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哪有人会真的喜欢孤独

作者:吴海斌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战场合同工 霸体巫师 诸天信条 农家小福女 攻约梁山 我能升级万物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决战龙腾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破灭虚空

倏忽温风至,因循大暑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到了百无聊赖的周末,午饭后的寝室因为空调故障,闷热不已,几位室友虽然大汗淋漓,却依然坚守着戴着耳机玩游戏,对游戏完全没兴趣的瑞琦,骑着自行车穿过林荫道,来到了整洁凉爽的图书馆,想找一本好书看看,消磨时间。

琳琅满目的书架上,各种专业课辅助书,工具书,中外名着,古今典籍数不胜数,整齐罗列,瑞琦逛了一圈,最后选了一本明代隐士洪应明的着作<菜根谭>。

踱步到靠窗的过道,瑞琦想要找个位置坐下,刚走过了一张书桌旁边,他的余光又感觉到了似乎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他停下脚步,回过头望了一眼,确实...又是碰巧遇到罗拉,她正一个人静静地端坐,翻看着一本泛黄的书。

只见几束明媚的阳光,倾洒在她温柔的侧脸上,中分的秀发单边撩到左耳上,一双深邃的眼神,不知是在被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吸引。

瑞琦注视着她,慢慢走了过去,状态专注的罗拉都没注意到他站在了旁边。

“你好罗拉,我能坐这儿吗?”瑞琦微弯着腰,看着她的神情,轻声地问。

罗拉这才抬起头,看到眼前的瑞琦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但面对这张秀气的脸庞,温文尔雅的谈吐和一双玲珑剔透的星眸,她还是调整呼吸,尽量控制自己的仪态,礼貌地说:“额...可以,你坐吧。”

瑞琦应声坐下,罗拉想起之前周梦琳在寝室误解她的那些话,此时难免还是有些不自然,不知道和瑞琦这样坐在一起,该说什么。

“怎么就你一个人,她们俩呢?”瑞琦先打破了这一小会儿的沉寂。

“哦,她俩去理发店做头发去了,我一个人下午没事干,就来看看书。”罗拉只是继续低头盯着书,没有和瑞琦对视。

“我也是,他们几个都在玩游戏,我实在没兴趣,就过来看会儿。”瑞琦镇定地说着,尽量缓和这略带尴尬的气氛。

“哦。”罗拉这会儿一想到周梦琳,就不知道和瑞琦能有什么话题可以启齿。

“那...你看的是什么书呢?”瑞琦凑过去想看一眼,可罗拉下意识就迅速往另一边侧身,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瑞琦见她这动作就马上收回了身子。

然后罗拉才抬起头,向他展示着自己这本书的封面,说道:“这书是<我们仨>。”

“哇哦~太值得读的一本书了!挺巧的,我高中的时候也买了这本书看过。”对文学和写作也比较热衷的瑞琦,一看到这本书熟系的棕色封面,<我们仨>三个娟秀的字体,是杨绛先生的笔迹,这是一本充满墨香味的温馨散文随笔。

“...是么?”罗拉这时候不由转过头,终于望向了瑞琦这边,一脸惊奇,因为这毕竟是一本不属于现代口语文风的书,不属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流行产物,在如今的90后和00后群体中,显然不如那些武侠类,玄幻类,言情类的小说更受追捧。至少在她身边的同学朋友中,还从没遇到有谁说看过。

“当然,我完完整整地看过两遍,关于这本书,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了...”瑞琦回忆起他高中在课余时间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感受,至今印象深刻。

罗拉此刻一言不发,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位似乎感慨颇多的书友。

“我想,能被尊称为先生的女人,杨绛可能是咱们国家的最后一位了。”瑞琦双手交叉,望着罗拉手捧着这本书,轻声细语地感叹道:“这本书...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在20世纪宏大的时代背景衬托下,显得真挚感人,没有华丽的渲染,可平实精辟的文笔,当时让我很动容。一个老人在90岁后还能写出这样的回忆录,真是太伟大了。”

“对啊,有些人一听到杨绛,只记得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可除了这个光环,她自己也是个多么顶尖的文学家翻译家啊!她和钱钟书的完美爱情让人心驰神往,又精通多国语言,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动荡年代,翻译出那么多经典,贡献太大了。”罗拉把这本书看到一半,也觉得太发人深省。

“没错,丈夫才华四溢,是文学泰斗,女儿是英语系教授,杨绛先生自己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能把一家三口几十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美好和艰难,以这么从容通透的方式描写出来,是多么温暖的一部作品啊!”瑞琦想起自己花了很多时间认真看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觉得这对文坛卷侣的人生真是浪漫至极。

“可是,97年和98年,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她是在独自生活很久以后,在92岁高龄动笔写的这本书,她说的这句<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一种痛苦吧?”罗拉分析道。

“那倒不见得,我觉得是哀而不伤,她是带着欣慰写完了这部随笔,她的人生有过世纪佳缘,有过乱世穿梭,有过平澹度日,有过波澜壮阔,她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一生都可以住在书里,最后去了天堂和家人团聚,终于再也不用一个人怀念我们仨了,她会很坦然。”瑞琦望着罗拉,说着自己的这段特别的见解。

罗拉听完就更是一番震惊,她觉得瑞琦对杨绛先生这部<我们仨>的理解,比她还要更深刻,她觉得很少有男生,会沉迷于这种风格的作品去细细研读,于是她说:“挺独到的书评,谢谢!不过....我还没看完,你不可以透露更多了。”

“呵呵,好的,明白。”瑞琦笑着,不再去思量这本书传达的内容。

“那...你看的是什么书?”罗拉没看到瑞琦那本书的封面,就转而问道。

瑞琦也展示了<菜根谭>的封面给罗拉看,她一脸好奇说:“这...我没看过。”

“很正常,确实现在看的人不多,大家肯定更愿意看情节丰富的小说。”瑞琦解释道,“这本<菜根谭>是明代的洪应明写的,他只是一个隐士,不算名家,他生活的年代,明朝已经全面衰败,政治黑暗,仅管他是个很有才情的人,但仕途郁郁不得志,不想和权贵同流合污,就隐居山林,汇总出了这部语录体的随笔。”

“同样是随笔,和杨绛先生这本,已经相差了快四百年呐。”罗拉说道。

“对啊,两个作者都是在记录时代变迁,菜根谭三个字,通俗地讲,就是贫穷到只能吃菜根时的一些感悟,可更深层的理解,就是说当一个人面对厄运时,该怎么坚持自己的信念,奋发向上,去浇灌自己的理想。”瑞琦在看过一些书中的内容后,这样评价。

“你真的有点奇怪诶!怎么都喜欢看比较小众的书呢?”罗拉一脸疑惑。

“因为这里面的古语,对仗工整,内涵精辟,虽然过去了四百年,可这古人的智慧,还是很受用,并且,我还有个特别的目的。”瑞琦望着罗拉,卖着关子。

“...什么目的啊?”罗拉不解地问。

“因为这也属于方文山说的中国风,我平时有自己写歌的习惯,我想,从这本书的经典语句里,吸收到一些创作的灵感。”瑞琦这样解释,说着就又从包里掏出了他那本专门用来填词的笔记本,拿起笔,想开始写些摘要。

“哦,原来如此...明白了。”罗拉对瑞琦的这份用心,确实有些刮目相看了。

“那...班长大人,我接下来就保持沉默,先不打扰你了,咱们各自好好看书吧?”瑞琦开始了专注的状态。

“嗯,好的...”罗拉悄悄看着瑞琦这皮肤白皙的侧脸,英挺的鼻梁,心想这么有文艺气息的一个男生,真算是稀有动物了......但马上又想起梦琳对他的好感,就马上提醒自己回过神,又继续看起了杨绛先生这本<我们仨>。

图书馆窗外的蝉鸣,在装点着这个盛夏,但两个人端坐着,都感觉到丝丝的凉意。经过一阵走心的书评探讨,瑞琦和罗拉就这样静静待在一起,看着书,让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流逝...

瑞琦觉得,一种很温馨,很舒畅的感觉,正在缱绻萦绕着,轻松自在,他一页页地翻着书,一直没有去看身旁的她,可他的余光时刻都能感觉到,她的身影是这么恬静优雅,这突然让他想到了一句话:

“哪有人会真的喜欢孤独呢?他们不过是遇不到交心的同类罢了。”

到了傍晚,罗拉看过了很多篇幅,突然合上了书本,缓慢起身,挪开凳子,对瑞琦说:“额...我要先走了。”

“不看了吗?”瑞琦也跟着起身,给罗拉让出往外走的过道。

“嗯,你继续看吧。”罗拉抱着书说道。

“我也看得差不多了,也到饭点了,要不...一起吃个晚饭?”瑞琦试探道。

“哦,不不,抱歉我没时间,还有事要马上赶去一个地方。”罗拉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说。

“要去哪儿?”瑞琦疑惑地问。

“我...”罗拉有点犹豫,欲言又止,支支吾吾了一下,还是跟瑞琦说了:“我找了个周末兼职,要去王家湾一个售楼处上晚班。”

“哦,这样...”瑞琦一听,原来她还是这样一个独立上进的女生,不由又产生了一些共鸣,他纠结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那我自行车就在楼下,要不骑着送你过去上班?”

罗拉一听马上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说:“不用了不用了,不用麻烦,路挺远的,我坐公交就可以了,谢谢你。”

“那...好吧,不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忙完了记得赶紧吃饭。”瑞琦关心了一句。

“知道,我先走了。”罗拉挥了挥手,刚准备走,又突然想到个事,转过身,打开书本,里面夹着一张便利贴,她拿了出来递给瑞琦说:“对了,那天你说自己喜欢踢球,我进了学生会社团办公室,要了个学校足球队队长的手机号,他叫石锋,你要是有兴趣,可以联系他加入。”

瑞琦一听就觉得惊喜,这正是他需要的,接过这张便利贴,感激地说:“太好了,太谢谢你了!”

“不客气,你这么远从浙江过来我们大湖北,总得有些感兴趣的消遣才能更快融入嘛。”罗拉笑嘻嘻地说,“我先走了,不然可能要迟到了,拜拜!”

“嗯,路上小心!”瑞琦又叮嘱了一句,然后他憨憨地笑着,看着罗拉转身一路小跑,离开了图书馆大楼。

相邻推荐: 高武时代:在线教育全人类极道神体我在修仙界当up主专业剪红线[快穿]我的狐仙小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