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忙于赚钱的吴添

作者:又说那话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战场合同工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信条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破灭虚空

不说吴添和苏芊芊二人之间的感情,吴添现在有些头疼的是资金问题。

地皮和博物馆的主体建设都由顾家包了,可内部装饰,还有地下室以及展厅的安保监控等等都需要资金。

除此之外,博物馆周边的环境布置也不是一笔小费用。眼前光是博物馆的设计费就达到了千万。

公开招标,姑苏的一家设计单位中标,全局基本按照吴添的理念呈现出一种包容了西式建筑风格的中式园林布局。

在某些细节方面,吴添又要求做了一些改动,并且还参与其中,不但给出了设计要求,甚至自己动手从事设计绘图。

虽然学的是化学专业,可吴添书法绘画方面还是有些功底的,这都是小时候被自己外公逼出来的结果。再加上后来从事古玩买卖,看店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写写画画打发时间。

资金方面,有郁泉波在帮着跑,很快银行那边就放了五个亿的贷款。可按照郭恬儿的计算,整个工程全部完工大约需要八个多亿。这还不包含后续一些零碎的花费在内。

按照目前出来的设计图纸计算,内部装修最便宜的报价就需要两个多亿,安保方面联系了国外的一些安保制造服务公司。都是专门为艺术博物馆和银行服务的那种大公司。

对方给出的设计报价起码三个亿起步,这还只是个地下保险库和外围监控以及防火防盗等系统工程的报价,如果再加上所有展品柜台安保的造价计算,起码还要多出一个多亿。

此外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围的园林设计和建造,包含所有的绿植在内,又要一个多亿。

根据吴添自己的计算,恐怕没有十个亿根本就打不住底。前期的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然而银行的贷款又不是不用归还,无非只是周转和暂借而已。

因此,捞钱就成了吴添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抽空吴添和陈凡回了一趟元末,这边有些日子没来了,去看了看老朱,说明自己病的很重,因此还需要回去疗养,这边有黄韬暂时负责。

老朱对于吴添也很关心,不过眼下也没什么大事需要吴添帮忙的,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老朱送给吴添不少珍贵的药材,什么人参虫草灵芝鹿茸的,总之什么值钱给什么。

吴添也是一番感谢,说自己身体完全康复之后,还会回来替老朱效力等等。反正二人算是宾主尽欢。

其实吴添之所以回来的目的,是要拉回去那些被开采出来的印石石料。这些被精选出来的石料,在这边已经经过了粗加工。

原本,吴添还准备在这里进行精细加工的,也算是给这个时空提升一下生产总值,顺带着解决一些工匠们的就业问题。

毕竟古代工匠的手艺可一点不比现代的差,甚至很多工艺远远高于现代工匠。可唯一的缺点就是慢。

古代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就比如玉石雕刻来说,很多关键部位都是需要一点点去雕琢和研磨。

而现代空间,直接金刚石的磨头和机器,古代需要几天十几天的事情,这边可能几个小时就搞定了。

因此,衡量再三之后,部分精品印章石料留在古代加工,也给那些工匠们一些业务。这些人在当时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可在吴添眼里每一个都是宝贝。

剩下的大部分石料,装包后在黄韬的帮忙下,三个人连夜运回了现代时空。

当赵静和宋子彬二人看见几大包三大名产地的精品印石原料之后,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不单是因为数量众多,而且每一件可都是精品,有些甚至是极品,在现代已经很难找到这些石料。毫不夸张的说基本上算是绝坑了。

可这些石料吴添却带来这么多,震撼的二人都说不出话来。好在两个人也不是第一次被吴添吓着了,早就有些习以为常。

经过一开始的惊愕之后,两人开始帮着吴添盘算如何进行后续的精加工,又如何将这些印章石料卖出一个高价钱。

赵静毕竟是从事书画买卖的,而印章和字画脱离不了关系,因此赵静在这方面认识不少关系和熟人。

二话没说,直接开始打电话联系人。

首先,几件最极品的印石料,将会找大家雕刻,以后留在吴添的私人博物馆内作为珍藏。其他的一些,少部分需要送人打好关系和名气。

其他高档次精品,由赵静找到西泠的拍卖公司,和对方合作,专门组织一场关于印石以及原料的拍卖会。

剩下的部分档次稍逊一筹的,找人代为加工,然后一点点的对外出售。

这样起码前期吴添不用去投入请人加工和雕刻的费用,另外拍卖会也可以帮着吴添打响名气。虽然现在吴添在圈子内也已经小有名气。

可那是之前那批国宝级文物古玩带来的,再说了大家都认同了他编的故事,所以那些东西再珍贵,也是他外公传下的。并非是他自己淘换来的。

东西吴添带回来了,剩下如何操作和卖掉干脆就直接交由宋子彬和赵静二位负责,他们也知道现在吴添缺钱。

自己虽然能够帮到一些,可几千万对于吴添所需要的资金来说,缺口还是太大。而吴添能够自己赚到的话,他们帮着出些力还是没问题的。

没几天,赵静找来的行家在看了这批货之后,给出的估值在一点五个亿左右。吴添一听觉得很满足,因为自己那边还有十多座矿山,这里的才是几个月的出产而已。

搞定了印石的事情,吴添马不停蹄又回了一趟元末,别忘了他在浮梁,也就是现代的景德镇还有十座老朱送的瓷窑。

虽然现在不少还在修复,可一些也已经开始复工复产。暂时吴添所要的那种精品青花瓷和釉里红等还没发烧制,可一般的瓷器还是没问题的。

吴添这次来,主要是解决技术问题还有瓷工窑工待遇问题。之前他没怎么管,是因为浮梁刚平定,局面还比较乱,如今攻克也快一年了,相对稳定很多。

找来管事的,吴添直接宣布开始招聘制瓷高手,待遇按照能力划分档次,即便是最低档次的瓷工窑工,每个月也有一两纹银的工钱。

这比以前他们的待遇提高了许多,而作为匠头的老工匠,只要技术好,起步就是每月五两,还有年底分红,以及什么技术进步奖,收徒传艺奖励等等各种奖项。

目的就是一件,赶紧的给我烧造出精品瓷器来,爷还等着这些瓷器回去卖钱呢。

这些烧造出来的,吴添是不会收藏的,毕竟他觉得和自己在现代制造没啥区别。可对外出售还是没问题的。

数量也不需要太多,比如釉里红,自己提前给它弄上‘大明洪武年制’的字样,有个一二十件,带回现代时空,一件两三千万,那就好几个亿。

如此一来自己的资金缺口也就差不多了。

相邻推荐: 捡到女主少年时表小姐总是很忙[快穿]穿书后我被女主标记了满级大佬重生以后穿越历史的古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