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说书人

作者:一瓶水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霸体巫师 破灭虚空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诸天信条

二狗子搞了,很多人到自己的酒楼里面去讲故事,说到底就是20世纪的评书。

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说书人。

21世纪的北京茶楼,比如湖广会馆,张艺源,还有天桥楼,都会顾及个说书或者相声艺人在大家喝茶吃饭的时候说书或者讲相声。

相乘段子怎么编?二狗子还不知道,毕竟他不是岳云鹏,更不是郭德纲,所以只能先从评书开始。

评书怎么弄呢?他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可以先把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的故事先抄下来,让大家去背,然后讲给大家听,等时间一长。这些艺人们就自己就明白什么叫故事节奏了。

二狗子越想越美的慌,本来朱家菜馆,现在就已经成为了南京盛餐饮行业的龙头了,自己再这么一搞,估计要把生意给垄断了。

说书这个行业发源的很早,大概是从清朝中期就有了,而单口相声稍微晚一点,要等到清朝晚期的穷不怕开始才有。

一开始相声没有单口相声,都是对口相声或者群口相声,都是两个或者三个人,和评书这一块还是分开的。而且评书的地位比相声要高的多。

因为据说最早的一批评书艺人就是教书先生,他们读过书,但是考不上功名,需要虎口就只能当街卖艺说书。

因为本身学识渊博,再加上骨子里有一股傲气,所以说书的人可以被称为先生,而说相声的人来自三教九流,就没有这个福分了

朱家菜馆一楼是餐厅,但是娱乐设施很少。

现在突然说新节目准备好了,很多食客都很感兴趣。

在一楼大厅里,给说话的人做了个台,不太占地方,只有几尺宽!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惊堂木、一杯茶、几盘精致的点心。基本上什么都有。

惊堂木拍了下来,很多食客都被马上看书的人吸引了。

虽然聚集了很多人的目光,但不仅仅是习惯了书本的眼睛,也能享受到受到关注的感觉。

澄清了一下声音,立刻唱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演唱后,在场的人们鼓掌喝彩。

临江仙其实是明朝中期词人杨慎的作品,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不过罗贯中放到了这里,倒也非常适合。

“好好好,真不错!”

“这篇临江仙开辟了另一条路,语意雄伟,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不错啊。真好。我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真的写的很好,让我有一种感怀历史的错觉。”

“小人的名字叫做岳云鹏,今天,小人对大家说的是《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事,久分必合久合必分……”

最初,大家基于好奇心,试着问了一下,特别是岳云鹏说的,意外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国。

这更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结果没关系,越听越中毒,大家连饭也顾不得吃了,都在听这个岳云鹏怎么把故事讲下去?

三国的故事在民间有着很高的民众基础,隋唐五代以来,就有大批的人编写了大量的三国故事有真有假。

而明朝的罗贯中,也是在大家的基础之上,他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所以并不算是他单独创作,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一起创作。

刘备的仁义,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忠义,这都是刻画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很多人都顾不得吃饭了,直接让服务员们把行李搬到大厅吃饭,边听评书边吃,输的快听完了。一碗饭都没有吃完。

伴随着三国演义的火热上演,民间开始刮起了一股国热潮。

现在在朱家菜馆里谈论三国,彻底爆发了。

很多平民之间也开始议论《三国演义》的状况。

朱家菜馆里的很多食客都被《三国演义》的评书所吸引。

看这个评书的效果这么好,怎么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

别的店家也开始模仿猪家菜馆,这样去搜罗那些会说话的人,给他们工资,让他们在自己的酒楼里面说书,而说的故事同样也是三国演义。

还有一些人说的是唐传奇以及唐宋年间流行的早期小说。

比较文雅一点的人还从太平广记或者文心雕龙这样带有寓言故事性质的书,里面摘抄典故蒋大家听。

于是乎,一时之间,南京城里边的说书热潮盛行不止。

但即便如此,二狗子的饭店仍然是绝对占有优势的。

因为二狗子在讲完了三国演义之后,又把水浒传红楼梦,还有西游记这另外三本四大名著都拿了出来。

顾客们哪吃过这个?别说是红楼梦,这种清朝时候才产生的小说了,哪怕是水浒传宋江36人这样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们还是第一回如此详细的了解。

宋江36人的故事是最早出现于《宣和遗事》,明天几百年来断断续续,也有人边水浒的故事,只不过像水浒传这样把所有的故事都汇集到一起,还是比较少的。

另外,二狗子非常接地气,只是把水浒传的前80回给写出来了,后面40回,从朝安到最后,梁山好汉全体灭亡,一个都没写,这样也满足了顾客的胃口。

所以,即便是评书行业如火如荼,但是二狗子依然占据着这方面的龙头。

随着系统的日渐开放,二狗子打算后续再超一些名著,比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警世恒言,三言二拍,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后来评书热门。

二狗子这边是高兴的,但是旁边被他抢了生意的那些店家们一个个都愁眉不展。

本来味道朱家菜馆比他们好,把他们的生意都强的差不多了,而且还出了一个书所说的《三国演义》,把全南京的话题,都吸引到了三国身上。

食客一个个都被朱家菜馆吸引,那些大户人家经营的酒楼,忽然稀疏了人。

每天来吃饭的食客,连两张桌子都收不起来。

世上酒店的管理人、主管看了这样的场景,每个人脸色苍白,急忙回去汇报。

相邻推荐: 人间天国大明:我朱元璋又回来了朱元璋震怒,小县令私自赈灾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