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准备

作者:咕咕神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农家小福女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破灭虚空 霸体巫师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诸天信条 决战龙腾

等茅伟志出来时外头还排着一大队人,都探头探脑看他们这走后门的。

兵部也是吵吵嚷嚷一大群人,全是当兵的,当兵的可不似文人般心平气和,互相推搡就要打起来。

茅伟志要挤进去,却被人推了一把,险些一个趔趄。

“做什么?”夏侯琅提着两名将领,朝外一摔,这一下整个兵部大堂全炸锅了,纷纷要上来打,内里一片混乱,茅伟志却大吼一声道:“别动手!”

赵昌听到乱声便出来,大声道:“做什么?都给我规矩点!茅伟志?你来做什么?”

茅伟志朝夏侯琅努嘴,赵昌便明白了,外头那群兵痞又要闹事,有人喊道:“让我们来领职,这都等两天了!”

赵昌道:“你们上司没来,你嚷嚷有什么用?”

外面又开始吵,茅伟志被闹得头疼,赵昌新入兵部,对此地人生地不熟,将领们都无人把他放在眼里。

茅伟志便道:“你去忙你的,名簿拿来。”

赵昌便又进去,着人将名簿给了茅伟志,茅伟志在京做了小半年随军御史,看到名簿便心里有数,当即拖了桌子过来,就在兵部门外坐堂办公,说:“都过来,拿着我的条子,找侍郎去领牌。”

茅伟志写一个过一个,看到归夏侯琅统辖的,便朝将领吩咐道:“你跟着他就是,他是你上级。”

如此两个校尉都不吭声了,一人正是先前被夏侯琅杀了个下马威的兵痞。

夏侯琅又朝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武勇。”那校尉道。

另一人道:“我叫黄安。”

夏侯琅点点头,交给他自己的将印,让他去户部跑一趟将俸禄登记了。

茅伟志便在桌前批示公文,一下午时间,帮赵昌把兵册全批完了。

赵昌心里是感激他,不过也不争着这一时,说有空再请他喝酒,茅伟志自然懒得搭理,自己闲得能帮一次是一次,难道还总是帮不成?

恰好两名校尉归来,夏侯琅便道:“你们到城西处带兵,吩咐下去随我走,到长江边最北边扎营。”

茅伟志和夏侯琅分头,茅伟志又去铺子里走了一趟,城外等着夏侯琅,夏侯琅带着黑压压的两千人开拔,也颇有一番阵势。

茅伟志坐在马车里看着夏侯琅骑在马上晃悠晃悠的,就忍不住想笑。

夏侯琅:“你怎么啦?”

茅伟志笑道:“如今你也带兵了。呵呵。”

夏侯琅也笑了,两人顺着南路回山庄去。

茅伟志回到山庄,先是给茅长峰写了帖子,让他赶快去户部报道。

随即让夏侯琅接手兵防司的军务,兵部赵昌没敢给他派随军御史,也无文官前来领职,想必各个都心里有数。

夏侯琅整日练兵,茅伟志当然也没闲着,他想为夏侯琅的军队试制火器出来,就算做不出枪来,能弄出炸药、毒药筒一类的也好。

还有就是要好好打理一下山庄事务了,谢迪擅做生意买卖,却不擅治理山庄,茅伟志上京这一年多里谢迪只能保本。

山庄里养着的那几个做烟火的师傅可没闲着,几人捣鼓来捣鼓去,也让他们发现制作火药时使用正确的配料比率才是最重要的。

茅伟志要他们根据重量计算比例,最后得出三者的比例是:五份的硝、一份的碳、还有一份的三分之二左右的硫,分别研磨得细细的,再混合起来,威力最大。

当然三者一经混合,在其周围一定要当心,火药附近不能点火或有任何热源。

因为粉末状的不好保存,茅伟志又让那师傅少量加水,直到粉末呈现出厚黏土的质感,再做成药球状,用罐子装好了,存放在地底阴凉处。

既然火药弄出来了,茅伟志第一个弄的就是火药箭。

火药箭又称为火箭,但和夏侯琅他们熟知的传统火箭不同。

传统火箭是以弓弩为前进动力,箭上绑缚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而火药箭则主要是依靠火药的推进力前进,并以火药的燃烧效果加强效果。

这个一做出来,茅伟志试了一下,连他这样拉弓力量小的人射出的箭都可以达到夏侯琅射出的箭的箭程,足足将原来的箭程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

有句话不是说“一寸长,一寸强”吗?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个因为原料难得,做得不多,所以茅伟志想着再做点别的东西。

茅伟志便在山庄里叫了几个小厮搭手,制他的另一件武器——吹筒

这件吹筒是茅伟志小时候淮扬府人爱玩的,茅伟志越做越多,用竹筒制出了上千个吹筒,内里预备填上针。

而针上所淬,却是见血封喉的竹叶青蛇毒。

春季时山庄北部竹叶青甚多,胡人一放火烧山,被赶出来的蛇不计其数,谢迪便从淮扬府请了几个打蛇人专来清蛇,又取下蛇胆泡酒喝,毒液便搜集到一处,恰好茅伟志用上。

每个竹筒里只装一根针,也只能用一次,茅伟志要的就只是这一次而已。

淮扬府,柳絮纷飞,风光晴好。

在做武器的同时,当然还是要打理山庄。

茅伟志深知粮食的重要性,所以以前自己想种的那些茶叶、桑树、水果等等都不再种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的田地全换成种粮食,接下来的几年里,茅伟志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的情形:江南一地的粮食产出必须养活从前至少三倍的人。

这些人里有北方南逃的流民,有新近成立的军队,还有要进行南方贸易需要的资源。

先前北方沦陷,战况传到南边,有不少怕死的佃户跑了,茅伟志重新整计了山庄内的土地,并让谢迪从淮扬府招来了佃户。

与此同时,他还将山庄周围的官地顺势全圈了进来,总数达到了上万亩。

这么一来,郭庄以南的大片土地,尽数归于自己山庄。

换了从前在淮扬府,要圈这么大块地难于登天,因为这一片几乎都是茶树地,但一场大火烧了大半,所以几乎都是荒地了。

再说了,如今天子是自己的拜把子哥们,要多少荒地,简直就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圈归圈,茅伟志也不敢做得太嚣张了,深谙此道的他钻了兵部的空子,先是一纸文书交由夏侯琅递兵部,称山庄东西两线,因要与胡人交战,必须圈出预留地以供转圜。

赵昌接了文书,自然是批了的,再交由户部袁玉岚盖印,如此一来,大片的无主荒地便在茅伟志的控制之下了。

茅伟志想着等到打完仗后,再将此处重新规划,一半划入山庄,一半在外面让夏侯琅圈起来,等着户部交接之时,让袁玉岚将文书再给换掉,大笔一挥,这边现在圈下的土地就大半都属于茅伟志了。

茅伟志与夏侯琅特地花了两天,骑马前去巡视所有的土地,包括丘陵地带,这些地原本都是淮扬府的预留官家之地,如今暂时都姓了“茅”了。

北人南逃后有少数胆子大的,便在空地上开垦,试着种田。

零星几个农户在地里耕种,抬头时见茅伟志,都不免有点惴惴不安。

茅伟志知道这些人不可驱赶,便朝他们出示官府的文书,告知这些田地已由自己掌管。

但要耕种,依旧可以种植,只是需以四分税纳捐。

夏侯琅驻马边界,面前是大片的山峦。

“可以再种茶、种桑。”夏侯琅说。

茅伟志缓缓摇头道:“饭不够吃,不能种茶、种桑,得种粮食,开成梯田。”

夏侯琅嗯了声,他一向对耕种之事没什么主意,茅伟志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接下来,茅伟志回去修改租约,将田地分成上中下三等,原先留在山庄里,交战时未逃的佃户,依旧如往年一般缴税。

胡人南侵的消息传来时,佃户已跑掉了将近六成,大批的田地空了出来,茅伟志便收走他们的租约,重新计算。

新招来的佃户,茅伟志派给他们农具,让各人自主选择,有愿留在山庄内,种植上等田地的,要缴七分地税。

种无主新田的,茅伟志只收六分。而愿意入山开垦梯田的,收五分税,租约三年,涨幅另算,粮种山庄出。

计田,纳人,足足又花了将近半月时间,茅伟志将所有事情办妥,再特地从淮扬府请来两名管家,专管新庄内的杂事。

银两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要养活开荒的佃户,又要在西北、东北各建一座新的庄子,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而夏侯琅练兵不能停下,白天几乎都在外面,偶尔夜里还要与士兵同吃同住,习惯夜晚作战,茅伟志便独自在山庄里焦头烂额地着手处理事务。

相邻推荐: 重生神话之霸君我们都还活着大秦:开局祖龙邀请我造反穿越之大秦女丞相穿越之大秦帝国