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七十七章

作者:三千大梦叙平生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诸天信条 农家小福女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我能升级万物 霸体巫师 攻约梁山

强弩营箭在弦上, 混乱之下,屡屡有流矢惊弓。

文德殿内殿,皇上由内侍扶着落座, 听着殿外一片喧哗混乱, 神色格外阴沉。

一刻前, 侍卫司暗卫禀报, 琰王当街与人过从甚密,又几乎亲口承认了那人的身份。

皇上这些天本就已有疑虑, 听过禀报,心中几乎已认定了萧朔私匿逃犯、勾结云家余孽,更多半已知晓了过往之事。

倘若萧朔已清楚当年真相,偏偏赶在与襄王一党生死博弈,难保不会叛向襄王, 与朝廷倒戈相向。

召萧朔入宫,本就是为了将其设法软禁。若再无挽回余地, 纵然多少要留些后患, 也要当即诛杀。

可此时情形,竟又如昔日大理寺玉英阁一般, 硬生生扑朔迷离起来。

“是否可能……琰王其实已知当年真相?”

太师庞甘叫内侍扶着坐下, 躬了身, 迟疑低声道:“或是从一开始, 琰王将云家余孽抢回府中,便是使了个障眼法。其实并非要将人带回去折磨凌辱,而是暗中相救……”

皇上皱紧了眉:“不会。”

“朕看着他长大, 若他有这般城府,又岂会放心将云琅交到他手里。”

皇上阖了眼,用力按着眉心:“这些年来, 朕屡屡试探他,那般恨意戾气是装不出来的。”

“话虽如此。”庞甘小心道,“琰王这一番话,撇的也未免太过干净。”

太师府早同琰王水火不容,单是这些年的刺客暗杀,便已不知凡几。

萧朔若有一日得了势,绝不会轻易翻过作罢。

庞甘不能坐视萧朔这般蛊惑圣心,垂着眼皮,低声劝道:“毕竟养虎为患,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他究竟藏了什么打算?依臣说,皇上当年就该狠下心,斩草除根……”

“是朕狠不下心么?”皇上沉声道,“当时的情形,朕莫非还能有别的办法?”

昔日能扳倒端王府,大半都是借了襄王暗力,博弈之后,各方力竭神疲,已都无力再追击半步。

毁了一个端王府,还能咬死了不认,尽数栽在襄王一派上。若是连萧朔也不留,纵然先帝病得再重,再顾念社稷稳定,只怕也不会再忍他。

“还有云家那个余孽,死死护着他,竟还敢威胁朕——”

皇上压了压烦躁,敛去眼底寒意,重重按着额角:“罢了,过往之事,还提它做什么?莫非现在后悔,还能回去将人杀干净了不成?”

皇上定定心神,眉头紧皱:“只是那个云琅……”

他的确不曾想到,云琅竟会诓骗萧朔,说昔日血案都是襄王一脉暗中谋划。

倘若萧朔并不知过往真相,或许尚可驱使……

“陛下不可!”庞甘急道,“琰王便也罢了,莫非皇上连云琅也信得过?!”

庞甘隐约看出皇上动摇,再坐不住:“那云氏小贼何等奸猾,又尽知当年真相,多留一日,便多一日的祸患!当初老臣便说,纵然是赏琰王人情,当初也不该将其交给琰王府,如今竟叫他寻了空脱逃,岂非放虎归山……”

“句句当年,事事当初!”

皇上终于叫他彻底耗尽耐性,沉声呵斥:“当年你太师府信誓旦旦,只说派的刺客尽皆精锐,定然能将琰王府一把火烧尽,可人才进了人家府里,信号烟火就上了天!”

皇上寒声道:“云琅在刑场上叫琰王府劫走,你与高继勋哪个敢拦了?眼睁睁看着琰王府将人抢回去,如今又在此处聒噪!”

庞甘面如土色,立时噤了声,再不敢多话。

皇上心烦意乱,用力一拂袖,在内殿来回走了几圈:“如今侍卫司是忠是奸,竟也辨不清了!朕原本还指望着高继勋,念他好歹也算是个能打仗的,如今竟连他也是襄王一派……”

庞甘对此事本就心有疑虑,只是高继勋死得太快,不及辩驳便彻底没了对证,说再多也已没了用处。

他刚惹了雷霆之怒,此时更不敢多话,只低声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皇上已懒得多话,扫他一眼,听得殿外喧哗渐歇,便抬手推开殿门。不叫内侍相扶,径自出了内殿。

常纪已将乱局平定,此时正带了金吾卫清理外殿破窗而入的流矢。见到皇上出来,吓了一跳,忙叩首:“陛下,外殿尚未理顺……”

“无妨。”

皇上蹙了眉,扫过梁柱上零零散散扎着的羽|箭:“琰王呢?”

“事出突然,侍卫司一片慌乱,琰王殿下去稳定殿外情形了。”

常纪道:“末将审过,强弩营并不知情,只是听令来文德殿捉拿逆犯罢了。”

常纪按照萧朔吩咐,垂首禀道:“这些流矢都是不明情形时两相冲突,不慎惊了弓,伤了些人,倒并非有意为之。只是惊扰了陛下圣体,罪该万死。”

皇上在内殿平白憋了一肚子的气,此时见常纪恭顺,说得又是他心中最担忧的一桩事,听得脸色缓和了不少:“甚好,精干利落,比只会说嘴的强上百倍。”

常纪忙叩首,口称不敢,又道:“高大人竟叫流矢毙命,未免太过凑巧,可要详查?”

“详查什么?”

皇上神色疲累,慢慢按着额角,坐在暖榻上:“朕自己都是证人,亲眼看见了当时情形。莫非还能有人在窗外听声辨位,又预先猜中他会扑过来,隔着窗户一箭射杀了他?”

皇上想起此事便觉心烦,不愿多说,重重叹了口气:“罢了,所幸此事出在今晚……诸事未定,尚且来得及补救。”

这些年侍卫司一家做大,虽说暗兵营直受皇上调遣,可强弓劲弩、骏马良兵,却尽皆配给了侍卫司。

倘若高继勋当真有异心,蛰伏至明日,与襄王里应外合,一举攻陷宫城也不算难。

到时候的情形,无疑远要比萧朔带着一个小小的殿前司谋逆严峻得多。

“当此非常之时,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纵然他不死,朕也不敢再用。”

皇上按着眉心:“况且……纵然不论这个,一支流矢都躲不开的将军,朕要他有什么用?”

常纪句句按着萧朔的吩咐说,原本还心有不安,此时眼见皇上凉薄至此,竟不知是何滋味,只叩首低声道:“是。”

“此事再议。”皇上道,“尸身敛了,明日过后收葬罢。”

常纪低声道:“遵命。”

皇上仍头疼得厉害,闭了眼,叫内侍慢慢揉着额角:“今日情形一律封锁,半句不可外传,密诏参知政事、枢密使、开封尹……”

皇上睁开眼睛:“开封尹这几日,是否也与琰王府交从甚密?”

常纪怔了怔:“臣倒不曾察觉……就只是前阵子开封尹多去了琰王府几趟。不也是皇上吩咐,叫开封尹施恩安抚,免得琰王心生怨怼么?”

常纪有些迟疑,低声道:“再说了,以卫大人那个脾气,自商侍郎殁后,只怕也难和谁交从密些……”

“此事朕记得。”

皇上蹙眉:“罢了……叫上罢,一并看看。”

老庞甘虽然烦人,话却未必说得都错,萧朔此番的确撇得太过干净了。

但凡萧朔有一处解释不通,他便能顺势提审云琅,使些手段,总能逼问出真正情形。

可偏偏萧朔处处都能自圆其说,寻不出半点破绽,叫宫中连个发作的机会也没有。

“臣不懂。”常纪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皇上有话,叫琰王来问便是了,何必一定要寻出破绽?”

皇上扫他一眼:“如今侍卫司都指挥使空悬,明日便要与襄王一党刀兵相见,朕将他惹恼了,你来领兵?”

常纪吓了一跳,忙用力摇头:“臣只会护卫陛下,不会领兵。”

“那还问什么。”

皇上神色阴沉,一阵心烦:“朕何尝想指望他?无人可用罢了。”

当年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一半死保端王,死的死贬的贬,流放的流放,都早已离中枢朝堂远得不能再远。

剩下的一半,都被云琅有一个算一个,在双方势力拉锯的那一年里连塞带拽地藏进了朔方军。

北疆遥远,枢密院鞭长莫及,尚且来不及规整,如今更半分指望不上。

皇上压了压心思,不再做无用念头,说完口谕:“密诏参知政事、枢密使、开封尹入宫,派暖轿去接,不可惊动四邻。侍卫司强弩营不知情由,非常时刻,暂不做处置,回营候命。”

常纪叩首,依言记了,正要出去传信,又听皇上在身后道:“对了。”

常纪忙回身跪下。

“当年……琰王与云琅交情如何。”

皇上若有所思:“你可知道?”

常纪还要替琰王找修房顶的匠人,有些心虚,垂首伏在地上:“末将不大清楚。”

皇上也是忽然生出的这般念头。他接侍卫司密奏时,那暗卫曾说两人“默契非常”,又说近来琰王常与一个白衣人同进同出,听传闻说,还曾在酒楼雅室内待了足足两个时辰。

传言虽有失真夸大处,却并非空穴来风。倘若此人便是云琅,诸多蹊跷便尽数有了验证。

皇上起身踱了两步,沉吟道:“朕尚是皇子时,伴驾先帝身侧,曾听端王说笑间提过……他那儿子想讨云琅作世子妃,叫先帝笑骂一顿,岔过去了。”

“朕当时只觉荒唐至极,并未放在心上。”

皇上道:“今日回头看,他对云琅只怕当真有些情分,只是叫家仇血恨盖过去了,自己也不曾察觉。”

常纪心底一悬,留神看着皇上神色:“陛下如何……会这般作想?”

“若非如此,他追到玉英阁,听云琅说了些当年的所谓真相,又叫云琅救了一次,竟就这般疑也不疑死心塌地信了?”

皇上眼里带了淡淡冷嘲:“朕还当他多在乎血仇……脑子一热,原来也能这般轻信抛舍。”

“皇上是说,琰王殿下本就对云——”

常纪顿了下,迟疑道:“对云氏遗孤……早已倾心,只是叫血仇逼了回去。故而终于听了个解释,不论真假,便一股脑信了他并非仇人?”

常纪有些犹豫:“可这便怪了,琰王不知道也罢了,那云氏遗孤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这些,为何拖到现在才肯解释?”

“朕曾发誓。”皇上淡声道,“他若能死守当年事不提,他守一日,朕便留萧朔一日性命。”

此事皇上远比旁人更清楚,再想起当年事,更觉处处皆能印证:“怪不得云家那余孽死死护着萧朔,宁可亲手烧了豁罪明诏,也要换朕不对琰王府动手……”

常纪从不知此事,心神微震,愕然抬头。

“他若拿了那封诏书,朕还真不知该如何下手对付他。”

皇上冷嘲:“若非高继勋废物,再三失手,朕早能要了他的命,永绝后患。”

常纪心下寒凉,埋头低声道:“云……云琅带兵,素来义薄云天,末将也是听说过的。”

常纪悬着心,生怕哪句说的不对泄露实情,字字谨慎:“琰王殿下性情冷戾刻薄,不似重情之人,臣实在看不出……”

“你不知他当年性情,若非家变,并非这般不堪造就。”

皇上摆摆手,忽然想起件事:“那日小朝会,琰王回杨显佑时,是否说了同榻之人?”

常纪脊梁骨一颤,隐隐焦灼,硬撑着:“臣不记得了。”

皇上对这些金吾卫本就期许不高,不耐地皱了皱眉,并未斥责,只沉声教训了一句:“日后多用些心,让你做护卫,你就只知做护卫了?”

常纪忙恭声道:“是。”

“玉英阁内,他与云琅见面。”

皇上慢慢道:“不过三日,小朝会上,竟就已成了同榻之人……太快了些。”

常纪攥了攥拳:“大,大抵生死之际,性命攸关,最易叫人勘破情劫,再不受世俗束缚……”

皇上听得莫名,皱紧了眉:“什么乱七八糟的?”

常纪口拙,最不会指黑道白、硬作分说。他心中越发焦灼,只盼着琰王殿下快些回来应对,讷讷低了头。

皇上叫他搅了念头,按按额角:“朕是说,既然这几日便已同榻,想来在那大理寺宪章狱内,他便已忍不住下了手。”

常纪:“……”

常纪:“?”

皇上慢慢敲着桌面:“朕还听闻,他这几日……在找什么春宫图?”

常纪张口结舌,想起竟然当真在找春宫图的琰王殿下,一时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朕还道他向来孤戾难驯,这几日如何这般恭顺,往日那些脾气竟也散了大半。”

皇上轻嘲:“原来也是个色令智昏的……并非不能拿捏。”

常纪心情复杂:“是……”

皇上心中烦躁,无非今日未能寻到破绽,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如何拿捏萧朔。此时终于揣摩出萧朔软肋,心头微松:“今日琰王受惊,又临危不乱,忠介耿直,本该抚慰赏赐。”

皇上道:“他既喜欢这个,便叫宫中留神,在赏赐里悄悄掺上一箱。”

常纪迟疑:“陛下——”

“记住,朕是施恩,不是折辱于他。”

皇上清楚宫中对琰王向来阳奉阴违,只是此时不得不倚仗萧朔,更不愿平白与其交恶:“不必声张,叫他知道朕关怀体察便是了,不可叫人嚼口舌。”

常纪不敢多说,匆匆磕了个头,下去吩咐了。

侍卫司今日险些谋逆,又无人主持中馈,自上至下惊乱不已,一直乱到了天色黑透。

萧朔并未急着回宫,带人安抚下各营,诸事稳妥回宫复命,已过了三更。

月上中天,文德殿内仍灯火通明。

常纪守在门口,见他过来,忙上前一步:“殿下,皇上在见群臣。特意说了殿下今日辛劳,不必复命,在偏殿歇下便是了。”

萧朔今日兵行险着,便猜得到皇上不会放自己出宫,点了点头:“有劳。”

常纪忙道不敢,引着萧朔朝偏殿过去:“皇上说今日委屈了殿下,赏赐了些东西……送去偏殿吗?”

萧朔淡淡道:“不必。”

“皇上好意。”常纪低声,“殿下辞了,反倒显得生疏冷淡。”

萧朔本就极腻歪留宿宫中,更不想见什么赏赐,沉声道:“抬去府里,代我谢陛下恩。”

常纪愣了下,看看左右无人,悄声道:“小侯爷……在府里吗?”

萧朔不知他为何忽然问起这个,蹙了蹙眉:“在又如何?”

“小侯爷若在。”

常纪攥了攥拳,想了想内廷监翻箱倒柜、精心准备的那一箱子宫廷秘传春宫图:“只怕不合适……”

“我与他彼此托付,没什么不合适的。”

萧朔不耐道:“他知我心,叫他替我一把火烧了便是。”

常纪:“……”

萧朔看他欲言又止:“不妥?”

常纪咽了下:“不——”

“不妥便不妥。”萧朔道,“他今日生了我的气……总归也要毁些东西,若能不掀房顶、不拆睡榻,将这些送去给他发泄一番也好。”

萧朔捻了捻袖中那一颗飞蝗石,压了压念头,道:“他若不肯烧,你便替他一样样烧了,叫他解一解气。”

常纪:“……”

常纪尽力:“殿下听一听赏赐——”

萧朔今日周旋,已耗尽耐性,此时再不想听半句有关宫中的话,进了偏殿重重合上门。

常纪追了半步,被殿门拍在脸上:“……”

偏殿清净,萧朔进了殿内,要了一次热水,便再不见动静。

常纪进退两难,立在门口僵了一阵,横了横心,吩咐内侍由琰王静歇不可打搅。

带了金吾卫,扛着林林总总的赏赐,去不知为何据说正恼火的云小侯爷面前烧春宫图去了。

相邻推荐: 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从修行界的幕后黑手开始我真不是得道高人都降妖了,还讲什么武德穿成兽世小熊崽,七个哥哥争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