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作者:望三山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决战龙腾 攻约梁山 我能升级万物 诸天信条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破灭虚空 战场合同工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霸体巫师 农家小福女

顾元白和薛远度过了一个甜蜜的休沐, 不止尝了甜叶草的味道,还在甜叶草上滚了一滚,薛远心猿意马时想的事, 顾元白都兴致勃勃地陪玩了一遍。

休沐日后,顾元白便下旨让褚议和另外四个孩子入宫, 陪在顾然身边入弘文房学习。

伴读要么是文武官员的孩子,要么是大儒膝下的孩子, 他们以后就是顾然的班底, 但能不能让这些孩子为他献上忠诚, 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皇家继承人不能大意,即便顾然看着挺好, 但若是他以后担不起大任, 顾元白也不会犹豫, 立即再挑选合适的人。

顾然对陪同他一起读书的同伴们态度温和,既不过于热络又不盛气凌人, 他尝试着用父皇的方法去同这些伴读相处,时日不久, 这些孩子便打心眼里的佩服小殿下,和小殿下亲如一家了。

褚卫下值之后, 便会询问褚议,问他在宫中可有什么不适。

褚议一本正经地回答,“侄儿, 叔叔并无不适。殿下待我们很好, 宫中的糕点也好好吃。今日还见到了圣上,圣上还考较了我呢。”

褚卫垂眼看他, 他身上的官府未曾脱下,清隽如竹, 阴影在眼帘上落下一片,“圣上问你什么了。”

褚议一一答了,褚卫摸了摸他的头顶,点头轻赞了他几句。

褚议却睁着眼天真无邪地看着他,奇怪道:“侄儿,你在难过吗?”

褚卫顿了顿,缓缓收了手,“怎么这么说?”

“我看出来啦,”褚议道,“自从说到圣上,你先是高兴又是难过,侄儿,先生说过,笑一笑十年少。”

褚卫笑了笑,“你看错了,时候不早了,该用晚膳了。”

宫中也正在用着晚膳。

晚膳之后,顾元白和薛远一人一张桌子,各自处理着政务。等顾元白从奏折中抬起头,薛远还在埋头工作。顾元白感叹,他们这么看可还真像是一对儿坚强的工作狂。

顾元白晚膳时吃的少,现在有些饿了,他唤来田福生送上一些吃食,片刻,东西就送了上来。一小碗冒着热气的软糯汤圆,一碟个头小巧的蒸饺,还有一个一手可拿的白面卷饼。香味浓郁,一下子就让顾元白更馋了。

薛远闻到了香味,把桌上的东西收拾收拾,宫侍正要把另外一份夜宵放在他的身前,薛远站起身,“我同圣上一起。”

座椅放下,顾元白往他面前看了一眼,“你的东西样样都比我要多。”

“一碟蒸饺才五个,”薛远,“我一口一个,下肚子还不一定能尝出味。圣上面前的这些东西还不够给我塞牙缝的,要是不多一点儿,那吃也是白吃。”

顾元白脸一板,“那你就吃慢些。”

薛远苦笑,“我尽量。”

皇帝吃的东西味道自然不用说,顾元白舒服地用了夜宵,喜欢极了今日这一小碗的汤圆,一入口,里面的甜馅料就流了出来,入口即化,甜得不腻还能让人嘴馋。虽然没有芝麻和花生,但这料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香味儿一点不少。

薛远吃完这些东西后还没有饱,反而开了胃口,让御膳房给他上了一碗牛肉面,大汗淋漓地吃了起来。

他吃饭时吓人,狼吞虎咽一般。这样的吃法对身体不好,但薛远已经习惯,只有被顾元白盯着才能慢上半分。

顾元白吃饱了,随手抽出一个奏折,看到一半,突然笑出了声。

薛远对他的情绪可谓是敏感,顿时从面碗里抬起了头,“生气了?”

“有御史上书来弹劾你了,”顾元白弹了弹奏折,合起放到一旁,“说你夜宿宫中,于理不合。”

薛远笑了,“管的真多。”

宫中无妃嫔,圣上留他在宫中这些人也看不惯他,监察处的人也看不惯他,归根究底,还是薛远做的不够多。

顾元白也说道:“等你立的功劳多到让他们没话说的时候,他们就不会盯着你这样的小事了。”

薛远卷起一筷子面条,勾出笑,“我知道了。”

这之后,顾元白便多次派遣薛远给他办事。薛远往往匆匆去匆匆赶回,近的地方当日就可来回,京城像是有他命在一般,吸引着他不论多难也得连夜回来。

这很累,但薛远没抱怨一句。枢密院的事务繁忙,危险而又容易立功的事情他未曾退过一步。

剿匪、石山坍塌、商户之中的整治和各地不安稳请求出兵的政务,随着时间的流逝,薛远越来越游刃有余,像玩刀那般也将这些东西玩得应付自如。

在早朝的时候,他站得更靠前了。

薛远之前的武官官职也可上早朝,只是他为了不离开顾元白的身边未曾领旨。之后封将军时又外出征战游牧和西夏,不在京,自然也无法上早朝。

对早朝从来只觉得麻烦的薛远,现在有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野心。

薛远看着枢密使站的位置,规矩地垂了下了头。

他想站在离圣上最近的地方,近到他可以一眼见到圣上,圣上也可以第一眼见到他。

春夏秋来,冬日又走,在第二年的开春,林知城突然上了折子,用了厚厚的纸面更为细致地上书了海上贸易一事。

顾元白看了良久,终于提起毛笔,用朱砂写了一个大大的“允”字。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顾元白早已觊觎良久,他库存中那些等着贩卖各国的东西越来越多,就是在等重建的这一日。

景平十四年,朝廷重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消息昭告天下,众商震惊,朝廷也开始召集前去重建丝绸之路的官员。

朝中年轻官员们也很是激动,下值之后,褚卫的同窗杨集便从翰林院追了出来,“子护!”

褚卫停住脚步,朝着已成为庶吉士的同窗点点头,“何事?”

同窗笑容很大,兴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向来对唐朝丝绸之路很是好奇,曾也走过一趟残址,如今圣上准备重建丝绸之路,子护,你有没有兴趣?”

褚卫反问道:“你想去?”

同窗肯定地点点头,“圣上要选拔官员,过两日便有一场官试要考,我还要多多做些准备。未曾想到科举之后也有要考官试的时候,你那里不是有些丝绸之路的书籍吗?借我看一看。”

褚卫点了点头,同窗余劲未消,越想越是雀跃:“圣上当真乃是仁厚礼贤,丝绸之路竟也能在我朝重建!若是两路一开,不见得会输给大唐那般繁盛。”

褚卫想了想书中描绘长安城的那番繁华,又看了看眼前京城中热热闹闹的场景,不由一笑。

大恒当真也不输那般了。

同窗说个不停,突然话音一顿,“薛大人?”

褚卫抬头一瞧,就见薛远穿过他们这群下值官员正往宫中而去,独他一人在此刻逆流而行。他默默看了一会儿,呼出一口浊气,“走吧。”

两日后,顾元白亲自出了三个题考较前来选拔想要重建丝绸之路的的官员。这些官员大都是年轻人,其余最多也只到中年,正好是不畏劳累身强体壮的时候。

考完文试,顾元白没有放他们走,而是又考了他们的马术和体力。有些对大海好奇想要去海上丝绸之路看一看的官员们,更是要检测他们是否晕船,是否有恐海症。

这一番流程走下来,官员各个大汗淋漓,有的更是头晕眼花喉咙咳血,站也站不住,只能软倒地被太监扶着。

为了测试他们体格,顾元白直接把八百米和引体向上给搬了上来。

事实证明,即便这些官员平日里也会玩玩蹴鞠骑骑马,但真正动用大批量的体力时还是不行,这一个体测又刷去了不少的官员,剩下的那些人被记在名单上,就代表着他们通过了。

余下的官员欢呼一声,窃窃私语不断,“总算可以看一看异国风光了!”

有人庆幸,“我岳父时常要我同他打打拳,平日里我还想着此举没什么用,这会儿知道是我想差了,还好平日里没什么懈怠,否则这会儿就无法待在这儿了。”

顾元白含笑看着他们,等他们激动的劲儿过来,才让人送上温水,叮嘱道:“诸位也知晓朕选拔官员的目的,两路丝绸之路哪个也不简单,此番路途遥远,一旦前去那便归途遥遥,甚至会耗费数年之久,危险更是重重。即便如此艰难困苦,你们也愿为我大恒而去吗?”

官员们敞亮喊道:“臣等愿往!”

顾元白抬起手,“诸位皆是我大恒的好儿郎,也是朕的好臣子。但事有轻重缓急,丝绸之路也并非只走这么一次。你们家中有年迈父母者上前一步,父母亲抱恙者同样上前一步,为家中独子者也上前一步。”

官员惊讶不已,彼此对视一眼,其中八.九个人面带犹豫,往前走了一步。

“朕望你们多加思虑,与你们家中亲眷好好商谈一番是否远行,”顾元白语气温和,并不强行将他们剔除队伍,“子欲养而亲不待,此乃人生一大憾。”

这八.九人沉思了起来。

站在一旁的田福生不由想,先帝和宛太妃一一仙逝时,圣上便是如此想的吗?

“朕给你们两日思虑的时间,两日后,不想去的官员们前去政事堂上报,无需觉得为难。”

瞧见他们听进去了,顾元白才让他们退下。

薛远走上前,“圣上。”

顾元白率先道:“你也想去吗?”

薛远没有说话。

顾元白眼中干涩,他闭了闭眼,缓去疲劳,“朕也给你两日思虑的时间。”

相邻推荐: 神医弃女:废柴小姐轰动九天洪荒:开局成了吕洞宾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重返1983:开局迎娶前妻闺蜜我曾叫牛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