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094章

作者:寒小期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我能升级万物 破灭虚空 诸天信条 攻约梁山 战场合同工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农家小福女 霸体巫师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决战龙腾

第094章

搬家办酒不是小事, 尤其就袁家这个情况来看, 估摸着就不太可能再回市区了, 那就更应该同亲朋好友支会一声。

正如袁老太所说的那样,通知肯定是要通知的,来不来则由对方来决定, 毕竟省城跟市区还是有段距离的, 更别提县城那块儿了。而且假如过来了,还得帮他们安排好住宿, 本来这事儿也可以让客人们自己来定,可亲戚们都知道袁艺发了财, 还给父母奶奶买了别墅,再在这些方面抠小钱就不大好听了。

袁家这边自然是由袁东海来通知, 其他人都好说, 唯独人在首都的袁三叔一家子,还有昆城那边早已远了的袁小姑一家没法过来, 不过俩家也说了,搬家酒就算了, 假如袁艺要结婚了, 那绝对立刻打飞的过来。

当然也不光是袁艺, 程飞跃和袁恺也算。只不过,前面两只已经工作了, 在很多人看来,既然走上社会工作赚钱了,那就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而袁恺还在首都上大学呢,那就暂时放过他了。

哦对了,袁恺也没法过来,他很心塞,强烈要求等他过年回家让他哥请客吃饭。

对此,程飞跃只道:“请吃个饭?他也就那点儿出息。说吧,想吃哪家的,我点个外卖。”

袁艺深以为,她之所以越来越贱了,很有可能是因为跟程飞跃这个贱人待的时间太久了。

不管怎么说,袁家这边的亲戚都搞定了,就连县城那边的袁艺二爷爷、三爷爷他们,也派了代表过来捧场,还叮嘱他们不要忘了老家、老房子。

至于赵家这边,通知亲戚们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赵秋萍。

按理说,比起人数众多的袁家亲眷,赵家这边人口还是偏简单的。赵外婆是必须要通知的,小舅和小舅妈以及图宝宝也会过来,毕竟他们都是国企单位,双休日还是休息的。他们都是一口应承了下来,表示到时候见了再聊。

唯独在给袁艺大舅赵国昌打电话时,碰上了难处。

……

确切的说,赵国昌完全懵了。

人一般是这样的,落魄的时候是想不到跟亲朋好友联系的,当然那些成天想着占便宜的二皮脸是例外。像赵国昌这种特别好面子的,一旦落魄他就不想跟以前的熟人联系,再一个就是,他也确实忙得很。

步入了2010年,无论哪个行当都在发展,也在变化,包括教育系统。

赵国昌原先是领导时,各类小道消息特别多,沦为普通职工时,虽然还是有人会通知他,但毕竟比不上从前了。偏他因为妻子苗静被诺记裁员,一度将心思花费在了重新给妻子找份工作上面,忽略了本职工作。

这也是没办法的,他那个工作本来就琐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会想到他。再一个,一旦家庭的经济状态陷入危机,多一个人赚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还有就是,没工作除了要自己缴纳全部社保金外,回头等到了退休年龄,退休金还比不上有单位帮着缴纳社保的人。

差距是不算大,一般也就差个三五百块,不可能再多了,可三五百块也不是什么小钱啊!

赵国昌动用了自己全部的人脉,这才勉勉强强的帮苗静又找了个工作。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没办法了。毕竟苗静的学历和年纪都是硬伤,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具体也就没法挑剔了。

等苗静这边养好身体又重新上班后,家里刚恢复了平静,教育局突然出了幺蛾子。

理论上来说,像这种单位是绝对不可能随便裁员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再说赵国昌最多也就是在工作上不够尽心,人家又没迟到早退,根本没理由裁员。

事实上,赵国昌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这般有恃无恐。

然后,他就被调职了。

没说要裁了你啊,只是调职嘛,这是单位的结构调整,也是为了适应这发展迅速的时代,小细节处的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对外的说辞,听着特别义正言辞,可谁还不知道谁呢?

……

调职之前,该有预兆还是有的,毕竟赵国昌并不是普通员工,他这辈人讲究个情分,哪怕明知道事情不可为,还是有人偷摸着给他漏了口风。

赵国昌很惊讶,而在惊讶之余,更多的则是惶恐。

他以为就算被降职了,也依然能安安稳稳的待到退休,哪怕办公室小职员的日子是不太好过,但其实具体情况还挺不错的。主要是吧,每年教育局都会有新进来的员工,这些小年轻还是很有冲劲的,很多活儿都会抢着去做,毕竟考都考进来了,总不可能一进来就直接进入养老状态吧?

比起小年轻们,赵国昌特别颓废,他自知晋升无望,早不早的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迟到不早退,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不知情的人还道他是看门大爷呢。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单位要进行结构调整,先向编外员工开刀,当时他还觉得挺不错的,人少了福利就多了嘛!

谁知,等那些编外员工陆续离开后,就传出了单位内部会进行职位调整的事情。

提前得到了消息的赵国昌,在惶恐了两天后,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谈话。当时,他的心头就涌起了一股子不详的预感,总感觉厄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可他总觉得自己几十年的苦劳应该被领导看在眼里,就算真的要调职,应该也是从这个部门换到那个部门。

去领导办公室的路上,他已经在脑海里盘算好了待会儿要如何应对,他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据理力争,卸磨杀驴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教育系统里。

你能把兢兢业业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授直接辞退?或者让他去当看门大爷?必须不能啊!

然而,领导并不买账,哪怕赵国昌已经尽可能的说出了他的理由。

卸磨杀驴当然是不对的,可假如是磨盘坏了呢?还不让换一个?这就好比当年汽车代替了马车,原本的赶车人变成了驾驶汽车的人,虽然中间也付了汗水,但起码成功的过渡了。可马呢?谁也不曾意识到,工业的发展导致全球马匹数量骤减,至于那些马去了哪里,还需多问吗?

领导最终还是讲了点儿人情,安排赵国昌去了一个新成立的部门。

简单的说,就是专门处理举报电话和信件的,谁让最近这几年,各种投诉是接踵而至,大量的信件堆积如山,而局里设置的举报电话更是被外面评论为永远打不通。

其实不是打不通,是太忙了。

所以这次,新成立的部门里,一口气安装了十个电话分机,专门这些事情。当然,要是学生放假期间,这些人还可以去别的部门帮忙,反正是哪里需要就去哪儿,为整个单位排忧解难的。

赵国昌不想接受这种调职,可他不得不接受。

调职之后,底薪倒是没什么变化,毕竟是国家规定的工资,但福利彻底没有了,灰色收入就更别提了。至于想通过举报来抓别人的小辫子,那更是想都别想。因为多数的举报电话针对的根本就不是教育局,而是某个学校,或者某个老师。尤其是临近放假期间,各种傻孩子打电话冒充家长举报学校要求补课,或者干脆要求教育局插手学校,赶紧放假啊,不要再拖了啊!

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光是听着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响起的电话铃声,赵国昌都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

哦对了,他还当了个小领导,管着这个新建立就注定没前途的部门。

罢了,日子不都是熬着过来的吗?

现在已经是2010年年底了,只要再过个大半年,他的儿子赵睿就可以从大学毕业了。到时候,多了一个人赚钱,家里的负担想来也会减少很多了。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来自于小妹赵秋萍的电话,邀请他去省城喝乔迁酒。

赵国昌有点儿懵。

因为自家的日子一团糟,光是理顺就花费了他大量的心力,他根本就没空去管妹妹家的事儿,也因此完全不知道他妹一家早就已经离开了市区。

“你们什么时候走的?”

“就年后啊,小艺非要在省城买个别墅,我和她爸当然要过去帮着掌掌眼。等别墅买好了,那边基装什么的倒是都做好的,可那也得继续精装修一下吧?还有买家具家电什么的,都是事儿。小艺她忙,我这个当妈的还能撂开手不管?”

赵秋萍随口说了这将近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当然她完全没提袁东海因为世界杯陷入人生低谷的事儿,主要是觉得太丢脸了,所以只说了关于买别墅、装修装饰,以及即将要办的乔迁宴。

“妈那边我已经跟她提了的,二哥说到时候他和二嫂会带着妈过来的,回头我去车站接他们。你要是来的话,不然跟二哥他们一起?反正也是要转车的。”

县城的交通很醉人,反正没直达去省城的,不管怎么样都要在市里的长途汽车站绕一下。

赵国昌知道这个情况,沉默了半晌后,答应了:“嗯,我跟国运联系一下,确定了再跟你说。”

“行啊,反正我现在空得很。”

“你的工作呢?单位批得出假来?”赵国昌突然想到了这个事儿,忙问道,“最近好多单位都在闹什么结构调整,你们单位怎么样了?”

“不知道,我办了停薪留职,小艺她爸也是。”赵秋萍无所谓的说道。

赵秋萍完全不知道,自己随口的一句话犹如在赵国昌耳边炸了个响雷,惊得他差点儿丢掉了手机。

“停薪留职??你疯了吗??”

“就现在这个大环境,你一旦离开了单位,还想再回来??”

“秋萍你太胡闹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你知不知道你一走,立马就会有人替了你的位置,到时候你要是再想回单位,还有可能吗?”

赵国昌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一向安守本分的妹妹会突然做出这么胡来的决定。要知道,国企都是离开容易,再想回来却是难于登天的。

“大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回不来就不回来呗。你说我辛苦了那么多年,工资也就三千不到点,这还是加了好几回工资的。一年来也就三万六,我都这个年岁,最多也就再干个五六年,连二十万都赚不到。何苦呢?”

“那你就不管退休以后的事情了?离开单位后,社保怎么办?每个月不得多交小一千块的社保?回头你退休金还不如你以前的同事高!”

赵秋萍仿佛看到电话那头亲哥的抓狂,突然觉得有些好笑:“没多少的,每个月算一千,一年也才一万二,五年算六万好了,再加上我刚才算的工资损失,那也才二十六万。退休金比别人少拿个三五百的,一年也就几千块钱。反正你撑死了算,也就吃亏了个五十万吧,能有什么呢?小艺老我说眼皮子浅,就只盯着跟前的一亩三分地。唉,我算是看透了,钱啊,不能靠节省,要靠赚的。”

生平头一回,赵秋萍反过来劝她哥看开点儿。

“儿孙自有儿孙福嘛!你看,明年六月份睿睿就大学毕业了,到时候找个好工作,你和我大嫂也可以享享福了。”

赵国昌满嘴的苦涩,有心想开口说点儿什么,可又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以前,是他劝妹妹不要总是小家子气,没想到有朝一日反而是他盯着那几百一千的小钱算计个不停。

这算什么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风水轮流转?

不管怎么说,赵秋萍有一句话倒是颇得赵国昌的心,那就是他儿子赵睿明年六月就该大学毕业了,还是以全优的成绩毕业的。

大学跟初高中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人一旦上了大学,哪怕原先很是用功,也极有可能沦为敷衍学习。这主要是因为脱离了原先的高压环境,没了老师和父母的监督,懒病一犯,就一发不可收拾。

假如有人能控制得自己,坚持四年如一日的上早晚自习,从不缺课逃课,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将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全都吃进去消化吸收,那么他拿到奖学金真的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别人不用功时,你一个人用功,那奖学金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

连着三年,赵睿都拿到了学校里发的奖学金,钱是不算多,但这个本身的意义就不在于钱的数目。因为之前门门功课都是优秀,哪怕最后一年的毕业考还未开始,赵国昌对儿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他都替儿子盘算好了,毕业后就回家考公务员,国家对应届生有优待,假如能一次考中,那当然是最好的,哪怕第一次失败了,也可以想法子把人塞进去当个编外员工,回头继续考,总有考中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赵睿那个文凭还是能够唬人的,一本嘛,放在全国范围内那是算不了什么,可他们省又不是文化大省,赵睿那个学校已经很不错了。至于专业,当然那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同校中最低的,可这玩意儿得分情况,你要是去社会单位应聘,人家肯定会说道的,考公务员就无所谓了,专业不合适又不妨碍你考公的。

挂掉电话后,赵国昌很是盘算了一阵子,感觉自家这日子虽然比不上妹妹家,但总得来说还是很有盼头的。

试问,袁艺一个高中毕业大学肄业的女孩子都能闯下这么大的一番事业,赵睿一本大学毕业,考个公务员还能难倒他?

这么想着,赵国昌给妻子打了个电话,通知乔迁宴这个事儿。

相邻推荐: 太原之恋每天都梦到死对头在撩我捡个徒弟去双修七零小知青:嫁植物人小叔后被娇宠成宝锦绣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