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036章

作者:寒小期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我能升级万物 破灭虚空 诸天信条 攻约梁山 战场合同工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农家小福女 霸体巫师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决战龙腾

第036章

考虑到袁恺下学期就要中考了, 袁艺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想也是, 她去年中考前半年就是过着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 别说去亲戚家逛逛了,那可真是哪儿都不去的,生怕一不留神分了心, 回头收不了就完了。

袁恺的情况比袁艺还糟糕, 倒不是成绩的问题,而是他有个当老师的妈。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 最惨的并不是家里穷,也不是父母严格, 而是出身于老师世家。

因此,袁艺估摸着, 这回大概又是二叔一个人过来了。

没想到的是, 才下午四点,袁恺就来敲门了。

“姐!有吃的吗?我快饿死了!”袁恺嗷嗷叫唤着就往屋里冲, 这倒不用袁艺来招呼,听到响动的袁老太当即就掀开锅盖给孙子盛粥, 又挟了一盘刚出锅的炸丸子, 并两个菌菇咸菜包, 全给了袁恺。

袁恺差点儿没当场唱出“世上只有奶奶好”。

“你们学校放假了?”袁艺关上门,跟着进到了厨房里, 好笑着看袁恺往嘴里猛塞吃食。

“想得倒美,就上周刚考完了期末考试,让我们休息三天, 明天又要开始上课了。”袁恺一面吃着,一面回答道,“我妈他们学校倒是早就考完了,可他们校长有毛病,非要规定手写成绩单和评语,这两天哟,我家的一日三餐都是我爸做的!”

袁艺还没说什么,袁老太先心疼上了:“你爸给你做饭吃?没吃坏肚子吧?”

“肚子没坏,味蕾快坏了。奶,你都不知道我爸做饭那手艺有多可怕,他就会一个做饭,不管什么东西都搁水搁盐往电饭煲里一放,到时候就好了。”

听到这话,袁艺只觉得分外耳熟,忙举手表示:“我爸也是这样的。”

袁老太好气啊,得亏俩蠢儿子都不在她跟前,不然她绝对会拿擀面棒子抽人:“恺恺你今晚多吃点儿,让你爸饿着去!对了,你妈晚上来不?”

“他们学校加班呢,说是不来,叫我跟我爸当代表过来。”

尽管听到二儿媳没来有些遗憾,不过袁老太见孙子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吃的,还是挺高兴的,一面劝他多吃,一面忍不住编排起儿子来:“下回你和你妈来就好了,不用你爸,他吃得多还不干活!”

袁艺&袁恺:…………

行吧,您是老祖宗您说了算。

眼瞅着袁老太又要忙活起来了,袁艺帮着端盘子去了客厅那边,招呼弟弟边看电视边吃。

结果,袁恺对电视并不感兴趣:“我感觉我都成山顶洞人了,跟社会脱节了,我妈还说,等我中考结束后,爱干嘛就干嘛。姐,你说我妈这话能信吗?”

袁艺很不想打击他,迟疑了一下才道:“或许你把‘中考’的‘中’,改成‘高考’的‘高’……二婶这话的可信度就比较高了。”

尽管上辈子,袁恺大学毕业后还是选择了继续进修,可袁艺依稀记得,高考结束后,二婶的确由着他浪了两三个月。

“唉!”袁恺听了这话,顿时觉得炸丸子都不香了,“姐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明天又要开始上课,一直上到小年夜!还有啊,年后正月初五又刚开学了。”

“所以你们一个寒假,只能休息十来天?”

“不,其实根本就没有十来天,你忘了算寒假作业。”袁恺欲哭无泪,“姐,你们学校有寒假作业吗?”

“有的,两本很薄很薄的寒假作业本,还有三篇作文,两篇英语读后感。”

“虽然我们的寒假作业还没下发,不过我估计我们老师不可能像你们老师那么善良。对了,我哥呢?”袁恺急切的想要寻求一些安慰,他想起了已经高二的表哥,不管怎么说,高二肯定很辛苦的,对吧对吧?

“他大概还热乎着?”袁艺不是很肯定,见弟弟一脸懵圈的看着她,随口提了一句先前大姑打来的电话。

一听说表哥程飞跃居然蠢到把期末成绩报告单藏起来,袁恺惊得连炸丸子都不吃:“不是说你们学校的考试很简答?他为什么会考砸?是考砸了对吧?没有考砸的话,他肯定不会藏起来的。”

这是……小学没毕业?

袁艺正要跟弟弟科普博雅的考试难度,就听到门铃响了。

出去一看,却是大姑他们一家三口。

大姑和姑父都是正常状态的,独独落在最后的程飞跃整个人都蔫了吧唧的,活像是离了水的鱼一般,看着就充满了悲伤和抑郁。

姐弟俩先跟大姑和姑父问了好,然后就开始上上下下的打量起了他们的蠢哥哥。

“全须全尾的。”袁艺评价道。

“摸起来还是热的。”袁恺不光评价,还上手捏了一把。

程飞跃哭丧着脸扫过表弟的脸,将目光落在了表妹脸上:“小艺你又坑我!”

袁艺举双手表示这次自己真的是无辜的:“大姑给我打电话问我拿到成绩单了没?我肯定得说拿到了啊,不过我也说了,我跟你不是一个年级段的,你的情况我不知道。”

“是这样吗?我妈说,她问了你,你说成绩单发了。然后我一听这话……我就吓得把成绩单找出来给她了。”程飞跃说着说着自己也懵了,“所以我是被我妈坑了?”

“比起这个,我更好奇的是,咱们学校的考试那么容易,你怎么就又考砸了?老师明明说,七十分的基础分,二十分的难题,十分的超级难题。不管怎么说,你基础分总是能拿到吧?还是年级排名太难看了?”袁艺很好奇,见大姑和姑父都去找袁老太问候去了,忙拉着哥哥弟弟去了客厅里,“说嘛,说出来叫我和恺恺好好乐一乐。”

袁恺已经开始乐了:“大姑都没揍你,你就全说出来了?哈哈哈哈哈哈!”

程飞跃本来只有悲伤的,现在直接变成了悲愤欲绝:“就不兴我没复习吗?”

“所以你到底考了多少?”袁恺忍不住问道。

“大过节的,问成绩多不好?不然你问问你姐,你看她揍你不?”程飞跃气坏了,没见他绕来绕去就是不希望谈论学习成绩吗?弟弟妹妹都太没眼力劲儿了。

然而,袁艺已经超脱了,重生归来后,她就彻底放飞了自我,成绩什么的,当然还是重要的,可她已经不会为了成绩一事而难过了。再说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她也没多话,直接回房间拿了成绩报告单出来,往两人跟前一送:“自己看。”

“你拿出来干嘛?拿回去拿回去拿回去!!!!!!!”程飞跃吓都要吓死了,他好不容易才从亲妈手里逃过一劫,要是这玩意儿叫他妈看到了,他就又要面临挨揍的危机了。

可惜,弟弟妹妹都是坑货,见他不想看,袁恺直接抢走,光抢走自己看也就算了,他还高高兴兴的蹦跶着往厨房里去:“大姑姑姑姑姑……”

袁恺他们的成绩还未公布,估计得到明天到校后才能知道,不过他的成绩一贯比两个哥姐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家中考是奔着市一中去的。

因此,就算他的成绩尚未公布,也完全不妨碍他在亲姑面前坑他哥。

程飞跃欲哭无泪,直呼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

关键时刻,袁老太再度祭出了她那不变的理论,生儿子像舅嘛!

几乎同一时间,程飞跃的两位舅舅一起到家了,紧随而来的还有袁艺她妈赵秋萍。

人全齐了,程飞跃却不乐意了:“好吧,就算我像舅好了,那恺恺呢?这不公平!他一点儿也不傻,他成绩那么好!”

袁艺吃惊脸:“这俩是你舅舅,不是他舅舅。”

袁恺鄙夷脸:“我大舅是省医科大学的副教授,我二舅是隔壁市重点高中实验班的班主任,我三舅马上就要博士后毕业了。”

像舅有什么不好的?袁恺表示,他愿意像他那仨亲舅舅中的任何一人。

程飞跃沉默半晌,恍然大悟:“对哦,我大舅是你大伯,我二舅是你爸啊!”

“唉,跃跃啊,你跟你那俩舅舅简直傻到一块儿去了。”袁老太忍不住摇头叹息,心疼外孙这脑子。

袁东海和袁南海这老哥俩,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简直恨不得抱头痛哭。

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

就在袁家腊八节聚餐之际,赵家那头却又陷入了困顿之中。

市一中的期末考试要比博雅他们晚上一周,也就是本周三到周五考试。本来嘛,重点高中最是在乎各类大小考试了,而这一次的期末考试,还关系到高一年级段的文理分科以及分班情况,更是重中之重。

赵国昌本来挺有信心的,毕竟要挤进实验一班不容易,可稳住却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尤其是,这半年以来,他就没有停止过送礼。

可惜这是先前的事儿了。

“我听说,有人向上头提议,将关系户都放到实验三班往后。也就是说,一班和二班将不再接收关系户,全凭实力。”趁着儿子尚未放学,赵国昌跟妻子商量着对策。

说是商量对策,实则却是一筹莫展,他都连着抽了半包烟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即便是教育局的领导,有时候也不能过于插手市一中的事情,因为在整个市区里,市一中的情况是最为特殊的。它是少有的,面向全市招生的高中,不像二中那样,想入学除了分数外,还需要有本地的户口。当然,这种学校也不是唯一的,所以的职高技校也是面向全市生源的,袁艺所在的博雅亦是如此,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住宿生。

然而,市一中仍然是特殊的。

它的特殊不光在于面向全市生源,更在于年年超高的升学率。事实上,在本市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考上市一中就等于是一脚迈入了名校。

就拿袁艺所在的博雅来说,能考上三本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了。可换做市一中,你只考了个三本,就不用说出来丢人现眼了,他们的目标是清北,是211、985,再不济也要挤上一本线。

正因为超高的升学率,在很多方面,市一中都有特殊性。就说关系户和赞助生好了,前者最多给搁到实验三班四班五班去,后者则全一股脑的塞到最末的二十班。当然,你要是能凭借自己的本事爬上来,那无所谓,老师们并不歧视关系生和赞助生,他们歧视的一直都是差生。

今年,是头一回,有关系户进入实验一班。

苗静愁得眼圈都红了:“要是没进去也就算了,待了一学期后又掉出来了,这让睿睿以后怎么做人?还怎么在学校里抬得起头来?”

“我也不想的,可如果校方就是咬定没这个先例,我又能怎么样呢?本来,去年开学那会儿,我就是说让睿睿先跟一学期,实在不行再去别的班。”赵国昌也是满嘴的苦涩,他当初是以退为进啊,想着自己儿子打小就聪明好学,跟一个学期肯定进步不小。没想到,进步是有的,就是太小太小了,完全稳不住。

“是不是还为了前些日子早恋那个事儿?都怪小艺,她怎么能这么干呢?嫌我多管闲事她直说啊,怎么就偏偏扯到睿睿身上了?睿睿那孩子多老实啊,现在可怎么办呢?”

赵国昌没说话,他直觉跟早恋没什么关系。

一来,事情已经解释清楚了,章老师并没有翻旧账的意思。二来,说白了市一中是重点学校,实验一班又是重点班级,在那种氛围里,旁的都不算什么,最最要紧的唯有学习成绩。

说白了,为什么市一中如此备受推崇?还不是因为别的学校的学生,忙着攀比吃喝攀比衣服攀比爸妈,而市一中却只攀比学习成绩。

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

比别的,哪怕比不过也没什么,毕竟学生们靠的都是父母,家里的钱再多、条件再好,那也不是自己创造的。可若是比成绩呢?连个推脱的由头都找不出来。

忽的,赵国昌的手机响了起来,接了电话后,他仿佛一下子松快了许多。

挂掉电话后,他告诉苗静:“章老师的母亲病了,说是挺麻烦的一个病,正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你看……”

“我这就去找我妹妹。”苗静一下子跳了起来,连晚饭都不做了,拎上包就火急火燎的往市人民医院赶。

她娘家三姐妹都挺出息的,她和她大姐暂且不提,就她三妹,是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医生,而她三妹夫却是远近闻名的外科圣手。

当然,现在还不清楚章老师母亲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可就算科室不对,有自己人在医院里肯定要方便许多。

苗静也顾不得别的了,她太清楚以赵睿自身的能耐,这次是绝不可能考入前七十名的,那就只能借助外力了。

匆匆赶到医院,找到她妹妹所在的门诊部,正好轮到她妹妹换班,姐俩索性去了医院食堂吃晚饭顺带说事。

听说是自家外甥班主任的母亲住院了,赵睿他小姨当下打包票,一定帮忙照顾,像单独的病房之类的,一直都是有价无市的,还有其他方方面面,有内部人员在,真的会方便很多。

说完了正事,姐俩又顺势聊起了家事。

俩人十分默契的撇开了娘家那糟心弟弟不提,说的都是自家孩子的事儿。

苗家三姐妹的年纪特别近,老大老二老三的孩子分别差了一岁,只是大姐的儿子成绩是真的糟心,读的是汽修学校,那就不用多说了。老二的儿子和老三的女儿成绩就好多了,俩人的共同话题也就更多了。

一个问,外甥在市一中适应得好不好。

另一个问,外甥女今年夏天就要中考了,有把握上市一中吗?

因为俩孩子都是出了名的学霸,姐俩倒不存在互相嫉妒的问题,只是良性的对比而已。而相对来说,苗静的妹妹更谦虚一些,又因为夫妻二人的工作实在是太过于忙碌了,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多是放任的态度。

“你外甥女那性子,你还不知道?她心里有数,我就算是当妈的,以前小时候没管她,现在也不好过多插手。横竖也就半年光景了,由着她去吧,免得给她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

“话可不能这么说,小孩子又懂什么呢?还不是大人强压着的?你看我家睿睿,小时候也是贪玩的性子,我就怕他养成小弟那样,天天拘着他,哪儿都不让他去。连着拘了十来年,你看,现在就算让他出门,他也不出去,成天就知道待房间里背书做题。”

苗静边吃边给妹妹传授育儿经验:“哪个孩子不淘气?还能有不爱玩爱学习的?我家睿睿当初上小学时,成绩还没我小姑子家的小艺强呢。结果呢?他写作业老东摸摸西摸摸的,我就坐在他身边,拿了木尺,他动一下我抽他一下,管了两三年,他现在学习态度别提有多好了。”

“这法子我家可用不了,我女儿脾气大,会生气会记仇的。”

“也是,孩子大了,不好管教了。说白了还是得趁早管,不过中考是关键,不管怎么样,你也得管个半年。等回头考上了市一中,你就能轻松一点了。到时候,我让国昌想想办法,也给她塞到实验班去。”

“可别了,我女儿她较真,该什么就是什么吧,别等下你好心给她塞到实验班去,她回头一封实名举报信给你送教育局去了。那孩子脾气太犟了,管不住,真的管不住了。”

姐俩说着说着,苗静又道出了自己最近的烦恼来,连饭都不吃了,用筷子扒拉着饭,迟疑的问:“你说,睿睿他先前成绩多好啊,怎么上了市一中,越学越退步了呢?上次月考比上上次退了几十名呢!”

“初中能跟市一中比?不过……是不是营养跟不上?脑子转不动?你想啊,高□□课多难呢。再说了,你别看我都不管孩子学习,可我日常生活抓得可紧了,天天给她炖各种补汤药膳喝。”

“赶紧教教我,你都给孩子炖什么好吃的?难不难?”

“补汤不难,药膳的话,最好你得先去中医院看看,让老中医把把脉,毕竟里头有药,不敢乱吃。或者这样,你先给睿睿炖些好汤好水,像什么党参玉竹鸡汤、山药排骨汤、黄豆猪蹄汤、乌鸡……”

苗静边听边记,生怕记不全,她还特地问人要了笔和纸。

“冬天是滋补最佳的季节,倒是夏天,你还可以给孩子弄点儿鲜榨果汁。你要是记不全,就去书店里买一本专门的煲汤书,那个好,配料份量怎么做都给你写全了。”

“好好,这个好,汤汤水水滋养人,不像药膳,到底是药三分毒。”

“对,所以才叫你带睿睿去中医院让人家老中医把把脉,不能随便吃。”

“还是先用高汤滋补吧,药膳回头再说,睿睿功课忙,等考完期末考试,回头还有补课。”

“也行,你自己拿主意吧。”

姐俩又聊了些闲话后,也就散了。

苗静没有立刻回家,瞧着手头上的那几个汤品名字,不太有把握。毕竟,她擅长的只有家常小菜,哪怕炖汤应该不难,她最终还是决定绕道去一趟新华书店,买两本营养汤品书回家看看。

就在苗静致力于炖各种滋补汤品时,赵睿所在的市一中终于开始期末考了。

一样的,高一考三天,高二高三考两天。

也就是考完以后,赵睿终于忍不住跟他爸说了实话,说自己不想坐讲台旁边的特殊座位了。

本来嘛,赵国昌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跟他好好说明特殊座位的利弊,他肯定还是愿意接受儿子的建议。无奈的是,赵睿实在是太不擅长言辞了,从头到尾就说两句话。

“爸,那个座位不好。”

“爸,我想坐回原来的座位。”

赵国昌已经算是比较有耐心的家长了,闻言还仔细的询问了缘由。可赵睿说不清楚,支支吾吾的了半天,才勉强说了一句,粉笔灰太多。

“粉笔灰……这个没办法,大不了叫你妈给买点儿血旺吃。挨着讲桌挺好的,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再说了,爸爸现在得给你稳在实验一班,再跟你们章老师说调座位,这个真不好说。你想想,单独坐一个位子,还不会被同桌影响,多好。”

呃,章老师也是这么想的,赵睿的成绩如何他已经懒得再管了,横竖在他看来,年级段百名以后就是差生。倒是赵睿之前的同桌,几次随堂考,看得出来确实有在学习方面下苦功夫。

难得的,赵国昌和章老师的想法如出一辙,都觉得特殊位置很适合赵睿。

赵睿能怎么办呢?再诉苦无用后,他就耷拉着脑袋,老老实实的回房间写作业去了。

要不怎么说市一中变态呢?别的学校,不管怎么说,刚考完这两天必然是休息的,可市一中不同,考完试就下发了寒假作业。

一百六十张卷子,两本超过两百页的寒假作业,并且并不能保证后续会不会有所补充。

另外,从下周一开始,就又要开始补习了,学校里是补六天半休息半天,然而就这半天,苗静还给儿子安排了两节一对一的家教课。

寒假作业什么的,只能晚上抽空完成了。

也不止赵睿忙得很,其他人一样没闲着。机关事业单位,本来就是年前最忙的,赵国昌除了要忙单位的事情,还要准备礼物送给章老师,其他任课老师也不能少,当然校长之类的领导也得一一登门拜访。苗静也要跟她妹妹时时联络,偶尔有那么小半天空着,立马就进厨房折腾她的滋补汤去了。

除开赵家,袁家这头也忙,就是心态完全不同。

袁艺盘算着寒假作业又不多,反而假期还长得很,干脆利索的抛弃了作业,包袱款款的跟她奶一起去了县里。同行的,还有程飞跃,本来袁大姑是不同意的,她并不想让儿子放风,只想趁着假期好好给他紧紧弦。

然而,程飞跃也不是真的傻,他洞悉了他妈的恐怖计划,在此之前就找了救星——袁艺。

“要不你就跟我姑说,年关里小偷小摸特别多?我和奶老的老小的小……别插嘴!不然你说完我再说?……嗯,这才像样,你就说你是来照顾我和奶的,像什么车站排队买票啊,拎包扛东西啊,老房子好久没住人了,不得打扫一下?嘿嘿嘿,懂了吧?”

程飞跃当然懂,挂掉电话就奔到他妈跟前好一番表态,保证一定会好好照顾外婆和表妹,还说会带上寒假作业回县里,绝不会耽误功课的。

袁大姑听了这话,也跟着犹豫了起来。

她妈年纪倒也不是很大,身子骨看着是挺硬朗的,可大冬天的,县里的路况没市区好不多,老房子那边还是青石板路。加上这大过年的,也确实会比平常更乱,思来想去,她最终还是松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也约法三章了,程飞跃这会儿是不管他妈说什么他都“好好好、是是是”,反正先答应了再说,哪怕最终没能办成,看在他是独生子的份上,他妈也不能真的把他干掉。

感谢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啊!

这简直就是保命符!!

程飞跃乐颠颠的去投奔袁老太和袁艺了,挑了个天气不错的日子,祖孙仨坐上大巴车往县里去了。先去老房子转了转,程飞跃表示由他来打扫清理,横竖这活儿以前也没少做,让袁老太带着袁艺去老街坊家里串串门子,回头休息好了,再一起去上香祭拜。

讲道理,本来都到了县里,袁艺还是得去看她外婆的,毕竟在一个县城里。也是凑巧了,二舅单位年前旅游去了,把二舅妈和外婆一并带了过去,袁艺倒是乐得天天在她奶跟前打转,跟久违不见的老街坊们问好打招呼。

老街坊就那么几个问题,问家里人身子骨好不好,问工资涨了没,问孩子学习成绩如何。

袁艺倒是无所谓,这种程度的问话根本就难不倒她,小嘴蜜甜的把老街坊们哄得高高兴兴的。程飞跃初时还不太乐意,感觉被妹妹比下去了,可很快他就发现了好处。

县里也有网吧啊!还不需要身份证就能上网!

程飞跃高兴啊,一块五一个小时的上网费根本就不算什么的,他家的经济条件要比袁艺家好不少,袁大姑虽然爱凶儿子,可零花钱还是挺大方的,主要也知道儿子再淘气都有分寸,倒是不担心他真的学坏了。

而这回跟着来县城里,袁大姑手一松,又多给了儿子两百块。以此时的物价来看,两百块钱绝对是一笔巨款了,能痛痛快快的花用上好久呢。

哪怕一天上网十个小时,再加两瓶饮料,最多也不过二十块钱。程飞跃简直高兴坏了,只道表妹终于干了一件好事,如此这般,他当然不计较妹妹成绩好这个事儿了。话说回来,两人又不是一个年级的,且一个念理科,一个念文科,太缺乏对比性了。

为了报答袁艺,瞅着袁老太跟老姐妹聊得高兴呢,程飞跃拉着袁艺去了网吧。

袁艺:……上辈子好像也是你带我来的。

事实上,第一次去游戏厅,她哥带的;第一次玩单机游戏,她哥带的;第一次上网吧玩网游,她哥带的;第一次去动漫展,她哥带的……

当然,她哥也不光是带着她一起浪,也曾经拉上了袁恺。可惜袁恺是个奇迹男孩,头一次去游戏厅就玩得超好,好到什么地步呢?让程飞跃忍不住怀疑人生。从此以后,就再也没带袁恺玩过。

反而袁艺这种游戏小白,颇得他的好感,哪怕袁艺永远都是拖后腿的那个,他也带得很高兴。

再一次来到网吧,袁艺沉默的看着她哥给她开电脑登录,点开游戏快捷键页面……

“你想玩哪个?”程飞跃还是很民主的,并没有疯狂安利,而是想着妹妹喜欢哪个,他就陪着玩哪个。

袁艺认真的回想了一下:“扫雷?”

程飞跃差点儿没一头栽在电脑屏幕上:“你再说一遍?不不不,你不用说了,换一个,必须换一个。”

“纸牌?不然就连连看吧。”

要是一开始袁艺就说想玩连连看,程飞跃绝对会一口拒绝的。可在扫雷和纸牌游戏的暴击之下,他居然觉得,连连看是个蛮上档次的游戏。

捂着心口点开了连连看小游戏窗口,他决定眼不见为净,自己浪去了。

袁艺也没真想玩,事实上,在她重生前夕,虚拟游戏社区已然兴起,成熟的游戏也超过了三个,而其中之一,就是由她投资占股的游戏公司开发的。作为大股东,她拥有一个传奇账号。然而,再牛逼的账号都拯救不了游戏小白,她赫然成为了最优质的风景党。

唉,袁艺深以为,还是换装游戏最适合她了,哪怕她的操作再怎么小白,搭配服装的眼光却是一流的。当然,要是换装游戏加风景游戏,就更棒了,足不出门也能在如画的风景里自拍截图,多美好啊!

话说回来,已经零五年了,暴雪爸爸家的魔兽该面世了吧?

悄悄的瞥了眼程飞跃,袁艺决定,这一次无论表哥怎么安利,坚决不玩那辣眼睛的游戏。操作难就不说了,关键是画风太丑了,她还是坐等第一款换装游戏问世吧,这才是最适合她玩的。

在网上浪了一会儿,袁艺很快就败退了:“我走了,你自个儿慢慢玩。”

程飞跃并没有挽留她,因为就算刻意不去看,偶尔眼角瞥到他妹一会儿打开连连看,一会儿打开扫雷,再玩一盘纸牌游戏……

小姑奶奶你还是走了吧!!

祖孙三人在县城里待了约莫一周,期间,除了跟老街坊闲聊外,也去走了几户远亲,像袁艺二爷爷、三爷爷家,都去了一趟,不过留在家里的多半是老人了,年轻人要么外出工作要么就在外读书,曾经繁华的县城,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慢慢的消退了人烟。

之后,他们又去给袁艺爷爷上香烧了纸钱,这才乘坐大巴车返回了市区。

要说最舍不得的,并不是袁老太。老人家经历的事多了,自然也就更能看开些。再说了,她是远嫁来这边的,娘家人早已不联系多年,剩下的这些都是妯娌,相对而言,也没那么不舍了,横竖每年都会见面的,今年见过了,就好似完成了一件任务,明年得空再来呗。

而程飞跃……

qaq

袁大姑发了大火,离开一周,给的零花钱倒是花了个一干二净,可带去的作业却一个字都没写。更有甚者,袁大姑还发现了,程飞跃是带了作业,可他没带笔啊!

“你就是存心的!!”

于是,大过年的,程飞跃可怜兮兮的被关了禁闭。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长辈怎么称呼这个事情,特别神奇,蠢作者爸爸家那边,普遍弄不清楚各自的关系。

我奶以前还告诉过我,在我爸上初中时,我爸的一个隔房姐姐生孩子了。我爸就坐在门槛上,自言自语——

“大姐姐去生孩子了,我又要当哥哥了。”

我奶→_→

后来,我上初中时,有个亲戚来我家玩,我爸提前告诉我,那是他爸爸的亲妹妹的小女儿。

我:就是你表妹。

我爸:那你该叫什么?

我:表姑。

然后蠢作者的表姑来了,我觉得叫表姑太生份,就喊她姑姑,结果她特别大气的拍着我的肩膀——

“这么客气干什么?叫啥姑,喊姐就行了!!”

我→_→

相邻推荐: 太原之恋每天都梦到死对头在撩我捡个徒弟去双修七零小知青:嫁植物人小叔后被娇宠成宝锦绣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