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商业大计

作者:一瓶水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霸体巫师 破灭虚空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诸天信条

来御书房的时候,朱元璋没有批读奏折,而是看着朱明远提出的奏折。

看到朱明从远方进来,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看了朱明远,说:“今天让你来,想问一些事情。”

朱元璋的语调很平和,到朱明远为止有点不习惯。

“陛下只需询问,就一定知道臣能回答。”朱明远回道。

朱元璋向朱明远挥手。“来谈一谈,来这里吧。”

朱明远走了几步,来到了桌子前。

朱元璋把朱明远的奏折铺平在桌子上,指着上面的某个地方说:“你说要在奏折上开一个官营工房,奖励商业。我想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在奏折中说了原因,但我还不太明白。我想听你的说明。”

朱明远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陛下,朝廷有官窑,有贡田,有皇庄。但是,这些都是为陛下服务的。”

虽然开个官营工房很简单,但是这些部门是面向普通老百姓的。

当然,这些部门并不是必须面向民间。

在地方上,可以在当地官府设立棉纺厂、水泥厂等工厂。然后将销售所得利润留下当地的经费,交给国库。

因为这些工房是朝廷的管辖,所以所得的利益直接进入国库。朝廷可以用这笔钱发展军备,改善百姓的生活”

“这不是让朝廷做生意吗?这样的话,朝廷就成了商人了吧。

我什么也不想,那个官员能做吗。这些人都是表面上的老师,这种卑微的工作,只怕他们不愿意做。”朱元璋不这么认为。

朱元璋的这番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时代的官员,特别是文官,虽然很难开口说话,但我想即使成为*女也要立起鸟居。

明明想赚钱,却不想干这种卑鄙的事。

“陛下,这件事不必由地方官员来管理。陛下可以再次开设部门,由这个部门来管理,直接绕过这些官员。

以棉纱的制造为例,朝廷在京城建立了棉纱制造厂,可以由专门的人来管理。制造生产的棉纱,让专业人士销售。所得收益避开文官,直接归属国库。

棉纱的制造比麻布好,销售前景好。以臣推测,光是这个应天府每年的收入就有庞大的数字,不用说在海外的销售了。

陛下不想浪费时间的话,可以采用盐引法,向商人们收取陛下的行李,在规定的地方出售。”朱明远耐心地说着,朱元璋却认真地听着。

“继续下去吧,朱元璋说。

“陛下,臣以棉纱的制造为例。

如果有一天,天下需要大量的棉纱制造,棉纱工厂就必须扩大。棉纱厂扩大,必要的工人一定增加。必要的劳动者多了,没有土地的人生活的道路就多了。

虽然臣知道今天土地足够,但是现在土豆和红薯已经做好了,预计不久的将来人口会急剧增加。陛下必须早点计划。

棉纱制造越旺,厂里的利益越好。

由于朝廷开放,收益直接归属于朝廷。朝廷可以制作棉纱赚来的银子,建造安定的场所,安放老弱孤寡,开设学堂,开惠民药店。

棉纱厂收益越高,陛下就可以减免天下农业税。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商人的数量也增加了,所以臣说从以前开始三十税一的税率变低了,必须要监督商人。

……”

朱明远以棉纱厂为例,用棉纱厂代替官营厂,朱元璋也能理解。

朱元璋眯着眼睛想朱明远的故事,说实话,这个故事听起来确实很惊异,仔细一想,也很有道理。

据说朱家瞧不起商人,但这种说法真的在表面上流传着。

洪武初年,朱元璋制定了30税1的税率,奖励商业。

郑和七下西洋,满朝文武说朱棣大喜,花了无数的费用。

但是,如果真的花了无数的费用,朱棣闲吗?

朱棣登基时,靖难的角色打了那么长时间,但当时的财政并没有崩溃,朝廷也确实没出多少。

如果真的像朝臣说的那样,朱棣从哪里砍伐了草原呢。出征士兵不吃饭,吃西北风吗?

七下西洋真的不赚钱的话,为什么朱棣一边下西洋,一边把草原北伐呢?

永乐年间,朱棣修缮了北平皇宫,在北伐草原上花费了很多金钱和粮食。

如果只想靠国内的税收来支撑的话,即使没有梦想也很辛苦。

朝臣这样说,是因为朱棣不带他们玩,他们只能睁着眼睛看,只能看这笔钱流入朱棣的口袋。

朱元璋的表情不断变化,有时沉思、担心、兴奋。

“你说的话是合理的,但如果被朝臣问到的话,一定会骂你的。

顺便问一下,这张宝钞早晚会崩坏是怎么回事。现在的宝钞还很普遍,没有崩塌的迹象。”朱元璋指着折了宝钞的部分问。

朱明说:“陛下,臣在奏折上说,金银没有价值,为了测量货物很有价值。

同样,宝钞也是。宝钞是一张纸,如果不是朝廷强行规定的话,平民是不会认可的”

朱元璋皱眉了。朱明远的话虽然很难听,但也合乎道理。

宝钞不是明朝特有的,而是在原来的时代发行过宝钞。

朱元璋经历了宝钞不及纸的时代,知道宝钞是什么。

事实上,朱元璋也害怕宝钞的崩溃。如果不那样做的话,就不能只允许发行宝钞并命令禁止回收。

朱明远说:“陛下,为了让宝钞实现金银铜钱的价值,必须把宝钞和金银结合起来。”

宝钞实际上是纸币的雏形,有信用货币的雏形。

但是,信用货币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做到的,实施之初必须将信用货币和金银结合起来。

老百姓相信信用货币的话,信用货币就可以慢慢地离开金银。

当时,只需要宏观控制,不乱发行货币,不胡闹,可以稳定运行信用货币。

朱明远不认为大明有这个能力,所以想运行宝钞的话,必须和金银挂钩。

“和金银有联系吗?朝廷发行宝钞做什么呢?而且,宝钞是纸。和金银结合起来的话,朝廷会回收吗?朝廷回收的话,不是损失吗?”朱元璋摇了摇头。

相邻推荐: 人间天国大明:我朱元璋又回来了朱元璋震怒,小县令私自赈灾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