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左轮手枪

作者:一瓶水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霸体巫师 破灭虚空 战场合同工 农家小福女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攻约梁山 决战龙腾 诸天信条

就连一些老兵,心中也是怦怦直跳,这一幕实在是太震撼了,免得骑兵真的击中了他。

几个火枪兵吓得丢下枪就跑了。结果惨不忍睹,直接被老黄下令斩首。在如此严苛的训练下,火枪兵的抗干扰能力也在与日俱增。

朱明远听到这个消息,打心眼里佩服黄德恭的带兵能力。从演习中,朱明远觉得火枪的射速太慢了,于是想到把火药装在纸筒里,就去军器监研究所和何处寻商量。

唐若望是秦天剑的上司,也是天主教的掌门人。他平时很忙,在战争中的时间很少。

朱明远也明白,何处寻能为自己做这么多,说到底,还是看在自己是朝廷大官的份上,如果剥开沸腾身份,估计对方都不愿意搭理自己?

自己不同。他每天都在研究所里,开始模仿和改进最新的火枪。

见朱明远过来,何处寻躬身后,从箱子里取出一把火枪递给朱明远,笑道:“大人,这是我仿制的新型火枪。”

朱明远接过,这枪比宣化卫兵使用的火枪要小一些。它长约一米三,重达八九斤。发射结构也比以前的火枪兵枪复杂得多。试了扣机后,发现也省了不少力气。

看来自从欧洲发明了后膛炮后,它的功能就一直在改进。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能够在现代引领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在任何时代都是正确的。

中国人要加油了!

“大人,你再看看这个!”何处寻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支原手枪式的长四十多厘米的火枪。

“这是一把左轮手枪!”朱明远一惊。他没想到何处寻竟然真的把这东西给摸出来了!

“大人,您知道这把火枪吗?”何处寻也是一愣,震惊的说道。

朱明远瞪大眼睛,道:“何先生,你不会说是你发明的吧!”

在知道对方的神通广大之后,干脆连称呼都改了,从原来的老何直接变成了何先生。

何处寻摆摆手,道:“大人,这东西不是我发明的,是朝廷从波斯人手里买的,这枪一次可以装四发,射程大概三十步左右。它可以连续发射,无论刮风下雨都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朱明远一怔,以为自己漏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年代,波斯帝国应该早就被灭掉了才对,怎么可能还有波斯呢?想想看大明朝,应该是把今天中亚那一地带的人都叫做波斯。

不过现在在那里横行的应该是铁木尔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才对。

朱明远接过这东西,仔细观察。这把所谓的左轮枪应该是后来左轮手枪的始祖。

不过,他找地方试了几次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很多不足。这东西用处不大,结构太复杂,最重要的是子弹打完后重新装弹很麻烦。

朱明远道:“可以,但这炮自卫还行,不适合全军大型装备,如果能改进一下就好了。”

何处寻也点了点头。他对枪械的研究很多,自然也看出了很多不足。

朱明远向何处寻描述了后期左轮手枪的大致性能,让他这样研究。也许他真的可以制造一把左轮手枪?

朱明远把线膛枪和放火药的纸管的想法告诉了何处寻。他虽然是个旅行者,但并不知道具体的制作方法。他只能把这个想法告诉何处寻,让他这个专业人士去研究和测试。

何处寻对朱明远的想法极为惊讶,连连惊叹,也很感兴趣。

何处寻道:“大人,你所说的纸包火药,与颗粒状火药有些相似,比粉状的锋利火药威力大得多,而且也便于储存和运输。齐少宝的沐英用过,而且我父亲生前也研究过,我觉得你想做应该不难。”

朱明远被齐的枪械威力震惊了,他还是跟何处寻解释了纸管里的火药。这是火枪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把一定比例的火药和铅弹包在一个长长的纸管里。

填火药时,只需咬开纸管,往防火门里倒一些火药,把剩下的火药和铅弹放进枪口,也可以放一块鹿皮进去,保证填充物的密封性。

固定火药的纸管不仅提高了射击威力,而且减少了装药步骤,加快了射击频率。

在之前的大明军中,其实也有类似的定制。比如在黔国公沐英军中,鸟枪带着两个袋子,一个是竹筒,里面装着一定量的火药,另一个是铅弹。

沐英的做法在火器的使用上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军队,可惜在明军没有普及。

纸筒固定火药相当于沐英的竹筒定量火药,还是先进很多的。竹筒定量火药虽然还是和铅弹分开的,但是装枪多了一个步骤,竹筒不能直接插入枪管。因此,没有纸管来装火药,使用起来很方便。

听了朱明远的解释,何处寻也对他印象深刻。这些技巧看似很简单,但仔细想想却意义重大。它们在枪支性能的改进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何处寻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这位年轻的朱明远对枪械的研究也很深,造诣绝不逊色于自己,能在这么有见识的人手下工作,真是让人欣慰!”

对于何处寻仿制新型火枪,朱明远赏赐一千两白银,并下令通知所有工匠:只要有人发明或改进枪械,效果不小,百两白银,百两以上。一万两银子。

如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改进,不论其出身如何,均可增列并授予田地。

在这一轮奖励的刺激下,工匠们的工作更加认真。他们也在平日的业余时间学习和研究各种枪支。还有几位人脉广泛的工匠自发组成研究小组。科研气氛一度火热。

离开战局后,朱明远还参观了火药库。现在朱明远打算用颗粒状的火药和纸筒来装火药,甚至制作简单的手榴弹,所需的火药量越来越大。

作为明代北方最重要的火药库,其对宣化卫的战斗力影响很大,不得不引起重视。安民厂一再要求要密切注意安全后,朱明远信心满满地离开了。

朱明远再次视察了枪铸厂。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枪的质量很好。不管是现在铸造还是过去铸造,爆破的案例都很少。

后来他才知道,大明的各种火炮都有设计图纸,而且火炮的长度和管的粗细都是严格确定的。工匠监工很难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保证了大明各类大炮的质量。

相邻推荐: 人间天国大明:我朱元璋又回来了朱元璋震怒,小县令私自赈灾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