹备了,毕竟我年底就要去德国了,以后凤凰公司所有的事情都拜托给梁叔了,在走之前,我会给你留下详细的计划书,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可以电话联系。”

说道这里,杨小乐还得感谢科技发展的飞跃进步,虽然无法像前世那样,用一台小小的手机,就可以联通全世界有信号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有了通过通讯卫星连接的国际电话业务了,让全球的人们正一步步地向地球村迈进-------当然,资费是相当的昂贵。

梁远有点不舍地点点头,然后像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少爷,这个特效部门是专门针对电影的,和电影是密不可分的,到时候,我们怎么去推广我们的部门呢?”

“是呀。”杨小乐一下皱紧了眉头,这个玩意完全就是建立在电影作品上的,如果不能通过观众让他们喜欢,电影公司的老板在自己的特效部门在没有闯出名头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盲目采用的。

相邻推荐: 手撕邪祟后我爆红全世界惊悚直播:全世界都知道我是好人全世界都对我隐瞒了身份女友报警,全世界都知道我埋骨了集众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