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印石文化

作者:又说那话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战场合同工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信条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破灭虚空

日子一天天过去,吴添和陈凡也都一直在忙碌着。

时间也已经到了七月中旬,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古代可不比现代,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甚至连冰啤酒都没有。

陈凡找吴添商议一番之后,准备穿越回去,免得在这里受罪。

吴添想了想,自己也觉得有些吃不消。于是按排好了所有工作之后准备和陈凡二人穿越回现代时空。

临行前,吴添总是觉得有些别扭,似乎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于是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冥思苦想,可却始终想不明白。

距离和陈凡商定好的穿越日期还有两天。吴添一边交接手头上的工作,顺带安排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任务。

可头脑里却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困扰着他。

这天从学校回府,因为时间还早,又和陈凡约了去夫子庙附近吃饭,索性进城之后吴添就没有坐马车。

让车夫自己先回去,他一个人在街上溜达一圈,散步去约好的酒楼。

如今的应天城可比吴添刚穿越而来的时候繁华多了。主要随着老朱的统治越来越稳固,加上吴添和李善长等人一直倡导兴商的概念。

所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应天城就繁华起来,甚至按照吴添的认知,可能都超过了原本历史上老朱登基时候的程度。

去到夫子庙的路上,沿街两边都是商铺,各色各样的商品都有出售。最多的还是一些农产品以及日用品。

路上吴添甚至看见了两家专门售卖小商品的店铺,里面的货物有部分是他和陈凡从现代时空背来的。其他则是一些这个时空仿制的。

不得不说国人对于山寨的能力确实是强大。

临近夫子庙一代,街边店铺里售卖文房用品的渐渐开始多了起来。时间还早,吴添随意的进了几家看了看。

实际上他也不想买什么,无非只是好奇而已。不过高品质的宣纸,吴添倒还有些兴趣。看中了也会买上几刀。

不为别的,只为回到现代时空之后,能够以此来制假。当然,制假的肯定不是吴添,而是他半个师傅的赵静。

反正就是顺手之劳,买些宣纸带回去还可以拉近彼此关系。至于说造出来什么赝品字画,那是赵静的事,和吴添无关。

因为他的店里从来不会卖假货,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

转了几家店,吴添买了一些不错的宣纸和笔墨。正准备离开直接去赴宴的时候,偶然间目光看到隔壁一家店铺里似乎有印石销售。

这时吴添脑海中一个念头划过,总说自己这些天什么事情想不起来,却又有些烦心呢。感情是穿越来之前自己接了一笔买卖。

对方想要委托他收购一方寿山‘鸡骨白’的印章或石料。

今天一看见这些印章,吴添这才想起来。于是索性迈步进了隔壁的这家店铺,想要看看运气如何。

有没有可能捡个漏买到客户需要的东西。

其实吴添自己心里也有数,寿山石中的精品不少,比如田黄,将军洞,荔枝冻之类的。然而最为传奇和名贵的则是明代中期就绝坑了的‘鸡骨白’。

印石文化是华夏特有的,传承了数千年。其中最为悠久和著名的三大印石分别是:青田石、昌化石和寿山石。

至于后来所谓四大名石之一的巴林石,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开采的,所以在古代根本就没有。

青田石以封门青最为著名,其中最珍惜的要数‘灯光冻’,只是这一品种的印石在明代早期就已经绝迹。

昌化石最为有名的是鸡血石,一直以来产量还算丰富,直到现在有些矿坑也还在出产。无非是品质大不如前。

寿山石的品种最为丰富,其中如今最著名的就是田黄石,所谓‘一两田黄一两金’,这是古代就有的说法。

然而有些小品种或者独坑的印石实际上更为稀少,比如‘鸡骨白’之类的。一则是产量小,二来早早的就绝坑了,所以名气不是很大。

吴添其实也没报太大的希望,不过既然来了进去看看也无妨。如果有好东西,买回去也还是可以的。虽然不会像元青花之类的那么赚钱。可是作为自己收藏还是很有价值的。

店不大,进门后,掌柜的亲自迎了上来,介绍产品并询问了吴添的需求。

吴添也没回答,只是表示自己先看一看。然而看了一圈之后,吴添有些意兴阑珊,东西都是些大路货,没啥特别有意义或者值钱的。

不过吴添知道,古代人做买卖和现代人的习惯不同,值钱的东西绝对不会拿出来炫耀,而是私下里偷偷的交易。

因此看过店面上的那些印石之后,吴添向掌柜的表示自己想要买些好东西。

果不出其然,掌柜的闻言之后,立马将吴添请进了后堂,并且让伙计送上茶水糕点。

没一会儿,吴添刚喝了一口茶,就有几个伙计端上来十多个精致的小锦盒。

掌柜的一边笑着和吴添说话,一边逐一将锦盒打开请吴添鉴赏。

这下,吴添算是开了眼。东西虽然算不得精品,可都不差。有摆件有印石,而且涵盖了三大名石。

“掌柜的,还有没有更好一些的,或者说是更加珍稀的印石?”

看了一会儿之后,吴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掌柜的微微一愣,而后笑了起来。

“好东西不是没有,可是价格不便宜。而且如今进货的渠道有些困难,大多还是以前囤积的,因此...”

吴添摆手打断对方后面的话,都是老一套了,无非是为了抬价而已。

“只要是好东西,我不会在乎价钱。”

掌柜点点头,于是吩咐伙计从后面有取出七八个锦盒来。

一一打开,吴添这回算是满意的微微颌首。

东西不多,三个摆件,十一枚印章石料。其中三个摆件有两件是昌化鸡血石精雕而成。另外一件是寿山的芙蓉石。

十一枚印章中,极品青田封门青四方,满血昌化鸡血石两方,其中一方还是所谓的精品‘刘关张’(意思是黑红白三色相间)。

剩下的五方印章都是寿山石的,两方田黄,一方田白,一方月尾紫,一方荔枝冻。

吴添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光是眼前这些物件,带回现代时空,估摸起码在三千万以上。一时间有些懊恼,自己之前是不是眼光有些偏颇了,居然把这个古玩杂项给忘了。

殊不知,这印石文化也是古玩行当中重要的一门。这些年随着印石矿产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匮乏,价格也一路飙升。

尤其是个别品种,如鸡血石和田黄石这一类的更是被炒作上了天价。

随便一个拍卖会,几十克重量的田黄都能卖到上百万。

而这些对于古代的大明虽然也珍稀,可价格远还没有那么高。

相邻推荐: 捡到女主少年时表小姐总是很忙[快穿]穿书后我被女主标记了满级大佬重生以后穿越历史的古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