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增税

作者:咕咕神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农家小福女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破灭虚空 霸体巫师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诸天信条 决战龙腾

翌日起来,秦承泽带着皇后走了,赵将军也走了。

剩下杜淳之坐在厅堂,喝着茶与茅明熙、王氏闲话,两人都是赔着笑在说话。

茅伟志睡眼惺忪地起来,在厅内坐着,杜淳之看了他一眼,问道:“阿志,现在吃吗?早饭都让人备下了。”

“唔。”茅伟志答道,“给老师请安。”

谢迪便让人摆上早饭,夏侯琅也出来了,一家人吃过早饭后,茅明熙又要问北疆的事,这次茅伟志倒是不隐瞒,把话都说出来了。

杜淳之担忧道:“回山庄前,我就在朝上收到风声,说你里通外国。”

“没关系。”茅伟志随口答道,“唐家林家放的风声吧?意料之中,能杀掉金宗霖,扣十顶帽子我也认了。”

“好在陛下还是相信你的,不过这次回去,你可得多注意些。”杜淳之道,“你好几年没上过朝,很多事情都变了,人也都变了。我还是那样,很多事情都不能拍板。不过杜君书现在在政事堂做事,总还能帮陛下一点,只是他年纪小,资历浅,跟你比不了,政事堂现在是唐博在说话。”

茅伟志点头,知道朝中有人就是好,杜淳之这些年里也都处处留了心的,为茅伟志仔细搜罗了情报,他边吃边注意听着。

末了杜淳之又问道:“听说北方的可汗送了封信,朝陛下求和?”

“他不想打仗。”茅伟志道,“南朝也不想。”

杜淳之的眼睛眯了起来,带着担忧之色,茅伟志又道:“但答应归答应,我不会与他议和。”

“议和一事,大臣众说纷纭。”杜淳之担心地叹了口气,分说道,“大学士是最想议和的,毕竟黄河以南的疆土都收回来了。我看陛下从去年年底起,批阅的奏折就有不少是因为谈判之议。”

茅伟志也叹了口气,说:“除了张安,主和派还有谁?”

今时不同往日,昔年太子与老皇帝在胡人手上,是以投鼠忌器,但如今南朝历经几年积累,已拥有了与北方开战的实力。

张安要议和,茅伟志自己是明白的。

因为张安不能带兵打仗,更不能建立军功。

所以只有议和,张安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而赵将军此时为何归朝,目地很明确。

然而赵将军有许多话是不能说的,更不屑说。

剩下的,就都看茅伟志了。

料想张安与茅伟志自己,在不久后便将成为主和派与主战派的领袖。

“六部尚书有一半是听他的。”杜淳之道,“你走了以后,袁沐才第二年又推去了右相,告老了,这空缺一直悬着。谢权还在,官复原职了,但是他赶不上张安,更别说你了。”

茅伟志看了一眼桌上秦承泽昨晚留下的宰辅印,回到朝廷后,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了。

茅伟志瞥了瞥夏侯琅,说:“你应当还是接管淮扬府军,不出意外的话,文官和军队还有一场大吵,须得小心。”

“知道了。”夏侯琅答道。

杜淳之道:“夏侯将军也小心。”

茅伟志吃过早饭,让谢迪帮着打点行装,自己一人与夏侯琅上路,前往林安城。

茅伟志东山再起,是整个朝廷中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次首先在朝里要打的,势必是一场恶战。

淮扬府多年来未有变化,春日之景一如往昔,看了这么多年江南春景,茅伟志又忍不住觉得有点腻了,就像锦绣绫罗,玉帛绸缎般,悦目之物时时看着,总有倦怠之意,更在这多事之时。

夏侯琅回来后便前往兵部报道,而茅伟志先回政事堂,政事堂却大门紧闭。

茅伟志心道不知道我回来?决计不可能,关着大门,是要先给我个下马威么?

唐博啊唐博,一别多年,你怎么还是这脾气。

“少小离家老大回。”茅伟志站在门口笑道,“乡音未改鬓毛衰……”

内里吱呀一声开了门,一名官吏出来一看,吓了一跳,说:“茅伟志?”

“茅大人。”这么一来,政事堂才算得了消息,官吏们已列队出迎,在门口将茅伟志迎进来。

大家都成熟了不少,在唐博的带领下,纷纷看着茅伟志。

“茅大人。”唐博笑道。

“唐大人。”茅伟志正色,还了唐博一礼,吏部的文书恰好同时送到,正省了茅伟志的心,不用鞍前马后地操持,一切都已给他办妥了。

今日早朝已退朝,茅伟志也正乐得不上朝,便在政事堂里翻阅这几年里积压的重大奏折。

这些事他在山庄里大多都知道了,如今不过是核对一次。

唐博入内,解释道:“今天早朝时,陛下在殿上昭告群臣,下朝后政事堂的门险些被大臣们挤倒,迫不得已,只好闭门谢客。”

茅伟志哭笑不得,答道:“没关系。”

唐博又道:“今岁开春时税赋,政令等还未颁布,早些时候翰林院送来了政令文书,较之年前略有调整。”

茅伟志只是看了一眼,便道:“户部的预支呢?”

唐博侧坐在一旁的桌子上,说:“户部预支还需三日能定。”

“张安草拟的政令都压着。”茅伟志道:“不颁。赵将军归朝,过些日子,由政事堂起草一份新的文书,今年增税到六成八分。”

唐博没有说话。

茅伟志道:“三年里陛下一直在为北伐作准备……”

唐博道:“茅大人,今时朝中,已与当年不一样了。”

“我知道。”茅伟志澹澹道,“若与当年一样,我也不必回来了。”

唐博叹了口气,点点头,答道:“明白了。”

唐博见劝不住茅伟志,径自离开,茅伟志翻阅民生桉卷,时间退移,脸色却越来越凝重。

他知道唐博的意思,大秦看上去已积累了足够的资源,然则贪官污吏太多,官府腐败,各地农民被剥削,被苛待的情况并无转变,只比数年前好了些许。

这个时候要北伐,局势实在不容乐观。

增税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议。

当天晚上,茅伟志被秦承泽叫进宫了一趟,茅伟志提出此事时,秦承泽便问道:“折子都看完了么?”

“几千份折子。”茅伟志哭笑不得道,“怎么一下子能看得完?你当我是神仙呀!今天晚上我就去写奏折,明天颁布下去,你千万得顶住群臣的压力。”

茅伟志的未雨绸缪不无道理,毕竟赵将军发兵后,战线或许会无止境地拖延,谁都想速战速决,却往往天不如人愿。

现在增税,无疑会令民间怨声载道,却能保证军队最充裕的粮草供应。

果然,翌日早上,茅伟志一上朝,便遭致了群臣的一致抵制。

然而这一次的抵制,较之数年前有所不同,不再出现群起而攻的场面,而是所有人都保持了缄默,众人都默默地注视着茅伟志。

大殿内鸦雀无声,料想所有人都不同意,茅伟志四处看看,知道以张安为首,朝中已结起了同盟,专门对付他茅伟志。

秦承泽打破了沉默,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张安道:“增税一事,非同小可,淮扬府多年来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恢复富庶之态,还请陛下三思。”

茅伟志道:“北方的失土有望收复,各位还在等什么?”

“恕我直言。”赵昌道,“贸然开战,只怕会招致难以收拾的局面,胡人与我朝议和之期足有十年,如今三年一过,又是在这风口浪尖之上,难免会遭致诸胡怨恨。五胡万一联合起来……”

“不会联合。”茅伟志道,“金宗霖已去,胡人的时代结束了,如今胡人已生疲态,王公贵族多耽于安乐,而不愿征战。反观我大秦养精蓄锐三年,赵将军归朝,大敌已去,攻其不备,必能收复故土。各位都不想回到中原么?难道就要在淮扬府养老,过一辈子了?”

相邻推荐: 重生神话之霸君我们都还活着大秦:开局祖龙邀请我造反穿越之大秦女丞相穿越之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