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蓝玉来了

作者:一瓶水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霸体巫师 破灭虚空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诸天信条

在宋濂一家人被流放后的第二天,二狗子正在军器监里边忙活,燕王朱棣走了过来。

而且二狗子还在燕王朱棣的后面看到了一个人,就是之前的永昌侯蓝玉。

按照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蓝玉现在还没有到达位极人臣地步,甚至他的北征蒙古都没有开始,要等到他北征蒙古结束,被封为凉国公,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一场胡蓝大案才开始发生。

朱棣走到屋子中央,坐在中间桌子旁边。

“今天你有两件事。一件是想问火铳的制造情况。第二件是想问你怎么看待攻击西北的战争。”

朱棣正襟危坐地坐着,身后的蓝玉也已经做了下来,两人看着朱明远。

朱明远有点奇怪,听说第一件事对自己是理所当然的,第二件事好像有点多余。这和我没关系吧。

朱明远不知道的是,他早就被朱元璋标榜为太子,党。

所以朱元璋让朱棣和朱明远接触了。

“新式的枪支已经处于建设阶段,由军器监负责。”

“军器监的能力我们不清楚,预计制作新式火器需要多长时间?”

朱明远诚实地回答。

“枪管已经设计的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火药的搭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数,大概在明年应该能用得上。”

“这么快啊?”

朱棣有点吃惊,但没想到新式的枪会这么快。

朱明远说:“是啊,已经开始做了。”。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那这么说的话,永昌侯明年出征漠北的时候,应该用的上。。”

话题转移到了这里。朱棣问道:“你觉得攻打西北怎么样?”。

朱明远没有直接回答,想了一会说。

“殿下,不会带着兵打仗,之前在东北的时候是跟在您手底下做事,并不需要我来发号施令,所以臣对于兵法什么的一窍不通。”

站在朱棣后面的蓝玉捏着下巴兴致勃勃地看着朱明远,没想到朱明远说过这样的话。

“呦,还挺谦虚,我和燕王殿下一路都在说着你的北方的那些光荣事迹,想不到你本人还不是个高调人。”

“没关系的,咱们今天就全当是朋友聊天。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请告诉我。”

朱棣鼓励道。

朱明远整理了想法,开口了。

“殿下,在臣看来,战争是解决纠纷的最坏的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臣看来,如果能和平解决西北的事情就好了……”

“哈哈,真是荒唐的笑话啊!”

朱明远画还没画完,被蓝玉的哈哈哈和大的笑声打断了。

“我就说了嘛,猪大人,你说到底还是个读书人。你们这些读书人,除了死读书之外,就没别的本事了,面对着兵法什么的,只能空口说些大话。”

二狗子觉得这个叫蓝玉的家伙真的很讨厌,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个家伙在历史上的悲惨命运的话,他真的想跳起来给这个家伙一个大耳刮子。

当然他不敢动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方长得五大三粗,他还真没把握,一定打得过。

蓝玉开玩笑地看着朱明远,说道:

“你说的话为什么和朝中的腐儒一样臭,和平地解决了战争,如果战争能够和平解决,我们士兵会做什么?你不知兵,这不是你的错。可是胡说八道就不对了。”

朱明远有点生气,你这家伙是什么人?我话还没说完,却被你打扰,挖苦了自己。

“别着急,等听了他的话再说。”朱棣止住了蓝玉的笑声。

接着,朱棣看了朱明远。

“你接着说,我和永昌侯的都在这里听着。”

朱明远整理了被蓝玉切断的想法,再次说道。

“西北干旱少雨。现在天下大势已定,除了西北的北元朝廷还在作乱。所以平定西北也成了板上钉钉。我认为在平定西北时,最应该重视非战斗减员。”

“这话怎么说?”

朱棣很感兴趣,追问道。

蓝玉也兴致勃勃地看着朱明远。

“殿下,乌龟缩进西北,一世也看不见蒙古,其实是弱兵的结果。但纵观历史,北方势力谁也无法一角对抗中原。即使是弱小的前宋,也不止一次抵御北方的强敌。

西北贫穷,和中原的差距太大,如果不发生大的问题,平定西北就不难了。”

永昌侯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而朱棣似乎听明白了什么,示意朱明远继续讲下去。

朱明远继续说道。

“但是,西北是缺水风大的地方,中原的士兵过去的话水土不服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不妥善处理,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死伤”。

朱明远的话,从经历了漫长战斗的老将口中来说,朱棣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从朱明远的口中来说,是无法相信的。

很多人认为,朝中大将应该把蒙古作为棘手的对手,在军事上重视。

但是,在朱明远口中,这似乎已经本末倒置了,更应该被重视的是西北恶劣的环境。

“原题,虽然已经被中山王(徐辉祖)和开平王(常遇春)推翻了,但是他们盘踞漠北仍然是不可抗拒的重要力量,为什么在你口中就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蓝玉看着朱明远。

二狗子心中冷笑,这两个家伙大概还不知道历史的发展过程吧?再过十几年,这蒙古朝廷就会被阿鲁台等人所推翻,然后就变化成鞑靼和瓦剌。

如果不是后来的明朝皇帝一个不如一个的话,这两个稍微大一点的蒙古部落,怎么可能给中原带来那么大的灾难,说到底都是朝廷不给力的结果。

“至今为止,战争似乎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意志而进行的战争,倒不如说是在物资、国力、后方工作。即使战争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朝廷也能多次失败,

但是蒙古和我们相比不一样,他们输不起,这样的战争只要输一次,对他们来说,这全都输了,因为漠北的天气不足以支撑他们长期作战。

打仗表面上比的是谁的人多,谁的武器更好,但实际上比的是综合国力,也就是后勤保障,只要我们能在这一块长期坚持下来,即便是不与敌人开战,也能消耗其国力。”

相邻推荐: 人间天国大明:我朱元璋又回来了朱元璋震怒,小县令私自赈灾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